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青子過世的前兩年,他萌生了退隱江湖、撤位讓賢的想法,以求能專心研製仙丹,從而早日得道飛升。
當時濟世堂上上下下幾百號人中,隻易遊湖和一位名叫趙耳的人將丹青子的本事學了個八八九九,丹青子要退位讓賢一事傳出後,眾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放在了趙耳和易遊湖的身上。
一日,丹青子讓趙耳入殿與他麵見。
趙耳入殿後,丹青子並未說明這個掌門之位要傳給誰,隻說了些讓自己後來丟掉性命的話。他說自己將在三年後選定繼承人,趙耳雖天資聰慧,天賦極佳,可是為人驕傲自大,不懂得謙讓內斂;緊接著他便誇讚易遊湖心性穩重,為人雖然孤僻,但待人謙卑,有醫者的仁愛之心,讓趙耳好好與這位師兄學一學,且叮囑對方,隻要他趙耳誠心改變,三年之後究竟由誰來繼承掌門之位,就難說得很了。
其實早在二人談話之前,丹青子就已經找到易遊湖,詢問對方對繼承一事的看法。後者淡泊名利,表示隻要不讓自己做掌門,任何其他人坐上掌門之位,他都願意在其左右輔佐,無奈之下,丹青子尋思一番,也隻有那趙耳和易遊湖旗鼓相當,這才想通過對比趙耳和易遊湖的差距,希望趙耳能及時改變,奮起直追,從而早日達到自己的要求。
自古以來,奇能異士通常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點,這丹青子的缺點就在於他太過多此一舉,他不如直接告訴趙耳,給對方三年時間來改正缺點,事情到最後,恐怕也不至於令趙耳背叛師門,陷害同門的地步。
也或許一切冥冥之中就有定數,因為他趙耳聽話隻聽一半,導致其篤定師父要將掌門之位傳給師兄易遊湖,心中也暗暗生出怨氣。
丹青子原以為趙耳定然改過自新,卻沒想那一次對話之後,這弟子徹底陷入了一種魔怔,心思亦變得愈加敏感起來。有一日他路過藥殿,正好聽到丹青子教育弟子道:“行醫先做人,人品不端醫術不精。”回過頭去,丹青子也正好轉過身來,二者四目相對,令趙耳愈加認為自己的師父瞧自己不起。
往後的一年裡,他雖然每日仍然堅持煉丹製藥,醫病救人,但開始在暗中與毒宮的五毒子勾結上了。
五毒子得知他的心事,一時歡喜的不得了,時常自言自語道:“毒宮終於要迎來出頭之日了!”
二人經過長時間的密謀,五毒子以九天七彩石作禮,請香靈門的金花婆婆出麵來幫助自己。金花婆婆收到奇石,第一時間派出自己座下得意弟子殷媚娘出山相助。
殷媚娘領命,遠赴川州,在濟世山腳下的一座小村落裡落了腳。
五毒子故意去村中放毒,趙耳假意請易遊湖下山救人,讓他與中毒了的殷媚娘“偶遇”。
易遊湖第一次救治殷媚娘時,對方一雙幽怨的眼神直勾勾地盯著他,惹得他臉紅耳赤,把過脈開了藥就匆匆告辭;第二日他下山複診,卻見殷媚娘中毒愈深,原來她家中無人,隻她一個孤零零的柔弱女子,當下便給對方煎藥,再喂她吃藥。
兩人接觸了短短幾日,易遊湖心中便就再也放不下殷媚娘了。起初,殷媚娘隻道易遊湖與其他男子一般,都是好色貪婪的無恥之徒,心中鄙夷至極,但一番接觸下來,發現易遊湖雖然生的不算太俊,但言語行徑中無不透露著其是位堂堂正正的謙謙君子。
後來半個月的時間裡,在易遊湖的悉心照料下,殷媚娘身上所中之毒徹底解去,她心中對男子的那種厭惡之意也漸漸消失不見。
如此又過半年,兩人變得無話不談,感情漸漸升溫,易遊湖一有空閒,就要從濟世山上下山來見他,兩人一天不見,殷媚娘甚至還會思念對方。二人愛意蕩然,易遊湖徹底淪陷,與殷媚娘在一起時,他常常連自己姓甚名誰,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都忘得一乾二淨,以致時常耽誤了濟世堂的事,回山後被丹青子一通教訓。
二人交往第七個月時,兩人初嘗了禁果。
從未與女人有過這樣的親密接觸的易遊湖,在第一次嘗到甜頭後,如決堤洪水一般再難收住。說起來他活了三四十歲,江湖閱曆還不如一個浪跡江湖的毛頭小子深,對一切美妙的事物竟然沒有一絲防備之心——他竟從來沒想過濟世山腳下的這座村子裡,為什麼突然出現了這麼一枚曼妙女子?他若是細細思索,定能發現所有和殷媚娘的“偶遇”,發生的都是那麼刻意。
這一晚,易遊湖又與殷媚娘放縱一宿,直至精疲力竭後,才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