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又給群臣留下書信說:“寡人不修德行,愧對繼承先帝的法度,居皇位多年,政治與教化凶狠暴躁,致使百姓長久困苦,致使最終一朝天命歸於有道之人,社稷被傾覆,宗廟無主了,羞愧如山堆積一般,沒有其他的罪責。自己沒有才能,對不起自己的名號,才能品質都不好,又擔任王公重任,所以卜卦的時候有‘折鼎’(象征丟江山,大事不成)的誡詞,有詩人作詩譏諷。以皇室自居。我仍然不聽勸告,計謀不足,考慮事情也不到周到,很多事被耽誤。身邊的小人,因此就變得酷虐,酷虐漫延,使忠順之人被害,昏庸不能覺察。自走窄路,我對不起各位,大事難成,覆水難收了。如今大晉平治四海,用心致力於選拔賢才,這是俊傑展現才華的機會了。管仲有大仇,齊桓公任用他,張良、陳平離開楚國,入朝為漢臣,舍棄混亂選擇有理的,不是不忠誠的。沒有人因為改朝換代,因此喪失誌向的。嘉勖休尚,愛敬動靜。還能再說些什麼呢,隻能投筆罷了!”58
天紀四年三月壬寅日(公元280年5月1日),王濬最先到達,孫皓聽從胡衝的建議,仿效劉禪的做法: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麵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率領太子孫瑾等21人來到王濬營門。孫皓決定投降後,為了讓晉軍順利接收各地,廣發勸降書信給臣僚。王濬接受孫皓的投降,親解其縛,接受寶璧,焚燒棺櫬,並派人將孫皓一家送到晉都洛陽,孫吳至此滅亡。
59
病逝洛陽
孫皓歸晉來到洛陽之後,得到司馬炎接見,被賜號為歸命侯。之後,孫皓便在洛陽居住。
當初,有人稱孫皓命人將水流引入宮中,如果對後宮哪一個姬妾看不順眼,馬上殺掉,扔進水中。如果有人敢看孫皓,就會被剝掉麵皮,或被挖掉眼睛等等。吳國平定後,西晉侍中庾峻就此傳言詢問孫皓的侍中李仁,被其所否認,又認為君子都厭惡身居下位的人,故才將天下的罪惡都歸結於他。李仁的回答合乎道理,庾峻等人都認為他說得對。
太康五年(公元284年96
),孫皓在洛陽去世1
,時年四十二歲61
,葬在洛陽的北邙山。滕皇後親自為他寫了哀悼文,文章甚是悲痛淒楚。62-64
主要影響
政治
孫皓即位後,采取了一係列的舉措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麵,他大行封賞,將迎立有功的丞相濮陽興,加封侍中,兼領青州牧,左將軍張布升為驃騎將軍,加封侍中,又把吳國宿將施績、丁奉升為左、右大司馬,以拉攏臣子。另一方麵,他發放糧食,救濟窮人,從皇宮放出大量侍女讓她們可以婚配,並放歸宮中圈養的一些野獸,以一係列惠民政策來爭取民心。當時人們都把他稱為明主。但一段時間後,治國有成、誌得意滿的孫皓便顯露出魯莽暴躁、驕傲自滿、迷信以及好酒色的一麵,他設立諸多酷刑。他曾殺死或流放多名重要宗室,如殺害孫奉,流放孫霸二子,誅殺孫奮及其五子,殺死異母弟孫謙、孫俊等。對大臣,他也常常施以重刑,僅丞相一級的官員為例:除張悌在亡國之際戰死外,濮陽興被流放處死,夷三族,萬彧被譴自殺,全家遭流放;陸凱死後數年,全家被處以流放。此外,孫皓非常迷信,常憑借運曆、望氣、筮卜、讖語之類的原因來決定如遷都、用兵、皇後廢立等重大事件,並因此一直堅信自己將統一天下。65
行政
孫皓時期,孫吳行政單位持續細分。
公元266年,以零陵南部為始安郡,桂陽南部為始興郡。66
公元267年分會稽郡為東陽郡,分吳、丹楊為吳興郡67
。以零陵北部為邵陵郡。
公元268年,分豫章、廬陵、長沙為安成郡。68
