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造8萬、10萬噸級的意義不大。
除非華夏準備遠征外星係。
不過這個事情也不太可能,光一個太陽係沒有幾十上百年都探索不完,遠征外星係是有多想不開?
等‘雷神’戰艦服役後,自己就能安下心搞生物科技了。
不說彆的,在太空時代,就人類這百十年的壽命,肯定走不出太陽係。
為了不駭人聽聞,林晨準備花個十年,給人類壽命延長個兩三百年,順便再解決癌症的問題。
反正林晨自認還算年輕,就算是10年後自己也不過才32歲,完全不急!
不過從明年開始,自己就能輕鬆很多,量子計算機搭配上人工智能,隻要自己願意,甚至能掀起一場智械天災。
談論完‘雷神’戰艦的設計後,林晨再次換了一張圖片。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內我們的航天器會越來越多,這些航天器不但包括炎黃號飛船,還包括往來地月之間的擺渡飛船、太空采礦船,甚至軍艦!”
“所以我們急需一個大型太空港口。”
“這個港口不但能為飛船進行維護保養,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物資中轉站、飛船能源補充站。”
“未來我們大力開發月球,離不開這樣的太空港!”
“甚至,我們不但要在地球軌道建,還要在月球軌道建這樣的太空港口!”
“這張圖隻是我的一個構想,具體需要怎麼設計,就交給你們了。”
“不過我有幾點要求和你們說下,太空港的長度不能低於500米,可以容納最少15艘‘雷神’那麼大的飛船同時停靠,並且要為未來預留出足夠的可拓展空間。”
“最晚,2016年上半年要投入使用!”
太空港相對戰艦來說就簡單了很多,不需要動力、武器係統,不需要太高的艦體強度,完全可以由一個個模塊拚湊,就像是拚積木。
雖然有些技術難度,但是相對戰艦來說要簡單很多。
林晨之所以不直接給出設計圖,就是想鍛煉下他們。
不然事事都靠他,以後還不給累死。
“沒問題!”
看著猶如科幻電影中一樣的太空港,現場設計員們鬥誌昂揚。
能親手設計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座太空港,想想都激動!
“既然太空港沒問題,這個對你們來說就更沒問題了。”
林晨說著,投影幕布上出現了一個方方正正的鐵盒子。
“這就是我們曾提過的地月擺渡飛船,它不需要多大的動力係統,全部采用離子推進器推動,主要往返地球和月球軌道之間……”
雖然現在晨曦航天同樣沒有大推力離子推進器,不過小推力的離子推進器倒有。
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它的推力有22牛,這個推力看似很小,但是在太空用完全夠用。
太空又沒阻力和重力,隻要有力的施加,就能推動飛船移動。
像這種幾百噸的鐵皮盒子,安裝個四五台離子推進器,就能讓飛船跑的飛快。
而且這種飛船還都是無人控製的,也不需要維生係統,無非就是鐵皮盒子加上推進器,再安裝一組電池就行。
額,當然,飛控係統還是要有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種飛船也沒什麼技術難度。
果然,林晨的話音剛落,會議室內的眾人同樣信心滿滿的表示沒問題。
甚至有人拍著胸口保證3個月以內就能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