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這年頭沒有現代那些個小弟藏鞋和閨蜜堵門的把戲,所以顧少卿很快直接就到了喜房外麵。
在司儀的唱念之下,將謝曉燦迎了出來。
謝曉燦沒有長輩,於是連拜彆長輩之禮都沒有。
隻是象征性的給狄村長,狄老三,王氏微微鞠了一躬。
然後,就出了主院。
“新娘子來了……”
“新郎將新娘子接出來嘍……”
一片歡呼聲之中,一表情肅然的司儀和吳媽媽分開兩邊,前麵開道。
司儀唱念。
\"新娘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語畢,後麵新郎與新娘並肩膀而行,從雅苑走了出來。
謝曉燦一身綠色禮服,以扇遮麵,行走間如流雲一般飄逸。
這樣的嫁衣,這樣的妝容,這樣的姿態,這樣的排場,狄家村人從前彆說看過,就連想都想不出來。
所以,落在眾人眼裡,那丟肥胖也隻剩下“福氣”二字。
不光是那些已經很久沒有見到謝曉燦的狄家村人看呆了。
就連昨天晚上,帶著村長婆娘和狄蘭蘭來給謝曉燦添箱的王氏等人,也看傻了眼。
為了排麵,平時本來十幾分鐘就能走完的路,一步一頓的,硬是走了有大半個小時還不止。
司儀與吳媽媽走到轎前,分作兩邊。
司儀又唱念。
“落轎,新郎新娘同心永結琴瑟和鳴。”
“起轎,新郎新娘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語畢,顧少卿將謝曉燦扶進了花轎。
然後就是鞭炮,鑼鼓奏樂,各種喜慶之聲中,顧少卿上馬領著迎親隊,往狄家村後山的方向而去。
從莊子徒步走到狄家村,差不多是一個多小時。
抬著轎子上山行路慢,起碼又是一個多小時。
顧少卿吉時到達莊子上的時候,正是正午12點,如今接了新娘子出來,就算沒有遇到阻礙,也花了個把小時。
此時出發,途徑狄家村,去狄家村後的後山,差不多五點左右,正是拜堂吉時。
狄家村人大多以娘家人自居,見新娘子被接走了,被葛盛等人請到莊子裡吃酒去了。
今天莊子上擺了幾十桌的流水席,不管是從色香味,還是肉食的多少,都直接將狄家村的那些個席麵完全碾壓。
“今天所有到場的鄉親們,每個人都可以過來劉帳房這裡登記,登記領紅包,領了紅包之後,吃完了飯,還有伴手禮一件……”
葛盛一邊賣力的維持著現場的秩序,一邊觀察著那些個可疑之人。
各村民一聽說不但有紅包拿,還有伴手禮,都樂開了花,圍著劉帳房要求登記,並等著葛盛下一步的安排。
隻有村長族老狄老三狄大高,以及李家張家的族老,等少數被邀請之人,跟著迎親的隊伍,一起進了山,到時候以長輩的身份,為夫妻二人的拜堂成親做個見證。
本以為山裡就一間山間獵屋做為臨時娶妻之用,畢竟謝曉燦如今那麼大的產業,已改了謝姓,如今又沒有長輩,兩人成了親必是要住到莊子上去的,所以,眾人都沒有對山中獵屋有什麼期待。
不想,在離獵屋還有一射之地時,眾人突然眼前一亮。
本來隻有一間的破獵屋,如今已經搖身一變,變成了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