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聞言,乾笑一聲。
“父皇啊,兒臣死得早,沒來得及教育這些孫子,讓父皇見笑了。”
李淵嗯了一聲,淡淡道:
“若是不殺掉兩個親兄弟,沒有那麼多心病,應該還能活得久一些。”
李世民額頭一滴冷汗冒出。
不是,父皇你一定要這麼聊天嗎?
李建成的視線已經掃過來了。
不用想也知道,李建成目光中充滿了怨氣!
最讓李建成憤怒的一點是,李淵明明知道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卻一直沒有懲治李世民!
李建成忍不住也冷笑一聲,道:
“踩著兄弟的屍骨上路,也難怪後代自相殘殺了,對吧?”
“二弟啊,本宮和四弟的人血饅頭,你吃得開心吧?”
李世民:“……”
他其實很想當場回一句,吃得真過癮呐!
但李世民不敢。
老爹李淵還在這裡呢,大唐群臣都看著呢。
說出這種話,那李世民的風評瞬間就要掉到地底下去了。
李世民乾笑一聲,突然靈機一動,翻起白眼。
“呃呃,有點不舒服,呃呃……”
李淵見狀大驚。
“禦醫,快找禦醫!”
頓時,宮殿之中一片混亂。
貞觀世界之中,皇位上的李世民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都是朕做的孽啊。”
剛剛金幕之中的那番話,刺痛了李世民的內心。
看著自己的後代們爭權奪利,自相殘殺,李世民說不心疼是假的。
這些視頻之中的人物們,他們的身上都流淌著李世民的血脈!
殺掉親兄弟,李世民確實心中有愧,但坦白說,這愧疚不算多。
可看著這些自己的後代們如此作為,李世民卻痛得無法呼吸。
聽著李世民的歎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表情都有些複雜。
尤其是李治。
畢竟,如今視頻之中爭權的兩名主角,男主李隆基是李治的孫子,女主太平公主是李治的小女兒。
而皇帝李旦,同樣也是李治的兒子!
李世民的目光適時地投到了李治身上,淡淡道:
“為善,你怎麼想?”
李治低下頭,羞愧道:
“是兒臣沒有教育好孩子,沒有管束好後宮,兒臣對不起大唐和父皇。”
李世民嗬嗬一笑,道:
“就幾句不痛不癢的道歉便完了?”
李治頭頂的冷汗一下子就流下來了。
道歉還不行,那要怎麼樣?
難道要李治償命?
便在此時,李泰感覺找到了機會,沉聲開口道:
“父皇,兒臣覺得,九弟這個皇帝當的很不合格啊!”
“但凡他能做得好一點,大唐又怎麼可能會出現武媚娘篡位這種千古醜事!”
李泰也是豁出去了。
他也知道,這種時候跳出來說李治的壞話,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但不拚不行!
李承乾是太子,李治是曆史上的皇帝。
隻有李泰,啥也不是。
他必須要為了將來繼承皇位的希望做出努力,哪怕再微小的希望也不放過。
李泰話音落下,李承乾頓時有些遲疑。
要不要落井下石?
很快,李承乾也下定了決心,開口道:
“四弟這話就不對了,風疾乃是咱們大唐皇族固有的頑疾,遺傳的東西怎麼能怪九弟?”
“九弟不管怎麼樣,起碼也為大唐打下了前無古人的疆域。”
“你呢?你除了隻會說這些沒有屁用的風涼話,還會做什麼?”
李泰聞言不由吃驚,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著李承乾。
這大哥莫不是失心瘋了?
李治可是奪走了你的皇位!
李承乾毫不示弱,冷笑地看著李泰。
我是瘸了,但又不瞎,怎麼可能不知道九弟最後得到皇位?
但,那又如何?
就算便宜了九弟,本宮也不可能讓皇位落在你李泰的手裡。
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你李泰永遠都彆想登基!
李泰品出李承乾目光之中的意思,不由默然,搖了搖頭。
這大哥,大抵是真的瘋了。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將這一切儘收眼底,表情變得越發黯然。
這些孩子們,都已經看盤點到現在了,怎麼就沒有吸取一點教訓呢?
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明爭暗鬥?
難道,這就是上天給朕的報應嗎?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重登皇位兩年之後,皇帝李旦驚恐地發現,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之間的鬥爭不但沒有因為時間消逝而平和,反而越發激烈。】
【任憑李旦如何儘力居中調和,兩人之間的仇恨日益增長。】
【心灰意冷之下,李旦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金幕畫麵之中,皇帝李旦和太平公主相對而坐。
李旦用祈求的語氣開口。
“妹子,你就不能好好和隆基相處嗎?”
“你們都是朕的至親,朕真的不想事情變成這種樣子啊!”
