第510章 漢12(2 / 2)

罷樂淋池,昭帝剛登基時,派人修造了一座淋池,方圓千步。池中栽植分枝荷,號為“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的泥呈紫色,稱為“紫泥菱”。昭帝非常喜歡淋池,常乘文梓之舟,通宵達旦地在這裡遊玩,並讓宮女唱歌,其詞曰:“秋素錦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涼風淒淒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萬歲為樂豈為多。”到了年底,很多大臣上表諫阻昭帝不要耽於享樂,昭帝接受了群臣規勸,不再貪戀享受。

亭台樓榭、鸞舟荷芰也隨著時間推移以至朽爛湮滅。太液黃鵠,始元元年,昭帝八歲,有一隻黃鵠(天鵝的一種)飛入建章宮內的太液池中,群臣都認為是瑞兆,便趁機為昭帝上壽。昭帝非常高興,就賞賜諸侯、列侯和各宗室成員,並作歌吟唱,其詞曰:“黃鵠飛兮下建章,羽肅肅兮行蹌蹌,金為衣兮菊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顧菲薄,愧爾嘉祥。”

他的悲劇婚姻。

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後,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限製。昭帝十二歲時,納年僅六歲的上官氏為皇後。不久發生輔臣爭取,上官父子被誅,皇後因為年幼且是霍光外孫女未被廢黜,但經此一變,漢昭帝對皇後越發冷落。其後,霍光為了讓上官皇後獲得專寵,增加懷孕幾率,不許後宮妃嬪進禦;並命令宮女穿“窮絝”(有前後襠、係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以防範昭帝跟宮女偶生曖昧。但直到劉弗陵因病去世,上官皇後也未能生育子嗣。

劉據(生於公元前128年—卒於公元前91年),漢武帝劉徹嫡長子,漢昭帝劉弗陵異母兄,母為衛皇後。劉據生於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於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夏立為皇太子。劉據成年後,漢武帝每每巡遊天下,便以國事交付太子劉據。太子為政寬厚,屢屢平反冤案,深得民心。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劉據在巫蠱之禍中被江充、韓說等人誣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誅殺江充等人,漢武帝誤信謊情,以為太子劉據謀反,遂發兵鎮壓,劉據兵敗逃亡,最終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冤案平反後,漢武帝建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以寄哀思。漢宣帝劉詢繼位後,為祖父劉據追加諡號曰“戾”,重修陵寢,供奉祭祀。

七歲而立,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後的十餘年裡一直無子。建元二年,淮南王劉安來朝。太尉田蚡對淮南王劉安說:“皇帝沒有太子,大王您是諸侯王裡最有賢德的一位,又是高祖的親孫子,一旦皇帝去世,除了大王您還有誰合適做天子呢!”[]直到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天,漢武帝寵幸的夫人衛子夫在生下三位公主之後,為時年29歲的漢武帝劉徹誕下第一位皇子,武帝異常欣喜。

當時朝堂中有兩位善於寫辭賦文章的官員分彆是枚皋及東方朔,歡喜中的武帝便命令枚皋及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祝》之賦;同時,為感謝上蒼賜予他的第一位皇子,仲春二月,武帝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之。舉朝臣子亦為這位遲來十餘年的大漢皇長子的誕世而高興。武帝為皇長子取名為劉據。

此時,因皇後之位已空缺一年有餘,中大夫主父偃上書武帝,請立劉據生母衛子夫為皇後。同年春三月甲子日,漢武帝冊立衛子夫為皇後,赦天下。劉據亦由庶長子身份變更為嫡長子。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夏四月丁卯日,漢武帝將時年7歲的長子劉據立為皇太子,並大赦天下,同時下詔賜予朝中秩祿為中二千石的官員第11等爵——右庶長爵位,賜百姓中成為家長的人一級爵位。隨後又派遣使者巡行天下,進行慰問與賞賜。

詔說:皇帝派專使賜各縣裡的三老、孝子每人五匹布帛;賞賜鄉裡的三老、愛護孩童者、努力耕田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賞賜年齡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以及鰥、寡、孤、獨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賞賜年齡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三石米。

博望寄期,太子劉據稍稍長大後,漢武帝開始在群臣中為劉據甄選老師。劉徹在做太子時,景帝朝有一位以處世恭謹家教嚴明的大臣叫石奮,石奮15歲時開始侍奉漢高祖,景帝時已積功至九卿之位。因其一家父子四人皆為二千石之官,故漢景帝尊呼之為“萬石君”。待到漢武帝立劉據為太子時,石奮已去世2年,而石奮最為恭謹孝悌的長子石建亦因父親的去世過於悲痛在第二年離開人世。於是武帝最終遴選出萬石君少子,時任沛太守的石慶作太子太傅。

此時,因漢武帝尊崇《公羊》學,故又派德高望重的文學之士輔導劉據學習《公羊春秋》(《公羊傳》),《公羊》亦從此興盛。待到劉據通曉《公羊》之後,喜歡《穀梁》而想學習,當時有一位專門研習《穀梁傳》的學者瑕丘江公,與研習《公羊》的董仲舒齊名。於是劉據開始私下裡向瑕丘江公受習《穀梁》。

繼石慶之後,先後有嚴青翟、石慶之子石德任太子少傅,趙周、周勃之孫周建德、卜式任太子太傅。劉據成年後,按禮製遷往太子宮。作為太子行冠禮的禮物,武帝專程為劉據在長安城南,覆盎門(又稱杜門)外五裡,修建了一座苑囿,取廣博觀望之意,稱為博望苑。雖然漢武帝本意不喜歡臣子結交賓客,但卻專修此苑賜予劉據,以作為其交往賓客之用,並允許劉據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喜好行事。因此多有與當時主流政見不同的各類“異端”前來附於劉據門下。

而從後來的經曆來看,劉據結交朋友頗有其父用人不問出身之風,他既結交織草鞋的平民百姓,門下也有敢仿朱亥的遊俠作賓客。居安思危,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武帝嫌他不像自己。後來武帝所寵幸的王夫人生了皇子齊懷王劉閎,李姬生了燕刺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劉髆,加之時光流逝衛皇後逐漸老去,武帝對皇後的寵愛逐漸衰退,因此皇後和太子經常有不安的感覺。

武帝感覺到此事後,對劉據的舅舅大司馬大將軍衛青說:“我朝有很多事都還處於草創階段,再加上周圍的外族對我國的侵擾不斷,朕如不變更製度,後代就將失去準則依據;如不出師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因此不能不使百姓們受些勞苦。但倘若後代也像朕這樣去做,就等於重蹈了秦朝滅亡的覆轍。太子性格穩重好靜,肯定能安定天下,不會讓朕憂慮。要找一個能夠以文治國的君主,還能有誰比太子更強呢!聽說皇後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覺,難道真是如此嗎?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轉告他們。”

衛青聽完後叩頭感謝,並轉告衛皇後。皇後特意摘掉首飾向武帝請罪。後來每當太子勸阻征伐四方時,漢武帝就笑著說:“由我來擔當艱苦重任,而將安逸的事情留給你,不也挺好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