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磁約束(1 / 2)

二次加壓推進技術雖然比不上高速離子推進技術,但相比起傳統的化學燃料推進技術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

從基本原理來看,它其實也是很簡單的。

它首先也采用化傳統的化學燃料作為推進劑,譬如液氫液氧,甲烷液氧之類。

這些化學燃料在燃燒室之中燃燒後,溫度和壓力會急劇升高,這便是所謂的第一次加壓。

傳統的推進方式,是在高溫高壓氣體生成之後直接將其噴射出去,並由此獲得反推力。

但二次加壓推進技術則是,在第一次燃燒加壓之後,這些氣體並不噴射出去,而是引入到另一個腔室之中。

核裂變反應堆便布設在這個腔室旁邊。

核裂變過程會釋放難以想象的高溫,而溫度與壓力相關,溫度越高,壓力便越高。

於是,來自核裂變反應堆的能量便為處於這個腔室之中,經過了第一次加壓,原本就具備極高壓力的氣體再次加壓。

這便是二次加壓了。

二次加壓之後,氣體擁有的內能會膨脹到遠超普通化學燃燒的地步。從噴射管噴射出去的速度也會遠遠超過普通化學燃燒的極限。

而反推力的大小與工質的噴射速度正相關。

原本的普通化學燃燒,氣體工質的噴射速度不會超過五公裡每秒。二次加壓之後,它們的噴射速度便能提升到超過30公裡每秒,足足提升到了原來的六倍!

於是這些工質的利用率,便也提升到了原來的六倍。

原本需要攜帶60噸燃料才能完成的航程,現在,隻需要攜帶10噸即可完成!

這節省出來的50噸的質量份額,能多拉多少貨物多少人?就算不多拉貨物,還是裝載60噸燃料,采取二次加壓技術之後,飛船的速度能提升到多少?機動性增強多少?

這便是二次加壓推進技術的優勢所在了。

可以說,沒有這項技術,單單依靠化學燃料推進,李青鬆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從洛神星到內太陽係的,超過百億公裡的漫漫旅途。

現在,核裂變反應堆小型化的任務已經初步完成。

雖然還無法小型化到能裝進戰艦或者小型飛船裡麵,但至少大型貨船是沒有問題了。

既然如此,該展開二次加壓推進技術的研究了。

李青鬆如臨大敵,全力以赴,再度調集了自己麾下所有能動用的力量,展開了這一項當前階段最為重要的科研攻關任務。

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雖然簡單,但真正要在現實之中應用,難度甚至比核裂變反應堆的小型化還要難。

原因很簡單,二次加壓推進技術對於材料性能的要求太高太高了。

原本化學燃料燃燒就會釋放極高的溫度,已經需要極為先進的耐熱材料才能將其束縛了。

二次加壓之後,它們的溫度會再度急劇升高,甚至提升到數萬攝氏度的程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