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亮星雲(1 / 2)

漫漫航行仍舊在繼續著。

這僅有1厘米每平方秒的加速持續了足足90多天的時間,一直到艦隊速度增加到了每秒鐘80公裡的速度才停下。

不能再加速了。再加速的話會消耗更多的燃料,未來減速也會消耗更多的燃料,到時候說不定就需要動用應急儲備燃料了。

持續了三個多月的加速停下,於是整支艦隊之中徹底失去了重力。

因為這0.0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這段時間以來每一艘飛船船艙內始終都保持著極為穩定的,約相當於地球1000分之一的重力。

此刻停止加速,進入慣性航狀態,於是便連這一點重力也沒有了。

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平穩的放置在原來的位置,所有未固定的物體也全部懸浮了起來。

也包括克隆體們。

這1500萬名克隆體之中,除了值守艦隊,維持日常航行所需要的僅50萬名之外,剩下1450萬名克隆體終日無所事事的躺在密集床位之上休息。

每天僅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李青鬆會控製著他們活動一下,以免肌肉和身體機能退化。

原本他們還能躺著,但現在沒了重力,就隻能懸浮著了。

不僅他們,整支艦隊此刻同樣在懸浮著,懸浮在這無儘星辰大海之中。

不管李青鬆切換到哪一名克隆體的視角,不管李青鬆從哪一處舷窗向外看去,他看到的都是幾乎一模一樣的星空。

過去一個小時,一天,哪怕一個月,外部環境都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有時候他感情上甚至會忍不住懷疑,自己此刻究竟是在以每秒鐘80公裡的高速前進著,還是真的在靜止著。

當然,每一次,理智都告訴他,自己確實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前進著。

隻是星空太過浩瀚,又沒有任何參照物,所以不管自己飛行的多快,都像是在靜止著一般。

艦隊便這樣如同靜止般航行著。

艦隊所攜帶的物資有限,無法展開任何科學實驗與研究。但這不妨礙李青鬆操縱著克隆體們的大腦進行思考。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於是過去漫長研究階段裡積累下來的許多問題,終於在這一次航行之中迎來了解決的契機。

一千多萬顆大腦同時思考著這些問題,尋找著解決這個問題的靈感,困了就睡,餓了就吃,醒了就繼續思考,如此重複。

與此同時,李青鬆還趁著現在有閒暇,且艦隊航速與航向俱都已經穩定的機會,將所有的空間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等全都取了出來,直接將它們丟到了星空裡麵,讓它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巡天觀測。

李青鬆甚至不需要固定這些空間觀測設備。

將它們放置到距離艦隊約1000公裡的地方,調整它們的初始狀態到靜止不動,後續便無需再關心了,它們便會始終在那裡靜止下去,始終保持著固定的與艦隊的距離。

當然,看起來是靜止的,但其實這些設備和艦隊都在以80公裡每秒的速度向著內太陽係前進。隻不過速度、航向俱都完全一致,看起來便像是俱都靜止了一樣。

幾十台空間光學望遠鏡,幾十台空間射電望遠鏡,便這樣各自對準一片天區,展開了日夜不休的觀測。

於是大量的,以往李青鬆沒有看到過的奇特天文事件便進入到了他的眼簾。

黑洞、中子星、白矮星、星雲星團、河外星係、類星體……

等等等等。

李青鬆知道,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再繼續提升,便與天文觀測脫不開關係。

有太多的基礎物理理論需要從天文事件中尋找證明。

隻是過去數百年間,自己忙於較低層次的發展,始終沒有向太空中投注太多注意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