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宮約五百丈。孫皓建立新宮,讓兩千石以下的官員都到山林裡監督伐木。破壞營房,周以圍牆,布置亭榭石木,窮極伎巧,費用以億萬計算。陸凱勸諫,孫皓沒有聽從24
。十二月,皓移居昭明宮。
寶鼎三年(268年)春二月,任命左右禦史大夫丁固、孟仁為司徒、司空。秋九月,孫皓開始向西晉發起攻擊。這一年,他親率大軍屯駐東關25
(今安徽省含山縣西南),令左大司馬施績攻江夏(今湖北省雲夢縣南),右丞相萬彧攻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右大司馬丁奉、右將軍諸葛靚進攻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西),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修則、將軍顧容等率攻擊投降晉國的交址叛軍,但都沒有取得成功。北伐大軍被司馬望大軍所拒,兩路主力施績、丁奉分彆為晉將胡烈、司馬駿所敗,而南征交址軍隊被晉將楊稷大敗,劉俊、修則戰死,顧容率殘軍退守合浦(郡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東北)。26
建衡元年(269年)春正月,孫皓立長子孫瑾為太子,又封另兩子為淮陽、東平王。冬十月,改年,大赦。十一月,左丞相陸凱去世。孫皓派監軍虞汜、威南將軍薛珝、蒼梧太守陶璜從荊州出發,監軍李勖、督軍徐存從建安海路出發,令兩軍在合浦會合共同剿滅交址叛軍27
。此外,還派遣右大司馬丁奉再次北征,攻打穀陽(今安徽省靈璧縣)。
建衡二年(270年),丁奉部在渦口(今安徽省懷遠縣)一帶被晉將牽弘擊退,李勖以道路不通為由,殺死向導馮斐後率軍無功而返。殿中列將何定揭發道::\"李勖冤殺馮斐,擅自帶領全軍退還。“李勖同徐存都認罪被誅。九月,何定率領五千人馬到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打獵,吳宗室前將軍、夏口督孫秀害怕是孫皓命令何定來抓自己,帶領家送眷數百人投奔西晉。司馬炎拜孫秀為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封會稽公,禮遇備至。28
建衡三年(271年)春正月,孫皓親率大軍從牛渚(今安徽省當塗縣)29
西進伐晉。孫皓母親及妃妾都跟隨。30
這年,汜、陶璜擊破交址,擒殺西晉設置的守將,九真郡、日南郡都回歸吳國的統治下後又平定了扶嚴夷,設置武平郡,任命武昌督範慎為太尉。使持續多年的交址之亂暫告停歇,此時右大司馬丁奉,司空孟仁去世31
。大赦,分交址為新昌郡。
32
西苑據說有鳳凰雲集,於是第二年改元鳳皇。
鳳皇元年(272年)八月,孫皓征召西陵督步闡。步闡擔心被孫皓加害,不回應詔書,占據城池投降西晉35
。孫皓派遣樂鄉都督陸抗成功討伐了步闡,成功收複了戰略要地西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將步闡與同謀夷三族,擊退了由名將羊祜率領的五萬大軍,圍殲晉將楊肇的三萬援軍。右丞相萬彧因為被孫皓斥責憂悶而死,他的子弟被流放到廬陵36
。何定邪惡奸穢的事情被發現,認罪被誅。孫皓認為他的惡如同張布一般,於是改何定名為何布。37
鳳皇二年(273年)春三月,孫皓任命陸抗為大司馬。秋九月,孫皓改封淮陽王為魯王,東平王為齊王,又冊封九個兒子擔任陳留、章陵等王。這樣一共十一王,每個王派給三千兵。大赦。孫皓的愛妃派人到市場上劫奪百姓財物,司市中郎將陳聲以前是孫皓寵愛的臣子,憑借孫皓的待遇將人繩之以法。愛妃告訴孫皓,孫皓大怒,借口其他事鋸斷陳聲的頭,將他的身體扔到四望山之下。
38
鳳皇三年(274年),會稽有傳言說章安侯孫奮為當上天子。臨海太守奚熙寫信給會稽太守郭誕,雖然沒有討論國政,但郭誕回信時沒有提及傳聞。於是被治罪。郭誕惶恐無法自白,其功曹邵疇派人陳情。孫皓仍然極度生氣,於是邵疇擔心郭誕不能免死罪,自殺為他證明,留下遺言。官吏治喪時將邵疇遺言據以相告,於是孫皓免除郭誕的死罪,流放建安
40
。孫皓讚賞邵疇的節義,下詔令郡縣塑像42
。孫皓又派遣三郡督何植收捕奚熙,奚熙發兵自衛,斷絕海道,被其手下殺害,首級被送往建業,被夷滅三族。秋七月,孫皓派遣使者二十五人到各個州郡去,查核出叛逃之人。大司馬陸抗病逝,孫皓將他的兵馬一分為五,交給陸抗的五個兒子分彆統領43
,又分鬱林為桂林郡。44
天冊元年(275年),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有傳言掘地得銀子,長一尺,寬三分,刻上有年月等字,於是孫皓大赦,當年改元天冊。
