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魏19(1 / 2)

曹魏的田租戶調製乃繼承了兩漢的賦稅製度而有所改革。從田租看,漢代是十五稅一或三十稅一的分成田租製,曹魏改為畝收四升的定額田租製。兩漢統治者向農民按分成製收田租,係多產可以多收,曹魏按定額田租向農民征稅,則增產亦不能增收,故更能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之願意精耕細作,多產歸己。

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青龍元年關中一帶辟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堿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

手工業

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

商業

由於東漢朝廷的崩潰,無人重鑄磨損不堪的銅錢,加上大量私錢出現。到三國鼎立後,新發行的銅錢未能廣泛通行,隻好正式以布帛穀栗等實物為主要貨幣。

人口

三國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田麵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製,組織流民耕種官田,屯田地域,西北起河西,東南達淮南;東北自幽燕,西南至荊襄。史言“州郡例置田官”,這使得社會秩序恢複,增強曹魏實力。曹魏在籍人口有443萬人[14],滅蜀後達537萬人[1],現代學者考慮未納入的屯戶、兵戶、吏戶、隱戶、佃客、部曲等人群,則曹魏境內約有1300萬人[15]。

藝術

曹魏雖然是以軍力起家,但曹氏一族在文學上具有相當成就,如曹操和其子曹丕和曹植都擅於寫詩,時稱三曹,後世又稱建安文學。即使到了後期其君主也頗有藝術造詣,如曹髦擅長詩文、繪畫,被譽為“才子”。

哲學

在哲學方麵,繼兩漢經學之後,一個對中國曆史、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玄學在曹魏時期誕生,這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重要成就。玄學思潮開端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用道家思想解釋《周易》,認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即“無”是宇宙的本體。王弼、何晏的玄學與兩漢神學目的論有顯著區彆。兩漢神學目的論是被陰陽五行、讖緯迷信神秘化了的儒家思想。玄學則在繼承和發展道家思想的基礎上,援道入儒,調和儒道。兩漢神學目的論表現為宗教式的教條,而玄學則表現為思辨性的論理。

而嵇康提出元氣自然論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政治上反對虛偽的禮教,敢於同強權進行鬥爭;在認識論上,強調理性,反對盲從,主張獨立思考,能衝破儒家思想的束縛,啟發人們自由思維;但,也有消極遁世及唯心主義雜質等思想,這種思想矛盾正是時代的產物。

宗教

三國之時,西域僧人繼續東來洛陽,譯經弘法,佛教進一步發展。

嘉平二年(250年),中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中國第一本“佛律”—《僧祗戒心》,並請西域梵僧立羯摩受戒,為中國戒律之始,曇柯迦羅亦被尊為中國律宗之祖。朱士行在洛陽登壇受戒,成為第一位受戒的漢僧。

朱士行也是第一位“西天取經”的漢僧。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朱士行西渡流沙,遠赴於闐(今新疆和田)。他寫的《大品般若經》梵本90章60餘萬言,遣弟子送還洛陽,此時已入西晉,該經後被譯為《放光般若經》。

文學

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在中國文學史上,“建安文學”作家輩出,成就輝煌。其代表人物三曹父子、建安七子,都曾長期生活在河洛大地。曹操的詩文,深沉慷慨;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純粹的七言詩;曹植的《洛神賦》、王粲的《七哀詩》、蔡文姬的《悲憤詩》,都是傳頌千古的佳作。

正始是曹魏齊王曹芳的年號。“正始文學”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阮籍的82首《詠懷詩》、嵇康的《幽憤詩》都是文學史上的名篇。

在理論著作方麵,有曹丕的政治、社會、道德、文化論集《典論》。遺憾的是,隻有《典論·論文》一篇存世。

經學

黃初五年(224年),曹魏文帝正式重開太學。

正始二年(241年)新立石經28塊,因用大篆、小篆、隸書三種字體所書,故也稱“三體石經”或“三字石經”,內容包括《尚書》《春秋》及《左傳》等。東漢時創立的靈台、辟雍、明堂等禮製建築,其後也均為曹魏所沿用。

機械

曹魏的科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一批傑出的科學家,他們在各個領域取得一係列重要成就。在機械學方麵,以馬鈞的創造最為突出。

馬鈞改造的織綾機,可以提高效率四五倍;他創製的龍骨水車,可以連續不斷提水;他創造的指南車,不管車向何方行駛,車上的木人總是指向南方。他還創製了水轉百戲、輪轉發石機等。有人給魏明帝貢獻百戲木偶,設計雖尚精巧,但木偶不能動作。魏明帝令馬鈞設法改造。馬鈞把大木雕刻成形如車輪的東西,平放在地上,然後引水使輪轉動,輪既動,上麵的木偶也一齊動作,它們或擊鼓吹蕭,或唱歌跳舞,或跳丸擲劍,或緣繩倒立,形象栩栩如生,變化多端,使觀者大享眼福。馬鈞認為諸葛亮製作的連弩“巧則巧矣,未儘善也”;言他可以增加連弩功效五倍。另外,馬鈞還擬製一種威力極大的攻城器具——發石車。

地理

在地理方麵,裴秀創製了《製圖六體》,即編製地圖所應遵循的六條準則:一,“分率”,即比例尺;二,“準望”,即方位;三,“道裡”,即距離;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其中後三條說明各地間由於地勢起伏、傾斜緩急、山川走向而產生的問題。裴秀認為以上六條是相互關聯、相互製約的。如果地圖上沒有比例尺的標記,則不能確定距離的遠近。如果隻有比例尺的標記,而無方位,則某地的方向雖然從某一方向看是對的,但從其他方向看就不對了。如果隻有方位的確定,而無道路的實際路線和距離的表示,那麼在有山水相隔的地方就不知該怎樣通行了。如果隻有路線和距離的標記,而無地麵高低起伏和路線曲直的形狀,則道路的遠近必定與其距離不符,方向也弄不清。所以六條準則必須綜合運用,相互印證,才能確定一個地方的位置、距離和地勢情況。因此可以說,現代地圖學所需要的主要因素,除經緯線和投影以外,裴秀都已談及了。自此以後,直至明代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傳到中國前,中國繪製地圖的方法基本上都依據裴秀所規定的“六體”,可見其成就和影響是至深且巨了。其次,裴秀編繪了《禹貢地域圖》十八篇。裴秀看到漢朝保存下來的一些地圖既沒有比例的表示,也沒有方位的確定,連有名的山脈河流都不備載;一些地圖雖有粗略的輪廓形狀,但不夠精確,難以依據;甚至有的地圖更繪得奇形怪狀,遠離實際。為此,裴秀仔細鑽研古代地理資料,比較了往古和當時的山脈河流、池塘沼澤以及疆域界限、行政區域變化,還查考了古代城市鄉村聚落和水陸交通的變遷,運用其製圖六體的科學方法,編製了《禹貢地域圖》十八篇。

數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