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將辭呈向上交給翰林學士,再交到吏部。
吏部官員一看是新科狀元楊廷鑒的辭呈,頓時感覺事情不妙,不敢擅自做主,連忙將這份辭呈遞交禦前。
朱由檢倒沒覺得意外,大手一揮:“宣楊廷鑒!”
不多時,楊廷鑒奉詔前來,叩拜行禮。
“臣楊廷鑒,問聖躬安!”
“朕安!”
朱由檢說著話,將桌上的辭呈往前挪了挪。
“說說吧,什麼情況?”
楊廷鑒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微臣深感無力再勝任此職,隻能遞交辭呈,愧對陛下栽培之恩,還望陛下贖罪。”
朱由檢突然是話鋒一轉,問道:“你讀書這麼多年,可有什麼崇拜之人?”
楊廷鑒心中微微一怔,隨即恭敬地回答道:“微臣除了敬仰孔孟二位聖人之外,最崇拜之人,當屬王陽明先生。”
朱由檢點點頭:“哦?你崇拜王陽明什麼呢?”
:“微臣崇拜王陽明先生,主要是因為他創辦心學,宣揚知行合一的學說。這一學說,不僅深刻影響了後世的思想界,更在微臣心中種下了追求真理、勇於實踐的種子。”
“那好,你來說說看,何為知行合一?”
楊廷鑒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緩緩開口。
“知行合一,乃王陽明心學之精髓。在微臣看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與行,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知而不行,隻是空談;行而不知,則為盲動。唯有知行合一,方能洞察事物本質,把握行動方向。”
“王陽明先生曾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言極是。微臣雖不才,但始終銘記於心,努力踐行知行合一之道,以期在學問與事功上有所成就。”
朱由檢連連點頭,說道:“你說得不錯,可是,你做到了嗎?”
楊廷鑒聞言突然愣住,心中暗暗問自己,剛剛說了那麼多,我自己做到了嗎?
朱由檢又說道:“你作為新科狀元,才華橫溢,本應為國家效力,僅僅是遇到一些挫折,便要自斷前程,這就是知行合一嗎?”
楊廷鑒的心情瞬間跌入穀底,他意識到自己錯的離譜。
當初錦衣衛抓人辦案,自己僅憑片麵之詞便誤以為是在打壓讀書人,這是認知上的錯誤。
而麵對同僚的誤會和排擠,並沒有積極地去解釋和溝通,而是選擇了逃避和放棄,這是行為上的錯誤。
從知到行,全都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他緩緩低下頭,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微臣確實沒有做到,臣……大錯特錯!”
朱由檢說道:“古人有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是個聰明人,否則不會高中狀元,朕隻問你一句,現在知道怎麼做了嗎?”
“臣這就回翰林院,不管同僚如何看待,臣問心無愧,為何要躲?”
“這麼想就對了,做好自己的事,管彆人作甚?”
朱由檢點點頭,繼續說道:“不過,翰林院編史料沒意思,朕給你換個地方。”
楊廷鑒說道:“臣聽陛下安排。”
“你去工部尋湯若望,就是那個洋侍郎,他正在改進火器,可能會用到洋文,需要年輕人幫忙,朕把這份差事交給你。”
楊廷鑒俯身叩拜:“臣遵旨!”
喜歡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