公元274年,又分鬱林為桂林郡44
。
軍事
孫皓在位期間屢次北伐晉朝,雖然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晉軍,但窮兵黷武耗儘孫吳國力,終在晉滅吳之戰中一敗塗地。由於孫皓統治殘暴,屢有吳將倒戈,同時也導致民變四起。69
藝術
孫皓富有才氣,能吟詩,並有一定書法造詣,擅長行書、隸書、小篆和飛白70
,與曹操齊名,稱為“魏帝筆墨雄贍,吳主體裁綿密”71
。其書跡流傳到唐代,書法家韋續把他的行隸,評為“下中”品。72
張懷瓘則在《書估》中將他的書法評為第三等。73
曆史評價
陳壽: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其熒惑、巫祝,交致祥瑞,以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聖之德,猶或矢誓眾臣,予違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況皓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既蒙不死之詔,複加歸命之寵,豈非曠蕩之恩,過厚之澤也哉!69
萬彧:皓才識明斷,長沙桓王之儔也;又加之好學,奉遵法度。
秦秀:以孫皓之虛名,足以驚動諸夏,每一小出,雖聖心知其垂亡,然中國輒懷惶怖。74
羊祜:孫皓恣情任意,與下多忌,名臣重將不複自信,是以孫秀之徒皆畏逼而至。將疑於朝,士困於野,無有保世之計,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猶懷去就,兵臨之際,必有應者,終不能齊力致死,已可知也。
薛瑩:皓昵近小人,刑罰放濫,大臣諸將,人不自保,此其所以亡也。
吾彥:吳主英俊,宰輔賢明。75
李世民:王莽偽行仁義之道,有始無終;孫皓權施恩惠之風,有初無末。二子猶船之泛巨浪,毀在不遙,若駑馬之奔千裡,困其將至。76
朱敬則:若乃投井求生,橫奔畏死,麵縛請罪,膝行待刑,是其謀也。馬上唱無愁之歌,侍宴索達摩之曲,劉禪不思隴蜀,叔寶絕無心肝,對賈充以不忠之詞,和晉帝以鄰國之詠,是其才也。縱黃皓,嬖岑昏,寵高壤,狎江總,是其任也。剝麵鑿眼,孫皓之刑;棄親即讎,高緯之誌。其餘細故,不可殫論。聽吾子之懸衡,任夫人之明鏡。
李德裕:孫皓雖驕奢極欲,殘虐用刑,而自專生殺之柄,不牽帷牆之製,運儘天亡,而後夷滅。
周曇:吳宮季主恣驕奢,移儘江南百媚花。一旦狂風江上起,花隨風散落誰家。
蕭常:皓窮凶極惡,卒隕其業,非不幸也。
丁耀亢:皓乘江東三世之資,恣重凶暴,以狂樂飲人而罔罪快刑,桀紂何加焉?至青蓋入平湖,雖天運有終,而樓船鐵鎖,固皓為之獺也,佞能卒歲,後猶稱其才也。不足觀矣。77
蔡東藩:吳主孫皓,淫暴無道,已寓亂亡之兆,羊祜之決議伐吳,亦即取亂侮亡之古義耳。惟前時吳尚有人,內得陸凱之為相,外得陸抗之為將,故羊祜虛與周旋,未敢進逼。
軼事典故
采擇臣女
孫皓在位時期,下令采選俸祿二千石大臣的女兒入宮,簡閱不中的,才可以由家裡安排出嫁。當時後宮人數已達上千,而采擇從未停止。89
據《會稽後賢記》記載,當時有謝承的孫女謝仙女炙麵服醇醯,變得麵黃肌瘦,從而避免入宮為妃。90
惡人視己
孫皓不喜歡彆人看自己,朝臣覲見時,沒有人敢抬頭。丞相陸凱勸諫道:“君臣之間沒有不相識的道理,如果發生不測,大家就不知道該如何尋找您了。”於是孫皓允許陸凱可以抬頭看自己。
以茶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