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王妃之死7(2 / 2)

藏錦 駱伽 2539 字 5天前

在來西北的路上,李嘉世和李卿明兄弟曾提出一個方案:由李卿明率先到達定西郡,在民間微服暗訪關於孟遠川和西林王的事情。卿明去時,身邊有四名侍衛跟隨,他們負責來往信件傳遞兼保護卿明的安全。

李嘉世向夢明山吐露當時的情況:“卿明到達定西郡後,化名竇天譽,與高瞻等幾個衛士在民間尋訪了好幾日,並沒有什麼大的結果。後來衛士來報,說卿明決定臥底去查九思營,要求衛士不要跟著他。而後就自去充兵入伍。衛士難以跟蹤嘉明的具體情況,隻得回來。卿明自去,就再無音信。今日,有人將這封信送到州裡去,寄給了高瞻。也許三弟不知道我搬到了西林大院,故而隻得寄到州裡。這信寫得奇怪,來得也奇怪,我總覺得不安。”

孟明山寬慰李嘉世道:“既然是入伍,自然在軍中隨意逃出。明日我速速去找孟興探聽探聽。三殿下那樣聰明,不會有事的。”

李嘉世憂心忡忡:“我比你更早想到。卿明臥底時,明說是去查九思營貪墨的問題。現在大張旗鼓去找人,簡直就是明擺著去觸人家的逆鱗。何況這封信,我看過字跡,確是三弟所寫無疑。問題是,他要表達什麼?”

孟明山尬著手,不知說什麼。

想了一陣,李嘉世瞅著孟明山,問:“你可也寫家書嗎?”

孟明山盯著房梁想了一陣,低頭道:“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我寫家書給誰呀。”

李嘉世自知失言。孟明山是孟家最小的孩子,姨娘生的庶子。出生沒多久之後,爹娘都沒了,孟皇後看著他長大。他上哪去寫家書。

“為什麼問家書?”孟明山轉過話題。

李嘉世道:“我總覺得,最後這一封信裡,三弟要說些什麼,可我總也想不通。我需要一個人來幫我看看,一個懂得寫家書的人。”

孟明山想了一陣,舉薦了一個人選:“宋掌事是開州人,少小離家,選侍在皇後娘娘身邊。何不問問她呢?”

李嘉世猶豫。

孟明山知道,宋掌事曾是皇後娘娘為李嘉世挑選的王妃備選之一,是皇後娘娘培養了多年的心腹之人。後來王妃人選落定,皇後娘娘又指派宋掌事來王府做女官,權利頗大。李嘉世不肯她插手太多事,故而秘密事總拒宋掌事千裡之外。

她是侍奉他最近的人,但卻也是離他心最遠的人。

身邊無可用之人,李嘉世也很寂寞。想到這裡,他倒是願意賭一賭。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就是他母親知道了橫插一腿罷了,母子兩個,能算什麼大事。

宋掌事被喚到內殿,聽聞了此事,又拿過那信細細讀罷,低頭說道:“尋常孩子寫家書,或是報喜或是報憂。可三殿下這信中,無一絲喜也無一絲憂,讀了隻覺是在應付了事,仿佛有人非要他寫似的。”

孟明山聽了,連連點頭:“我說是哪裡不對勁!這信很不像是三弟的口吻,懶洋洋倒很像個紈絝公子來討錢花。”

宋嵐煙將這信紙放在燈下,對李嘉世道:“我認為,三殿下並非是討錢花。他離開時,身上帶著的銀票還是自開州發出的。開州的銀票,有一百兩、二百兩、五百兩之分。如今,無論是一百兩還是二百兩,那銀票都不是小錢,定西地方不大,錢莊非常有限。他說花了去,那麼,不管是銀票給了人,或是他自己兌了去花,一定是要去錢莊。我們隻要去錢莊問詢,必然是一個突破口。”

李嘉世喜不自勝,又來拍嵐煙的肩膀:“好一個女侍郎啊!可比我十個大將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