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輝煌成就,讓曆(1 / 2)

漢武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劉據遲疑片刻,還是忍不住開口勸說道:

“父皇,其實也未必就是咱們大漢的子嗣,畢竟千古大帝一共有四位呢。”

漢武帝聞言,臉色稍微緩和一點。

便在此時,一條彈幕飄過。

【宋太祖趙匡胤:諸位,很不好意思,這一次你們看不到朕和大宋的笑話了。】

【明太祖朱元璋:老趙啊,你大宋沒有千古大帝,是你驕傲的理由嗎?】

【宋太祖趙匡胤:朱元璋,我勸你說話彆太過分!】

【光武帝劉秀:諸位覺得接下來盤點的會是哪個朝代的?朕覺得應該會有新的朝代出現了。】

【秦始皇嬴政:朕的大秦二世而亡,可沒有什麼曾孫,問劉邦去。】

【漢高祖劉邦:老贏,朕的曾孫就是千古大帝!哈哈哈,沒想到吧?】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用力拍了一下桌子,讓桌案上的竹簡一陣亂跳。

“來人,傳旨下去,申斥一番亭長劉邦!”

【漢武帝劉徹:曾祖,朕確實是千古大帝,但朕也說不好接下來盤點的會不會是朕的曾孫,您先彆太得意,免得等會打臉。】

【漢高祖劉邦:無所謂的,你的曾孫丟的是你的臉,朕的曾孫反正是給朕爭光了,哈哈哈。】

漢武帝看到這條彈幕,不由哭笑不得。

“都說曾祖不拘小節,如今看來還真是……”

站在漢武帝身旁的群臣,也不由啼笑皆非。

【光武帝劉秀:武帝祖宗不必緊張,您的曾孫是漢宣帝,大漢曆史上至少前五的明君。】

漢武帝長出一口氣,撫須而笑。

“甚好,看來這一次的盤點,應該不是大漢。”

群臣也鬆了一口氣,紛紛開口。

“大漢現在還保持著零敗家子的記錄呢,必須要保持下去。”

“就是就是,咱們大漢如此強悍,就不可能出什麼敗家子嘛。”

“其他王朝,怎麼能和大漢相提並論?”

漢武帝臉上的表情,越發愉快了。

他心中突然一動,發送了一條彈幕。

【漢武帝劉徹:千古四帝,既然不是朕和始皇帝的曾孫,那就隻能是唐太宗或者明太祖了吧?】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這條彈幕,頓時心中一緊。

“混賬,難道大明又要三度上榜?”

大明群臣也傻眼了。

不是,咱們大明這麼多敗家子的嗎?

突然,朱棣一拍大腿,笑道:

“父皇您忘了麼,您曾孫是朱瞻基啊!”

“朱瞻基那小子開創了仁宣之治,不可能上榜的。”

“更何況,之前盤點朱祁鎮的視頻裡,也沒說朱瞻基那小子在位的時候大明發生過什麼大規模的叛亂!”

朱元璋這才回過神來,露出笑容。

“對啊,是瞻基那個臭小子,真是嚇朕一跳!”

大明群臣之中,許多人不由自主地拍了拍胸口。

這要是來一個盤點二連大明,彆說是皇帝朱元璋臉上無光,咱們這些大明的臣子哪個心裡也舒服不起來啊。

臣子的後代,不也一樣要給老朱家皇族打工?

誰也不希望自家後代碰上昏君敗家子啊。

朱高熾欣喜之餘,突然明白了什麼。

“既然千古四帝之中的三個都不是,那就隻能是……”

大明群臣異口同聲。

“是他!”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坐在龍椅上,表情極為難看。

在場貞觀群臣麵麵相覷。

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漢武帝,更不是明太祖。

排除了千古四帝之中其他所有可能,剩下的就隻能是……

唐太宗李世民!

