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清回屋後,李老頭跟著過來。
“明清,你快看看電視怎麼回事,哧哧喇喇,看不見人也聽不見聲音,不會是被我戳記壞了吧?”
“哪那麼容易壞,我給看看。”
側身一看,後麵的天線掉了。
“爹,是天線掉了。”
“那咋整,得去修嗎?”
“不用修,一按就安上了。”
聽到這話李老頭鬆了一口氣。
李老婆子道:“前兩天來上門收電費的,整個村裡咱們家用的電費最多,可把我心疼壞了,我看以後就隻聽收音機好了,省錢,除了看不見人是一樣的。”
“哪有有電視不看的,花不了幾個錢。”
“不僅我被嚇到了,就連村裡人都不好意思來看電視了。”
李老頭一想還真是這樣。
之前天還沒黑家裡就來不少人等著看電視。
這兩天倒是沒幾個人過來。
原來是這麼回事。
李明利笑著道:“娘,電費確實用不了多少。”
“話可不是這麼說,積少成多,閒著沒事嘮嘮嗑就行。”
“我們哥幾個給平攤電費。”
李老婆子更不樂意了。
電費還是能交的起的,隻是舍不得。
“你們自己掙錢自己留著,向東他們可是長大了,眼看著要說媳婦了。”
李明清聽見這話笑了笑。
太未雨綢繆了。
才多大啊。
張梨花道:“娘,我和明利正努力呢。今年明利的工資漲了不少,我的工資也漲了點。”
“真是好啊,我也想去端鐵飯碗。”
楊大丫一臉羨慕。
“正想和你說這個事,紡織廠招工,你和二弟妹去試試。”
“真的啊,大嫂,你可得好好教教我們。”
“這是自然,蠻簡單,一點也不費腦子,就是手藝活。”
李麗珠站在一旁樂嗬嗬的。
沒想到她還能有這機會。
今年秋收看來可以不用下地乾活了。
李老頭和李老婆子心裡不是一般的高興。
能當工人誰想在村裡下地。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候,牛棚的畢大叔和苗大嬸過來。
自從孔老和宋大叔被接回首都,他們在村裡的日子過的蠻不錯的。
起碼能在村裡隨意走動。
鄉親們也不像之前對他們避之不及。
“來,快進來坐。”
“不用,就是聽說你來了來和你說點事。”
“什麼事啊?”
李明清拿了兩個凳子出來問道。
“孔老前幾天來信了,說我們下個月要回去,你現在在縣城上班,不是天天能見著,特地來和你說一聲,這些年要不是你時不時的幫助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說這話就客氣了,家裡幾個孩子可是跟著你們學了不少。”
“也多虧了妞妞他們,要不然隻有我們兩個人也是閒著沒事,有這幾個孩子時不時的過來倒是熱鬨了不少。”
他們把妞妞和小宏小哲當親孫子孫女一樣疼。
妞妞端著脆棗出來。
“畢爺爺,苗奶奶,吃個大紅棗,可甜了。”
“那我們可得好好嘗嘗。”
“家裡還有不少,等會給你們裝一些帶走。”
“不用,嘗嘗就行了。”
李明清進屋給裝了小半袋。
空間裡的棗樹被沉甸甸的紅棗壓彎了枝。
他摘了一大筐子放在家裡。
李老婆子正在裝袋。
畢大叔道:“不管什麼你帶來的東西味道總是最好的,看看這水靈靈的大紅棗,一看就甜滋滋的。”
“是啊,在村裡吃了不少好東西。”
以前他們在首都也算有頭有臉,但吃的可沒李明清帶來的好。
真要是回去可得饞在村裡的這一口。
李明清笑著道:“到時候要是想吃就寫信,給郵寄過去。”
“瞧你這話說的,那也應該我們給你郵寄。”
這麼長時間哪能時時占便宜。
他們可是受了你家不少照顧。
兩人坐了半個小時就打算走,得回去喂牛。
過兩天秋收牛可是主力軍。
出門的時候正巧碰見周京立拿著背著柴火路過。
他一看見苗大嬸和畢大叔笑著道:“來李家串門嗎?”
“對,這是去後山撿柴了?”
“過兩天就要忙起來,多撿些柴火好做飯。”
李明清聽著周京立說話。
一段時間不見怎麼這麼好說話。
以前他可是懟天懟地,看誰都不順眼。
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叔,嬸,等回去以後可彆忘了我啊,要是有關於知青方麵的消息可彆忘了我和說。”
“這事我們還真說不準。”
“沒事,要是有消息彆忘了給我捎個信。”
苗大嬸場麵話道:“到時候再看。”
“好嘞,那我先走了。”
周京立說完擔著柴火走了。
李明清聯係前因後果就知道為啥周京立這麼好說話了。
肯定是知道苗大嬸他們要回首都才來搭話。
以前沒見他和牛棚的人說過話,甚至說起牛棚的人還格外的嫌棄。
現在有事求人倒是說的怪好。
苗大嬸歎氣,“周知青自從知道我們要走,就時不時的來牛棚說說話,順帶問問我們回首都以後的事。”
“看來他是想回城想瘋了,還得個三四年。”
他無意中的一句話,畢大叔聽進去了。
畢竟之前李明清說過他們能重新回城,這不就恰好回去了。
看來還有三四年知青真的能回去。
隻不過這事他是不會和彆人說的。
萬一被有心人知道可能要亂套。
說不定李明清隻是碰巧碰上而已。
兩人離開後,周京立又過來了。
一起過來的還有於懷智。
兩人是在半道上碰到的。
“明清,苗大嬸他們呢?”
周京立問道。
“回去了,有事直接去牛棚找他們吧。”
“真是沒想到啊,明清,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有這一天,所以才和牛棚的人搞好關係,他們都回首都對你的好處可不是一點半點。”
於懷智覺得他這話說的可太奇怪了。
“看你這話說的,這事怎麼可能知道。看看周圍幾個村,根本沒人走,我們村正湊巧。”
“那誰知道,說不定李明清早知道,他可是隔三差五就去一趟首都。”
李明清聽了他的話笑了笑。
這事他確實知道。
隻不過當時隻是覺得牛棚的幾個人蠻可憐,可沒想著以後能占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