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寧站在窗前,臉上掛著一絲抑製不住的笑意。
今日族中修士剿滅了融和山莊名下的一個秘密據點,收獲頗豐,甚至拿到了一本珍貴的築基功法落入手中。
王家三代苦心經營,從小吏做起,終於把持縣中大權。
尤其是他這一代,終於將王家推向了縣中勢力的。
王武寧深知,縣城雖小,卻是王家崛起的第一步,隻要掌控住這一方小天地,未來的前途便不可限量。
他回想著自己一步步爬上縣丞之位的曆程,不由得感慨萬千。
年少時,他便被送往府衙求學,家族傾儘全力培養他。
為了能夠當上縣丞,不知道族中付出了多少。
祖父的教誨,父輩的期許,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他。
正是這份期望,成了他不斷前進的動力。
“若是朝廷能夠複興,我便可借書院培養勢力,若朝廷不能複興,我也能效仿丘家,稱霸一方。”
他心中躊躇滿誌,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美景。
王武寧深知,若朝廷能夠重整河山,恢複秩序,那麼他便可以通過慕賢堂這條路,將縣中的才俊儘數收歸麾下。
書院中的弟子,未來或為官,或為將,都會成為他在朝廷中的耳目與力量。
而若朝廷無力回天,天下大亂,王武寧也早已做好了另一手準備。
可以效仿丘氏,逐步積累勢力,最終稱霸一方。
三代都等得了,再過個幾代家中隻要集中資源,培養一位築基,那王家便是真正的霸主,穩固三百年基業。
正當他沉浸在對未來的規劃中,一個身形佝僂的老者悄然走近,低聲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此人是融和山莊投降過來的修士,雖然實力不強,但卻掌握著山莊不少內部的秘密。
而這一次,這名修士帶來的消息,讓王武寧的眼中立刻閃過亮光。
王武寧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下令:“我親自帶隊,前往......”
在丘氏家族的偏遠分支宅邸內,幾家小家族的修士已經劍拔弩張。
雖然是分支宅邸,但這裡依舊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庭院內古木參天。
在靈堂內,幾家小家族的代表正圍繞著石台爭執不休。
石台上,靜靜懸浮著一個蔥青小葫蘆,表麵刻著人丁興旺四個字。
這葫蘆本身不是什麼珍貴的材質打造,製造者的手法卻很高明,使其暗合木德之中的瓊木一道。
春時萬物生長,樹木碧青,故為瓊木。此道主木氣舒發,生生不息。
此寶顯然能助後輩開慧,提升天資,故而被奉於靈堂之中。
對散修而言無甚用處,於大族而言亦嫌雞肋。
然而此處聚集的,皆是些未登修仙門檻的小族,不過是一村同姓供養得起一兩位煉氣修士罷了。
對這些小族而言,此物卻是傳承根本。若得此寶,族中後輩修煉資質必能更上層樓。…。。
“劉兄,這葫蘆我們看中了,還請你們讓步!”
趙元虎目光炯炯,手持大刀,聲音中夾雜著隱隱的威脅。
堂兄趙元豹站在後,他擁有煉氣一層的修為,儼然是此地修為最強者。
趙元豹麵色凝重,隨時準備出手。
劉家溝的劉震雲冷哼一聲,毫不示弱:
“話可不能這麼說!這法器我們劉家溝也是誌在必得,誰都知道這法器對於家族傳承有多重要。你憑什麼說這東西是你的?”
趙元虎臉色一沉:“憑什麼?憑我們有煉氣修士!”
話音未落,趙元虎和趙元豹便爆發了全身法力。
劉震雲也不甘示弱,幾個感竅境的後輩紛紛擺出戰鬥姿態。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忽然一聲洪亮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都住手!你們在乾什麼?”
眾人聞聲側目,但見門口已被一隊修士攔住,當先一人著官袍,正是縣丞王武寧。
身後幾位族中子弟,俱著甲胄,手持鋼弩大盾。
與這些小族修士粗製法器相較,王武寧一行裝備精良,氣勢凜然,令人不敢直視。
王武寧走到法陣前,冷冷掃視了一圈,語氣雖然溫和,但卻帶著不可置疑的威嚴:
“諸位,大家同為縣中百姓,何必為了一件法器鬨得如此不可開交?此地屬本縣管轄,任何爭鬥都應依律而行,切不可肆意妄為。”
趙元虎和劉震雲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尷尬,但他們不敢輕易反駁。
王武寧不僅是縣丞,背後還有強大的王家撐腰,再加上動用了府庫中的兵器,雙方已經沒有任何平衡可言。
也不知道王武寧從哪裡得到的消息,平時龜縮在縣衙裡,今天竟然來的這麼快。
劉震雲畢竟是老成持重之人,立刻抱拳行禮,語氣帶著幾分恭敬:
“王大人言之有理,我們幾家也隻是……一時爭執,未曾想驚動了大人。”
王武寧微微點頭,繼續說道:
“本官知曉諸位垂涎此物,然此物事關重大,豈能由爾等擅自定奪?依本官之見,當由縣衙暫管。待查明來曆,再作處置。若當真無主,自當依律公正分配,決不虧待諸位。“
他身後諸修士齊齊向前一步,氣勢凜然。
王武寧仍作公正之態,字字強調律法二字。
然這些人心知肚明,若葫蘆入了縣衙,那就姓王不姓丘了,再想染指怕是難了。
趙元虎不甘示弱,拱手道:
“大人,此葫蘆乃我等先得,還請大人網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