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2)

何希言站在書院藏書閣的頂層,負手而立。微風輕拂他的長袍,帶起一陣柔和的衣袂聲。

他的目光透過窗外,望向晨曦中那條蜿蜒的大河,河水在初升的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

腦海中仍然縈繞著過去那一幕幕:燃燒的水寨、半龍半鱷的凶猛梟雄、遍地的乾枯屍體……無論如何,他終究未能將這些記憶拋之腦後。

“一切都結束了。”

何希言心中默念,但那份沉重的壓迫感並未隨著黑沙幫的覆滅而減輕。

柏道人的背叛,確是意料之外。這位修為平平的道人,竟識得褚江生畏懼寒毒之弱點。

他對五行生克之道的領悟,遠超何希言預料。

更妙的是,顧惜之縣令一聽可借此立功脫身,立時應允相助。

布局引蛇出洞,終使褚江生伏誅,黑沙幫土崩瓦解。

黑沙幫覆滅之際,除了柏道人,三位大頭目儘數伏誅,小頭目不是被殺便是發配邊疆。

這一切來得快,去得也快,恍如一場大夢。

斬殺褚江生之後,何希言和陳宗禮獲得了兩件戰利品法器,化血針與合黎瓶。

可惜這兩件法器都是陰毒之物,與何希言的道統並不相符,最後都被陳宗禮帶走了。

陳宗禮向何希言保證,他能換回一把火德法器,絕對會讓何希言滿意。

最令何希言感到意外的收獲並不是這些法器,而是從柏道人那裡得來的《虛塵子說思靈集》。

柏道人的傳承,原來是從一座洞府中獲得的,而那洞府的主人是築基散修虛塵子,這本道籍就是靈虛子的筆記。

書中充滿了晦澀難懂的隱喻,甚至夾雜著些許從九天感悟而來的真文。

若不是自幼修行存神一派的人,根本無法解讀其中的深奧玄理。

即便是何希言,也是因為曾參悟過《思靈集》,才終於將這本書的奧義一一解開。

在這天地間,神的存在從不是疑問。無論是九天上的先天神祇,還是修行成就的後天真仙,皆有跡可循。

世人所知的神仙,大多是後天真仙,他們本是凡人,經年苦修,最終飛升得道。

這些後天之神雖然法力通天,卻依然保留著幾分人性,與凡世間還有一絲牽連。

玄門曆代祖師飛升成仙後,常有托夢弟子、顯聖傳法之事。

真正令何希言心馳神往的,是那些先天神祇的玄機。

先天神祇並非世人想象中的血肉之軀。祂們更像是天地大道的顯化,超脫於人世之外,

無喜無怒,永恒如天地運轉,不生不滅。

祂們的存在,如同日月星辰,是天地本源的體現。可即便如此,先天之神也並非完全不受塵世的影響。

當凡人開始發現祂們、祭祀祂們,神靈與塵世的聯係便漸漸加深。

隨著人們一代代的崇拜、祈求,先天之神慢慢被賦予了一種模糊的情感。…。。

這種情感並非人類所能理解的普通喜怒,而是某種更為原始、深邃的共鳴,仿佛天地在回應萬物生靈的渴望。

修行者所說的存思神真,正是喚醒這種感應的修持之法。

借由冥思存想,與無形神靈生出共鳴,修士便能窺見天地大道。若修至極處,更可感召神靈,證得仙人果位。

玄門中人皆知,人神本是一體,皆為大道顯化。

何希言所拜入的玄冥宗虛危道,供奉的正是傳說中鎮守北極的玄天上帝。

此神主掌北方,驅邪禳災,鎮壓一切陰魔鬼魅。

玄天上帝雖是虛危道的至高信仰,但虛危道本身隻是玄冥宗的一個分支,傳承的功法和科儀,更多的是供奉玄天上帝麾下的龜蛇二將。

對玄冥宗弟子而言,斬妖除魔乃是本分。

宗門典籍明言,越是誅殺妖邪,越能感召玄天上帝垂青,突破時便有諸般異象。玄冥宗各支,百年來皆以此聞名。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直到那天晚上,虛危道遭受了滅頂之災。

從那場災難之後,虛危道的龜蛇二將仿佛陷入了沉寂。曾經在無數次科儀祭祀中顯靈的神祇,如今不再回應任何的祈求。

就連道派的飛升祖師們,開壇之後也沒有任何反應。

靈虛子也遇到過同樣的事情,他幼時與一位小小的灶神之間的奇異聯係。

這位品階低微的灶神雖無大能,卻是靈虛子親眼見證神明存在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