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智,你看他樂的,肯定早就知道。沒想到你這麼有城府,早知道有這麼好的事卻瞞著大家夥,可真有你的。”
周京立越說越急,這麼大的事他竟然不知道。
又看了看一旁的於懷智。
他卻什麼反應也沒有。
“你急什麼,我又不會算命,還能知道這事。”
“看你這氣定神閒的樣兒,肯定知道。”
李明清沒再搭理他。
而是問道:“懷智,過來有事啊?”
“沒什麼事,就是我娘來信說上次在你這裡買的藥丸吃完了,想再買幾盒。”
“行,家裡有現成的。”
周京立道:“也給我來幾盒。”
“來幾盒?先給錢。”
他不可置信的看了看於懷智。
“你要給錢?你們關係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要給錢?”
“一碼事歸一碼事,哪能不給錢。”
“我還以為不要錢,要錢那我就不要了。”
於懷智道:“你可以給家裡人買兩盒試試,老人吃了身體好。”
“我可沒這閒錢。”
周京立說完站在那裡等著看究竟是什麼藥。
怕是弄的麵丸子騙人用的。
李明清拿著四盒藥出來。
“這是四個月的量。”
“好,本來還想去縣城找你,沒想到今天你正好回來,真是趕巧了。”
於懷智說完從兜裡拿出錢遞給他。
周京立看著錢道:“這麼貴!你怕是被坑了。聽說過殺熟嗎?明清,你這樣就太不地道了。”
“明清不是那樣的人,這藥是真的管用。”
“我看是騙人的。”
“真當自己是火眼金睛?”
“你這個人我還能不知道嗎,不是好人。”
他說完之後大大咧咧的走了。
於懷智知道周京立的脾氣也沒說什麼。
以前見到他恨不能刺兩句,能好好說兩句話真是不容易。
周京立可是村裡出了名的。
提起他村裡和周圍幾個村就沒有不知道的。
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裡。
但是下午就有人在村裡說李明清賣假藥。
根本不用猜,一想就知道是周京立說的。
除了他沒彆人。
“這話可不能亂說,明清的醫術和人品我們是知道的,根本不會做這樣的事。”
“是啊,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
“不會是真的吧?”
“我覺得不可能,明清是我們從小看著長大的,老李家這幾個孩子都沒得說。”
趙桂英和王麻子對視一眼。
他們剛剛看見周知青說的起勁。
不過這和他們沒關係,就不多管閒事了。
徐老婆子不樂意的道:“瞎說八道,說這話的人真是喪良心。趙桂英,你們可都聽到了,我可是幫老李家說好話了。”
“你這人真搞笑,巴結到這份上了。”
張翠花嘲笑道。
“你還說我,看看你自己,可比我能巴結多了。問問村裡人,誰不巴結老李家。”
村長道:“行了,都少說兩句,彆讓人聽了笑話。”
“一個村裡誰不知道誰啊,都彆揭短。”
下午。
李明清和孫佳雪去自留地收花生。
自留地裡的花生種的早,已經開始落葉了。
現在收正好。
剛到自留地半個小時就見吳立強過來。
“哎呦,今兒個是什麼日子啊,你們倆竟然下地乾活。你們細皮嫩肉的可不適合乾這活。讓你爹娘乾就行,用不著你們插手。”
“彆說我們了,你這花生還不到收的時候,怎麼不讓再長長?”
“來刨兩顆回家煮著吃。”
他們難得能好好說兩句。
這兩年吳立強的脾氣倒是收斂了不少。
吳小寶長大了,長得越來越像劉香。
還真是兒子隨娘。
不知道吳立強天天看著吳小寶是什麼心理活動。
吳立強看著李明清薅出來的花生,又看了看自家的。
一看就能看出來。
明明是一樣的花生種,怎麼會差這麼多。
“你家花生個頭怎麼這麼大?”
“種的比你家早,再等兩個星期應該差不多。”
“不可能,就兩星期再長還能長到哪裡去,我都懷疑是不是你弄了好的糧種沒給村裡人而是自己偷偷種了。”
他越說越不著調。
“嗬嗬,可能是你沒施肥。”
“施肥?那確實沒施肥,春種的時候累死累活的哪有力氣施肥,劃拉劃拉種上就行。”
李明清道:“種了這麼多年地這還能糊弄嗎?秋收時候可就看出來了。”
“哎,不跟你說了,先走了。”
吳家父子倆拎著背簍走了。
“明清哥,看來我們這自留地娘給施了不少肥,長得確實好,光看葉子就能看的出來。”
“看看大哥他們家的長得也不錯。”
小宏和小哲一人拿著一個小鐵耙子過來。
“爸爸,媽媽,我們來撬花生。”
“來,正好你們來乾活。”
小孩就是愛扒拉土。
彆看年紀小,但力氣可一點也不小。
一點也不覺得累。
乾起活來麻利的不得了。
並沒有把這當成活而是好玩的東西。
“你倆小心點,彆把衣服上沾上泥,這可是今早晨穿的新衣服。”
“媽媽,臟了我們自己洗。”
“真是長本事了,還能自己洗,你們可沒洗過。”
“我們去河邊的時候見到好多小孩在洗衣服,我們也洗過,可好玩了。”
聽到這話李明清笑著道:“那行,以後我們的衣服就交給你們洗怎麼樣?”
“好啊,我們倆洗的乾乾淨淨。”
孫佳雪看著兄弟倆當真的樣子笑了笑。
“一眨眼的功夫兩個孩子就長大了,能給我們洗衣服了呢。”
“怪不得人都爭著搶著生孩子,這不就用上了。”
李明清調侃道。
看看村裡鄉親們,一個賽一個的能生。
特彆多的人家都是四五個孩子。
跟刮彩票似的,萬一有一個出息了呢。
他自己就是個例子。
老李家的孩子雖然隻有他出人頭地,但這一大家子過得越來越好。
看了就沒有不羨慕的。
看著老李家過得這麼好,他們更加鉚足了勁的多生,矬子裡麵拔將軍。
看看李老婆子生了四個孩子不就賺了嘛。
李明清一個人把三兄弟都帶出村,端上鐵飯碗,吃上國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