“竟然是朕的曾孫……”

李世民喃喃自語,心亂如麻。

太子李承乾忍不住開口道:

“剛剛視頻裡說,大唐經曆了一次類似王莽篡漢的災難?”

這句話讓大唐君臣的心又是一沉。

改朝換代,那都是要死人的。

這豈不是說,在場許多人的子孫後代,甚至是本人,都要經曆這種劫難?

房玄齡澀聲道:

“除了王莽篡漢之外,短暫複興之後就是史無前例的大亂?”

眾人表情更加難看。

史無前例的大亂,這怎麼聽,怎麼像是隋末那種。

大唐才開國多少年啊!

怎麼就亂到這種地步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強行鎮定心情,緩緩道:

“不著急,先看下去。”

“反正就算出了什麼事情,咱們這條時間線都來得及彌補。”

群臣聞言,也是安心不少,將目光聚焦在金幕上。

而在另外一條同樣屬於大唐的時間線上,李淵同樣也是聚精會神帶著一群大臣觀看。

一聲聲驚歎。

“不會吧,這麼大的亂子?”

“堪比亡國了呀。”

“大唐難道這麼多災多難?”

李建成驀然激動起來,下意識地看向某個位置。

那裡有兩個座位空蕩蕩的。

一個是齊王李元吉,正被李淵禁足。

一個是秦王李世民,中毒在家修養。

這讓李建成瞬間有一種剛想出拳,對手卻已經隱身的無力感。

李建成定了定神,立刻朝著封德彝看了一眼。

封德彝見狀,心中也開始盤算。

封德彝本來是中立,但這個人很精,暗中和李世民說我站秦王這邊,表麵我偏太子。

實際上呢?封德彝還是偏向李建成。

現在有了裴寂倒向李世民之後,封德彝壓力也大了,不敢直接幫李建成說話。

於是封德彝開口道:

“陛下,看來這大唐的禍事真要來了,陛下得早做準備啊。”

李淵麵沉似水。

本以為世民是千古一帝,給了他皇位,大唐一切都能好。

可現在這個情況,難道說世民也不行?

李淵頓時糾結無比。

這皇位,究竟給誰,對大唐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這個人,便是唐玄宗李隆基!】

話音落下,一名頭戴皇冠的大唐皇帝,出現在畫麵中。

看著這張臉,無論是唐初世界的李淵,還是貞觀世界的李世民,都覺得很熟悉。

確實是李氏皇族的後代,沒啥毛病。

【要說到唐玄宗李隆基,就得先從他的曾祖父李世民說起。】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掉李建成、李元吉,逼迫李淵禪位,即便他逼迫史官修改了史書進行美化,但李世民心知肚明,這種行為必然會遭來後人的唾棄。】

【為了挽救風評,也為了實現報複,李世民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

【在李世民繼位初期,大唐的版圖其實相當弱小。】

話音落下,視頻之中出現了一張地圖。

看著這張地圖,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議論紛紛。

秦始皇咦了一聲,有些不太爽。

“這李世民剛剛繼位的時候,版圖都比朕的大秦要更大了?”

從地圖上來看,貞觀初年的唐朝,比起大秦來說要多了一個河西走廊,以及南邊的交趾。

扶蘇忙道:

“父皇彆著急,您看這大唐不是還少了遼東半島,以及五原郡九原郡那一塊,還有河套地區也被一個叫梁師都的家夥給占據呢。”

“咱們大秦現在也擊潰了冒頓,大半個漠南草原都是大秦的了,疆域之廣比起這個大唐還是要更強。”

秦始皇哼了一聲,依舊有些不太高興。

“但這李世民還是會繼續擴張的,否則他怎麼配成為千古四帝?”

“若是再繼續擴張下去的話,大秦就要被他甩在身後了。”

“來人啊,給朕傳旨意去嶺南,讓趙佗做好繼續攻伐交趾的準備!”

秦始皇當初攻伐嶺南的主將是任囂,任囂死後由趙佗負責如今的嶺南大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