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被炸了一百多次之後,李青鬆新造出來的二次加壓推進器終於不再爆炸了。
為了解決爆炸問題,李青鬆在這接連不斷的爆炸之中,總計總結、優化、改進了一萬多處細節問題,全麵提升了材料性能,提升了裝置穩定性,甚至連整體結構都大修了三次。
但,它們雖然不再爆炸了,卻仍舊無法正常工作。
種種莫名其妙的停機、振動、電壓不穩、過載、過熱問題輪番上陣,讓李青鬆應接不暇。
沒辦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常常是一台發動機剛剛工作幾分鐘時間就莫名其妙的停機,然後一眾克隆體一擁而上,直接將其拆卸,仔細檢查每一個部件,每一個結構,確定著故障類型,解決完後再次將其組裝起來,然後沒運行多久,又再次停機,然後再次檢查,如此重複。
且,這種試驗場地,李青鬆造的不是一個,而是100個!
100台試驗機夜以繼日的運轉、停機,100個研究團隊日夜值守,絲毫不敢懈怠。
便在這種情況之下,三年時間緩緩過去。
67號實驗室。
真空試驗場之中,亮藍色的火焰不斷從巨大的噴射口之中噴射出來。
更加巨大的,由裂變反應堆、化學發動機、二次加壓裝置三套設備組合而成的發動機模塊之上延伸出了眾多管道和線路。
其中一條線路連接著一台顯示器,上麵不斷有一些數字跳動。
其中一個是時間。此刻,它已經從零時零分零秒,一點一點的提升到了此刻23時58分55秒。
另一個數字顯示的是它的推進功率。
推進功率不斷變化之間,便繪製出了一條不斷變化的曲線。這條曲線起伏度極小,接近於一條直線。
當時間最終到達24時0分0秒的時候,大地的輕微震動慢慢消失。那亮藍色的火焰也漸漸消失不見。
它平穩的停止了推進。
看著麵前極為平穩的推進功率曲線——它的平穩,意味著二次加壓推進器的推進出力始終也是平穩的,李青鬆心中滿是喜悅。
三年了!
三年時間夜以繼日殫精竭慮,全力以赴的研究,如今,終於把第一台能平穩工作24小時的二次加壓發動機造出來了!
現階段,它雖然仍舊稱不上成熟,但至少已經具備了下一階段,大規模實際應用測試的資格。
“那就造一批以二次加壓發動機為動力來源的貨船出來,執行敵神星到洛神星的貨運飛行任務!
這發動機還有什麼隱患,有什麼缺陷,隻要總推進時長夠長,就總能暴露出來。”
李青鬆才懶得如同人類世界那樣,一點一滴的測試、優化、調整它們,一直到風險降到最低才投入市場。
還是那句話,實際應用才是檢驗一台發動機的最好方式。
至於隱患……什麼隱患?不就是飛船麼?炸就炸了,我造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