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碾壓(1 / 2)

在這浩瀚的太空之中,李青鬆目前僅有的這一艘金星級戰艦正在進行全負荷加速試驗。

先是球形飛船這一側的四台推進器同時全功率推進,推動著它以30米每平方秒的速度快速加速,一直持續噴射了2分鐘時間,速度增加到了3.6公裡每秒,之後,這一側的四台推進器同時關閉,對麵的四台推進器同時噴射,又推動著它猛烈的減速。

是的,這艘球形飛船的每一麵都有發動機!

整個球形麵上,李青鬆一共安裝了12台大推力的甲烷氧氣發動機,隨時隨地,任意一台發動機都可以方便啟用。

如此便省去了改變姿態的時間。這12台發動機互相搭配,不管想要向哪個方向機動,都可以立刻做出反應。

30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將會帶來大約等同於地球三倍的重力。伴隨著金星級戰艦的急加速急減速,船艙之中,被安全帶固定著的克隆體們便一會被死死壓到椅背上,一會又被壓向前方的控製台,下一刻又被壓向了天花板。

幸好每一名克隆體身上都綁著安全帶,才將他們全都死死的固定在座位上。

便在這猛烈的急加速、急減速過程之中,克隆體們竭儘全力的控製著麵前的儀表盤,相互協作,控製著整艘飛船的動作。

如此機動了一段時間,測試大致穩定之後,武器係統測試開啟。

前方出現了二十餘艘已經退役的老式水星級戰艦。

這些水星級戰艦的雷達探測係統已經全功率打開,仔細掃描著周邊的所有空間。

這第一代雷達的掃描距離已經可以達到約5000公裡。

此刻,雙方之間的距離還有約1.2萬公裡。這艘金星級戰艦還沒有進入到老式水星級戰艦的雷達掃描範圍。

但就算距離這麼遠,金星級戰艦上麵的雷達便已經掃描到了那些水星級戰艦。

新一代高速掃描雷達的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就是如此出眾。

下一刻,這艘金星級戰艦便開始了全力以赴的加速。同時,球形外殼上,麵向水星級戰艦的那一側出現了50個黑洞洞的槍口,大量的子彈瞬間傾瀉而出。

這些新式機槍的射速達到了每分鐘3000發,出膛速度則達到了每秒鐘約3.1公裡!

借助飛船自身的加速,這些子彈更是在原本3.1公裡每秒的速度之上,再度獲得了此刻約每秒鐘200米的加成。

於是它們的速度便來到了3.3公裡每秒。

幾乎便在一瞬間之中,便有數萬顆子彈向著遠方的水星級戰艦衝了過去,沒多久,那艘毫無防備的水星級戰艦便被直接打爆。

直到遭受了攻擊,其餘水星級戰艦才手忙腳亂的還擊。

雷達仍未探測到對手身影,但通過觀察子彈彈道,也勉強能定位對方方向。

於是二十餘艘水星級戰艦,總計40條機槍同時開始了猛烈還擊。

但,沒打多久,水星級戰艦便不得不放慢了射速。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子彈儲備快要耗光了。

而,來自對手的進攻卻仍舊在持續著,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

金星級戰艦上麵有更多機槍,整個球麵下來總計有100條,子彈消耗應該更大,所以持續時間應該更短才是。

但事實卻並不是如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