天璽元年(276年),吳郡有傳言臨平湖自漢末草穢堵塞,如今卻疏通了。長老互相傳播,此湖堵塞時,天下是亂世,此湖開通,天下會被平定。又在湖邊得石函,中間有青白色石頭,長四寸,寬二寸多,上麵刻有皇帝二字,於是孫皓改年,大赦。會稽太守車浚、湘東太守張詠交不出算緡錢,就在所在地斬殺,將頭顱向各諸郡宣示。秋八月,京下督孫楷叛降西晉。鄱陽有傳言曆陽山石的紋理可以成文,一共二十字,曰“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孫皓大為高興,多次派遣使節,刻石為銘,回應祥兆。46
天紀元年(277年)夏,夏口督孫慎征討江夏、汝南,燒略居民。當初張俶常進讒言,特彆受到孫皓的寵愛,被遷升為司直中郎將,封侯。如今他的極惡罪行被揭發,認罪被誅47
天紀二年(278年)秋天七月,孫皓立成紀、宣威等十一王,每人給三千兵,大赦。48
天紀三年(279年)夏天,郭馬叛亂,郭馬本是合浦太守修允的部曲督,修允任桂林太守時生病住在廣州,先派遣郭馬帶領五百兵士安撫各個夷狄。修允死後,軍隊被重新分配,郭馬不滿與以前舊兵分開。孫皓此時又在查核廣州戶口,於是郭馬與手下何典、王族、吳述、殷興等人鼓動士兵人名,彙聚群眾,攻擊殺害廣州督虞授。郭馬自稱是都督交廣二州軍事安南將軍,殷興自任廣州刺史,吳述自任南海太守。郭馬派又何典攻蒼梧,王族攻始興。49
當時有傳言道:”吳國將敗,軍隊會從南方開始,滅亡吳國的將是公孫。孫皓聽到了傳言,將從大臣到士卒中姓公孫的人,都全部流放到廣州,不讓呆在他們在長江附近,聽說郭馬叛亂,大為恐懼:“這是要被天滅亡啊。”50
八月,孫皓任命軍師張悌擔任丞相,牛渚都督何植擔任司徒。執金吾滕修擔任司空,還沒有正式任命,轉為鎮南將軍,假節領廣州牧,率萬人從東道討伐郭馬,與王族在始興相遇,未能勝利。郭馬殺南海太守劉略,放逐廣州刺史徐旗。孫皓派遣徐陵督陶浚帶領七千人從西道走,命令交州牧陶璜部伍帶領的合浦、鬱林諸郡的軍隊,與東西軍一起討伐郭馬。
戰敗請降
天紀三年(279年)冬天十一月,晉武帝令鎮軍將軍司馬伷、安東將軍王渾、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等分六路大舉伐吳。西晉命令鎮東大將軍司馬伷向塗中,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向牛渚,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向夏口,鎮南將軍杜預向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浮江東下,賈充為大都督52
。陶俊到達武昌,停滯不前。
天紀四年(280年)正月春天,孫皓立中山、代等十一王,大赦。王浚、唐彬所到的地方,都土崩瓦解,極少又能抵禦的人,杜預又斬殺江陵督伍延,王渾複斬丞相張悌、丹楊太守沈瑩等,所到之處都取得勝利53
。
三月,孫皓殿中數百個近臣叩頭請求孫皓道:“北方的軍隊日日逼近,所到之處都兵不血刃,陛下要怎麼辦呢!”孫皓問道:“什麼緣故?”眾人答道:“給岑昬定罪。”孫皓驚慌昏聵自言道:“這樣的話,就應當以你向百姓謝罪。”眾人就一起收捕岑昬,孫皓想要再阻止,岑昬已經被殺了
54
。
陶浚從武昌回來,孫皓就立即召見他,問他水軍的情況,回答道:“蜀國的船都很小。現在給我二萬兵,乘坐大船戰鬥,也足夠了。”於是就彙集大眾,授陶浚假節鉞,明日應當出發,當天夜裡所有人已經全部逃走了。而王俊已經順流將至,司馬伷、王渾都接近邊境。孫皓用光祿勳薛瑩、中書令胡衝的方案,分彆派遣使節奉書信給王俊、司馬伷、王渾,試圖分化他們。
孫皓將要落敗,就寫信給舅舅何植,信中講道:“當年吳大帝以神武之略,發動三千兵卒,割據江南,虛卷交廣,開拓宏偉的基業,想要傳至萬世。到我末德,保守成業,不能安撫黎民百姓,這多是由於責任缺失的緣故,違背了天的法則。昏庸變化的意象,反而被我認為是祥兆,致使南蠻叛亂,征討不能攻克。聽說晉國大軍,從遠方到來來到江邊,希望大家竭儘辛勞,都被擊退,而張悌沒有返回,喪失軍隊超過一半。我很慚愧不已。此時感到無聊,得到陶浚上表說武昌以西,已經沒有人防守了。不防守的人,不是糧食不足,不是城不堅固,這是軍隊不肯作戰罷了。軍隊不肯戰鬥,難道是怨恨戰爭嗎?這是我的罪啊。天文懸在空中產生異兆,百姓在,這是什麼樣的局麵啊!天的匪寇要來滅亡吳國,是我所招致的。瞑目埋入黃土時,我又有什麼臉麵見四帝呢!你們要勉勵自己奇謀,飛筆上報。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