太平公主麵無表情地回答。
“皇兄,不是臣妹不想和隆基好好相處,是他一直想要除掉臣妹,獨掌朝政!”
“哼,隻不過是區區一個太子,就想要架空皇兄?”
“臣妹就是看不過他這一點!”
聽著太平公主氣憤的話語,李旦不由默然。
李旦心知肚明,在雙方之間,勢力更強的一直都是太平公主,一直主動出擊的也是太平公主。
李隆基可從來沒有攔住宰相們,要求宰相們廢黜太平公主的一切權力,將太平公主打入冷宮!
看著表麵無辜實則咄咄逼人的妹妹,李旦長歎一口氣,道:
“妹子,朕累了。朕打算退位,讓隆基登基成為大唐皇帝,如何?”
聽到這裡,曆朝曆代正在觀看金幕的皇帝們,都吃了一驚。
秦始皇忍不住咦了一聲。
“這李旦,是想要效仿趙主父故事?”
趙主父,指的是幾十年前“胡服騎射”,率領趙國強大起來的趙武靈王。
扶蘇啞然片刻,道:
“趙主父的下場可不好啊。”
趙武靈王立的第一個太子,是第一位王後韓氏所生。
韓氏死後,趙武靈王又將另外一名女子吳氏立為王後,並廢掉趙章的太子之位,讓吳氏所生的長子趙何當了太子。
趙章當然不甘心好好的太子就這麼沒了,於是一直跟趙何明爭暗鬥。
為了調節兩兄弟之間的關係,趙武靈王乾脆將趙王的位置交給趙何,自己當了太上王,自稱“主父”,即“君主之父”。
雖然傳位了,但趙武靈王依舊以“主父”之名掌控朝政,所謂的趙王趙何,實際上和太子時代沒有任何差彆。
趙章見狀,並未因此而平息對王位的渴望。
趁著趙武靈王滅亡中山前往沙丘宮飲宴時,趙章率軍襲擊時任趙王趙何,想要殺死趙何,迫使趙武靈王承認既定事實,傳位給趙章。
然而年輕的趙何指揮若定,反殺了趙章,掌控了大局。
趙何掌控大局之後,在大臣們的提醒下,開始懷疑“趙章殺寡人,難道是主父的指使”?
趙何一不做二不休,派兵將沙丘宮圍困了一百天,活活將親爹趙武靈王餓死在裡麵。
趙武靈王和趙章死後,趙何終於成為了大權獨攬的趙國國君,隨後他也帶趙國開創了一大盛世,死後被史書稱為“趙惠文王”。
如今秦始皇一提到趙主父,扶蘇自然就想起了這對父子的故事。
秦始皇嗬嗬一笑,淡然道:
“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李旦若是真用了這個辦法,對解決事情沒有任何幫助!”
“看著吧,這大唐還會有更多的好戲上演的!”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李旦,怎麼如此天真?”
“他不會真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兒子和妹妹之間的矛盾了吧?”
大漢群臣也是連連搖頭。
蕭何道:
“李旦的母親武則天,連皇帝都能隨意廢立,李旦本人都被廢過一次。”
“就算李隆基坐上了皇位又能如何?太平公主取勝之後,廢掉李隆基也就是了。”
曹參嗯了一聲,道:
“真讓位給李隆基,反而會更加激化矛盾。李隆基不想要當一個名不副實的皇帝,太平公主也害怕李隆基利用皇帝的名頭強大起來,兩人之間的鬥爭會變得更殘酷!”
劉邦摸著下巴,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呂雉的座位。
那裡空空如也。
劉邦放下心來,感慨道:
“後宮乾政,真亂象也!”
一旁的劉盈眨了眨眼睛,那種熟悉的感覺又出現了。
父皇,似乎是在暗示我呢?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嗬嗬一笑。
“臟唐臭漢,名不虛傳!”
“自家人都相互殘殺,從開國一直殺到盛唐,從祖宗輩殺到曾孫一輩,這曆朝曆代的皇族,哪個有李氏皇族這麼沒底線的?”
作為大唐之後的第一個華夏王朝,趙匡胤對大唐一點好感都沒有。
趙匡胤大半輩子都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度過,親眼見證了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的慘狀。
在趙匡胤看來,這都是大唐李氏皇族無能,才導致天下如此大亂!
趙普聞言連連點頭,道:
“歸根結底,大唐以門閥治天下,門閥和皇族一同趴在老百姓的身上吸血,這般統治怎能持久?”
“隻有如大宋一般,皇族和士大夫共天下,君民之間如魚得水,才是正道!”
趙普的話,立刻得到了一眾文官的連聲同意。
這些文官,都是經曆大宋科舉,一步步選拔考上來的。
他們的階級,大多是地方上的小地主、小家族。
用一句當時的話來說,就是“出身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