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太空港和擺渡飛船(1 / 2)

“雷神!”

“沒錯,我給它的代號是——雷神!”

“它將會像是一道雷霆,掃蕩世間一切魑魅魍魎!”

本來晨曦航天的這批航天飛船設計師就比較年輕,林晨的這番話無疑再次點燃了他們的中二精神。

“掃蕩世間一切魑魅魍魎!”

“乾翻美帝!”

“華夏萬歲!”

……

聽著台下此起彼伏的口號,林晨也有些興奮:

“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個初稿,接下來你們需要根據李總工提供的技術參數對其進行再次修改。”

“從明天開始我也將會和你們一同設計。”

“我希望,在這個月底我們能拿出一個讓國防部滿意的設計!”

其實對於‘雷神’的武器係統,林晨不是很滿意。

受限於技術的原因,‘雷神’戰艦的武器隻能說中規中矩。

林晨理想中的武器是能量武器,而不是這種火藥武器。

隻是現在沒有相關的技術儲備,臨時研發又來不及,而且‘雷神’確實有點小了。

隻能就此作罷。

不過由於其在太空上,平時飛行速度高達8公裡每秒。

一旦真正作戰,它的兩台推進器可以讓它的飛行速度更快,所以地球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武器能威脅到它。

整體來說,這些武器裝備暫時對華夏來說夠用。

等到下一代戰艦,林晨準備把能量武器和電磁武器都搬上戰艦。

不過這對戰艦的體型要求就比較大了,最少也要5000噸起步。

能量武器多,意味著對能量的需求也大,如今的第一代‘冰鳳凰’半固態電池肯定不夠用。

隻能使用能量密度突破到800-1000wh\/KG的全固態電池。

當然如果是核聚變反應堆更好了。

不過按照林晨的規劃,2016年建成第一座商用核聚變反應堆。

而想要把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最少還需要兩年。

即便是小型化的核聚變反應堆也不是5000噸的‘小’戰艦能容下的,最少需要8萬噸以上的戰艦。

而5年內,按照現在技術進步的速度,想造8萬噸的太空巨艦,基本上沒啥可能。

彆說5年了,10年的可能性都不大。

畢竟造戰艦不是拚積木,今天拚個幾百噸,明天弄個上千噸。

8萬噸的大家夥和1000多噸的小戰艦的技術難度可不是一個級彆的。

特彆是戰艦,為了艦體的強度,很多零部件需要一體化鍛造。

這樣就需要專業的大型船塢。

除了船塢外,還有相關的產業工人、配套工廠等。

所以未來十年內,華夏主要還是以萬噸級以內的太空戰艦為主。

話說回來,如果到2024年華夏能服役個幾十上百艘幾千噸重的太空戰艦,那在地球上也無敵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