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彆曹操一行後,多數文武齊聚太守府,針對袁術僭越稱帝,曹昂旗幟鮮明的表態,如此南陽方麵就要做出調整。
太守府。
正堂。
曹昂坐於主位,掃視堂內所聚眾文武,此間氣氛的變化,曹昂是能感受到的,討袁一戰必然要做,很多人都知此事改變不了,但討袁一戰麵臨的困難與挑戰眾多,所以統一思想的決議很重要。
跟曹操言明各項主張,這是促成討袁一戰的關鍵,叫曹操對自己刮目相看,但這是屬宏觀戰略層麵的。
曹操離開宛縣趕回許都,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調整的部署有很多,想要將曹操麾下調動起來,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表態才行。
也恰恰是這樣,使得南陽方麵的壓力很大。
曹昂必須要承認一點,南陽北部諸地終究是新得,治理南陽才剛開始,投效曹操的這批文武,尚沒有經曆過這等嚴峻挑戰。
所以針對袁術的征討,南陽方麵是要出動大軍,要給袁術麾下一定壓力,要叫曹操麾下知曉此戰必須打,但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到南陽的安穩,確保南陽不會因這一戰,興盛之勢就此被打壓。
這就很考驗曹昂的智慧了。
“本想著就任南陽太守,就好好治理南陽,興盛南陽,讓南陽這處帝鄉所在,今後不再遭戰亂侵襲。”
在沉默許久後,曹昂撩撩袍袖,掃視堂內所聚文武,“不像袁公路這廝,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壽春僭越稱帝,此事要不管,那漢室威儀將蕩然無存,今後不知又有多少,會被野心蒙蔽雙眼,做這等天下共怒之事!”
“南陽作為帝鄉,在彆的事情上可不必理會,可唯獨在此事上,帝鄉就必須要有帝鄉的姿態才行,諸君以為呢?”
這話說的好!
滿寵、丁斐聽聞此言,無不露出驚喜之色,曹昂以帝鄉之名,表明在袁術僭越稱帝一事上,南陽不能置身事外,這使南陽的這幫文武,清楚的認識到形勢,討袁是大趨勢,有了這一鮮明立場,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公子說的沒錯!”
樂進率先表態道:“袁賊行此舉,與國賊無疑!倘若不討之,天下當怎樣看漢室?怎樣看天子?怎樣看主公?”
“討袁,帝鄉必須要表明態度。”
滿寵緊隨其後道:“調遣大軍出帝鄉,以討國賊袁術,是必然,但南陽方麵也必須要安穩好才行。”
“不錯。”
丁斐順著話道:“南陽有今日之安穩,是來之不易的,在討袁的前提下,南陽的種種不能受到影響。”
二人講這樣的話,就是說給董厥他們聽的,要叫這些人知道,他們講這樣的話,是站在南陽立場上的,但曹昂的主張也必須堅決執行。
“公子!末將請戰!”
“末將請戰!”
在此等形勢下,魏延、宗預、鄧展、呂常等將紛紛請戰,作為武將,他們能做的就是統兵打仗,至於南陽的種種,自有太守府諸曹掾史來考慮。
“針對討袁這一戰,某想好了。”
在一眾將校請戰後,曹昂直接表明態度:“某要親統大軍離宛討之,樂進所部為中軍,魏延為先鋒,宗預為後軍,鄧展、呂常等將率部參戰,此外從淯水大營抽調一批勇卒,出兵三萬討袁!”
“在某統兵離宛之際,滿君代某行太守事,舅父統宛縣城防,節製淯水大營,於禁、李典、史渙、甘寧等將分守各處,以確保在某離宛期間,南陽各處確保安穩,不會影響到太守府在南陽推行的諸策。”
軍隊方麵的調整,要率先明確下來,這樣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公子,這樣以來的話,您承受的壓力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