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玉皇!(2 / 2)

就比如此刻李青鬆打算開發的敵神星,在他的規劃之中便是這種模式。

譬如有100台挖掘機,自己隻需要做出“五個小時後去挖一個大坑”這個決策,並通過克隆體將相關指令輸入到AI之中即可。

AI則會去控製著這些挖掘機,在對應的時間點去完成對應的任務。

因為這些決策對於實時性要求不高的緣故,就算有通訊延遲也無所謂。

最多效率會降低一點而已,但沒關係,到時候多造幾座工廠就能補回來。

這便是李青鬆對AI技術如此重視的原因所在。

此刻,伴隨著一座又一座超算建成,伴隨著光纖化改造的完成,以及對每一座工廠智能化改造的完成,那些工業AI終於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了。

第一座嘗試智能化運行的工廠,是一座鋼鐵廠。

在鋼鐵工業AI的控製之下,李青鬆將所有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崗位都交給了AI去執行。

於是,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之下,礦石被自動送入到了破碎車間,然後完成清篩、分離、清洗等作業,又被送入到了冶煉爐之中……

克隆體們的工作則從生產者變成了決策者、監督者以及維護者。

他們監督、維護著這一條體係的運行,處置各種突發意外,修理各種破損部件,並通過與李青鬆的意識連接來獲取最新的決策然後將其執行。

此刻的鋼鐵工業AI還不算太成熟。畢竟芯片性能仍舊較為有限,工業算法也不夠優秀。

但沒關係,這一切都可以慢慢提升,慢慢優化。

最重要的是,就算僅僅隻是此刻還不夠完善的AI,便讓這座鋼鐵廠從之前需要4000名克隆體參與才能運轉,直接降到了此刻僅需要2500人便能運轉!

AI技術的巨大潛力毫無阻礙的展現在了李青鬆麵前。

“很好,很好。”

李青鬆滿心歡喜,立刻遵循這裡的模式,開始了對其餘冶金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在此之外,其餘行業的AI也在加緊訓練之中。

種植AI、畜牧AI、化工AI、交通AI……

以及最為重要的,也是李青鬆設想之中,統管、協調其餘所有分行業AI的總AI,也在新一座更大型的超算之中運轉著,時刻接受著數據的投喂和訓練。

這個總AI,李青鬆為它起了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

人類的神話傳說之中,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掌管者。而天庭主管世間一切。

既然如此,這個總AI的名字,就叫做,玉皇!

當然,此刻的玉皇還很弱小,很不完善,功能也不多。但沒關係,隻要持續不斷地投喂數據和訓練,它總能成長起來。

完成了芯片技術和AI技術的布局,李青鬆將注意力投入到了另一項開發敵神星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上。

更高效的星際推進技術!

規模同樣巨大的推進技術研究基地之中,數萬名克隆體日夜不休的忙碌著,從最基本的化學燃料配比、材料學性能,到發動機的整體結構、船身構造與布局等方麵同時展開著研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