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比水星級飛船更高一個級彆的戰鬥飛船,那麼其戰鬥力也必然要比水星級飛船更高一個級彆才行。
它要有更強大的防禦力,更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更敏銳的雷達係統,更長的續航,等等等等,每一個方麵都要有巨大的提升才行。
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隻是單純的製造出一個更大型的飛船,沒有任何意義。
這樣的飛船真上了戰場就是活靶子,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對整體造成拖累。
飛船,尤其是戰鬥飛船,其複雜度極高,涉及到的科技種類也極為繁雜,幾乎與全科學體係的每一個學科都有關聯,少了哪個都不行。
得益於之前這些年的全力研究,李青鬆無論哪一個學科的研究程度俱都有了極大飛躍。
材料學方麵,克隆體們一點一點提升著材料的性能,無論是連接件還是防火材料,無論緩衝材料還是耐熱材料,或者抗輻射材料、裝甲材料、抗腐蝕材料,等等等等,無數次提升,一點一點的積累,才完成了材料學方麵的積累。
武器方麵,克隆體們研究著一種又一種槍械結構,研究著如何製造更適宜太空環境的子彈,研究著更先進的雷達,同樣是無數個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最終將技術推進到了當前階段。
還有燃料、飛船結構、電力、維生係統等等等等,無數個子係統的研究,再加上之前新型高效發動機的研發成功,以及此刻源源不斷從敵神星上流淌過來的補給,李青鬆最終做出了這個決定。
金星級飛船的研製,將是李青鬆所有工廠、所有基地、所有學科的一次總動員。
為了這一項龐大的工程,李青鬆首先抽調了約一萬名克隆體,專門用於工程預研,總覽當前階段的所有技術,搭建飛船的框架,並研究在當前階段下,要將金星級飛船製造出來,還缺少哪些技術,需要進行哪些提升。
這一項工作以極快的速度完成。最終,李青鬆得出了結論。
要真正將自己心目中的金星級飛船製造出來,自己還需要進行約9個大類,377個小類,具體涉及到約1.6萬項具體的技術攻關。
小到如何解決供電線路之間的乾擾以提升穩定性,大到新型的高速深空雷達如何製造,都在這些項目之中。
明確了目標,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在玉皇AI的輔助之下,李青鬆此刻的生產效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於是,大量的克隆體便暫時“空閒”了下來,李青鬆便將他們一股腦的全都投入到了科學攻關之中。
加上原本就有的負責研究金星級戰艦的克隆體,一時間,李青鬆投入到這一項工程之中的克隆體總量突破了100萬!
幾乎五分之一的意識連接數都投入到了這一項工作之中。
而,100萬名掌握全學科知識,可以不眠不休全天24小時工作(睡覺休息的時候會有備用克隆體頂上),完全沒有內耗,沒有溝通障礙的頂尖軍事專家同時展開研究,可以爆發出多麼恐怖的研究能力?
李青鬆以前並未進行過如此大規模的科研攻關工程,但他有一個大概的預估。
平均一名克隆體的研究效率,李青鬆感覺最少也能頂的上10名人類科學家。100萬名克隆體,就等於1000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