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正如諸位大人所言,隻會成為彆的大國砧板上的魚肉。”
“在兒臣看來,對大國來說,富國強兵和注重民生,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何意?”皇帝沉聲問道。
秦寧想了想,道:“國,就相當於一個人,而百姓,就相當於四肢百骸和頸骨血肉,一個人的強大,代表在身體的每一部分,而身體的每一部分,也需要人給他提供養分。”
“若為政者為了百姓的安樂不顧國家的強大,隻會將自己的國家養成一頭待宰的羔羊,隨時被人宰殺,生活在國土上的百姓,也終究會成為羊羔肉被列強分食。”
“若為政者為了國家,將百姓當做豬狗,百姓也不會擁戴他,逃離本國。”
甘祖茂苦笑一聲,道:“富民和強國同時存在,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何其艱難?”
張祿點頭附和道:“是啊,此二者對任何國家來說,都隻能選擇其一啊。”
秦寧笑了笑,沒有解釋。
這種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來就沒有標準的答案。
畢竟,這是一種狀態。
要達到這種狀態,還需要一些具體的舉措。
再者,大國和小國在天下局勢中的地位不同,選擇也不同。小國可以以一定的地理位置或者優勢資源暫時活的很好,但大國,傾向於安定,忘記圖霸,就會逐漸的被其他大國分化,乃至吞並。
皇帝輕輕點頭,沒有發表言論繼續問道:“關於第四條呢?鹽鐵銀銅國營,你可曾想過後果?”
“是啊王爺,鹽鐵銅銀之前本是國營的,可後來因為諸多不便,才改為私營。”甘祖茂道。
“有何不便?”秦寧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在他看來,在封建古代,不將鹽鐵銅銀國營,就是愚蠢。
甘祖茂道:“粗略看來,有三大弊端。”
“第一,朝廷對鹽鐵的國營製度造成絕對壟斷,價格昂貴、質量低劣,強買強賣,存在重大弊端。”
“第二,強行收購糧食,建立儲備,造成官商勾結,物價沸騰,目間經濟蕭條,隻會與民爭利。”
“第三,對經濟的全麵管控,形成了大批以國營為名、攫取私利權貴貪腐勢。”
“甘相所言極是。”張祿也道:“正因為如此,如今天下列國,包括齊荊,都采取鹽鐵銅銀私營的辦法。”
皇帝沒有發言,而是看向秦寧。
對於這個問題,秦寧早有準備。
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著名的桑弘羊之問。
桑弘羊之問,全部有三條。
第一問。
“國家運轉需要的財政開支,光靠農業稅根本不夠。如果不執行政府專營製度,帝國如何得以維持?”
第二問。
“一旦遇到戰爭、天災等急需的額外開支,國庫空空如也,勢必激發民變,不與民爭利,錢從哪裡來?”
第三問。
“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財源、資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壓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勢力膨脹起兵造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