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時間,正好將這補回來。
於是,在漫長的觀察與思考,對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的回顧,對未掌握知識的推測與猜想之中,時間慢慢流逝著。
前方,太陽的亮度已經從之前洛神星那裡的僅能照出昏暗的影子,提升到了此刻的如同地球上看月亮一般。
當然,僅僅隻是亮度,而不是大小。
事實上,此刻李青鬆看到的太陽仍舊隻是一個小光點而已,完全沒有任何盤狀結構。
這似乎是這數年航程之中,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變化。其餘的一切都沒有變過。
至少用肉眼察覺不出來。
“再有一個月航程,就要越過冥王星軌道了。終於快到了啊。”
漫漫航行之中的某一天,李青鬆心中感慨著,感慨著宇宙的浩瀚,感慨著航程的漫長。
僅僅隻是太陽係邊緣到太陽係內部的航程而已,就已經如此漫長。
而,太陽距離最近的一顆恒星之間,便有約4.2光年的距離。
這個數字,是自己此刻所進行的這一次航行的大約2500倍。
僅僅2500分之一的航行而已,自己便已經竭儘全力。
而宇宙之浩瀚,又豈是一千個,一萬個4.2光年能衡量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
能真正在這浩瀚宇宙之中遨遊啊。”
李青鬆向往著,感歎著。
上百台望遠鏡仍舊懸浮在艦隊周邊,一刻不停的對宇宙空間展開探索。
便在這探索之中,李青鬆忽然間發現了一個略顯奇怪的星體。
從形狀看,那應該是一團星雲。
星雲是星際塵埃、氫氣、氦氣、其它等離子體等彙聚在一起形成的一團物質雲。
星雲在星際空間裡普遍存在,數量極多,有大有小。大的星雲能孕育數千上萬顆恒星,小的星雲則默默無聞,幾乎無法被人們看到。
星雲按照是否發光可以被大致分類為亮星雲和暗星雲。
此刻,李青鬆看到的便是一個亮星雲。
在可見光波段,這片星雲釋放著朦朧的光芒。
但李青鬆記得很清楚。自己的空間望遠鏡在上一次觀測這個方向之時,他什麼都沒有看到。
但一片星雲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運行太遠的距離。它不太可能是在這短短幾年時間內從彆的地方飛過來的。
那麼便隻剩下了一種可能性。
一定有某種原因,導致它從原來的暗星雲,變成了現在的亮星雲。
會是什麼原因?
“這片小型星雲距離太陽係僅有五六光年的距離,很近。
這個方向……是格利澤625星係所在的方向啊。”
格利澤625星係,又被藍圖克人們稱之為,藍圖克星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