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大唐之前的朝代皇帝們,都有些驚訝。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見狀皺眉。
“詩聖杜甫?”
扶蘇也是滿臉的疑惑。
“一個作詩的,這些人至於這麼激動嗎?”
詩和歌,古而有之。
早在炎黃時期,就已經有了詩的出現。
但那時候的詩,更多屬於“順口溜”的類型,縱然風靡一時,也不會被記載在史書上。
直到周王朝時期,派出官員到各諸侯國采風,才編撰出了華夏第一首詩集——《詩經》。
詩經之中有許多讓後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等。
但詩經之中的作品,作者名字早已失傳,隻能標注為“佚名”。
直到戰國時代後期,華夏才真正出現了第一個有名字的詩人,他就是——屈原。
屈原距離秦始皇如今這個年代,也才不過幾十年而已!
換言之,對秦始皇父子而言,“詩人”是一個剛剛出現沒多久,連諸子百家都擠不進去的行業。
他們當然不可能對詩人有多麼的重視,也無法理解後代皇帝對這個“詩聖”杜甫的狂熱。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看著密密麻麻的彈幕,摸了摸胡須,自言自語。
“難道是那些腐儒,在後世又玩出了什麼花頭?”
“不過說起來,這杜甫居然能引來如此之多的皇帝稱讚,看來也是個大人物啊。”
在劉邦麵前,蕭何曹參同時露出驚訝表情,異口同聲。
“好詩!”
蕭何忍不住讚歎道:
“四句詩,竟將一切娓娓道來,尤有餘韻。”
曹參感慨道:
“管中窺豹,見微知著,原來都應在這四句詩中!”
劉邦聞言,翻了一個白眼。
老蕭和老曹就這點不好,無非就是比朕多看了幾本書嘛,成天掉什麼書袋!
另外一個大漢世界之中,漢武帝一聲冷笑。
“嗬嗬,作詩這種小道,竟然都能被後世如此敬仰了嗎?”
“不過,這杜甫的詩句,倒是頗有意境。”
“短短二十字,竟道儘了長安上層的繁華和下層的困頓。”
“有此才情,能被敬仰也是理所當然。”
此時金幕之中畫麵一轉,又回到了華清宮。
李隆基目光轉向宴席角落,鎖定某人身上,笑著開口。
“李白啊,爾不是號稱謫仙人嗎?寫首詩來給朕,詠歎一下這大唐盛景!”
李隆基話音落下,一人隨之起立。
這人風姿瀟灑,身著一身翰林袍服,表情恭敬中帶著幾分灑然。
正是大唐翰林學士,李白!
“既是陛下有命,還請讓人取紙筆來!”
很快紙筆取來,李白揮毫而就。
李隆基看著墨痕未乾的詩句,沉吟半晌,搖頭道:
“朕覺得不行。”
安祿山聞言,便在一旁笑道:
“你這李白什麼身份,也敢自稱謫仙人?”
“陛下才是天子,真正的仙神後裔!”
“也就是陛下心善,要不然早就把你這個冒犯天威的混賬給殺了,哈哈哈!”
李白聞言,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怒道:
“安相公,爾乃大唐宰相,焉能說此粗鄙之語?”
安祿山哈哈大笑,朝著李白吐了一口唾沫。
“老子大字不識一個,生平最煩你們這些沒事就以文化人自居,看不起我們大老粗的狗屁詩人!”
李隆基揮了揮手,不耐煩道:
“李白,你給朕下去吧。從今往後,爾不需要在翰林院之中呆著了,從哪來便回哪去。”
李白聞言,臉色不由慘白,搖搖欲墜。
他平生之誌,便是想要輔佐君王,成就霸業!
卻不想,竟落到這般結局,被驅逐出長安。
畫麵一轉,李白坐在華清宮角落的廂房之中,旁邊已經放著一個收拾好的包袱。
他麵前的桌子上,已經有一首寫了大半的詩。
默然良久之後,李白將這首詩的最後幾句補全。
“西施宜笑複宜嚬,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寫完這首詩,李白又取出另外一張白紙,放於麵前。
一陣月光自窗外灑落,李白下意識地抬頭。
雪花紛揚而下,冬夜月色迷人,竟讓李白一時間癡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白再度研墨提筆,寫了另外一首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寫完這首詩,隨手將毛筆扔到一旁,李白突然放聲大笑。
“畢生所求,不過君王一顧。”
“百般迎逢,不如豬玀半句。”
“且飲酒,去休!”
李白猛然拿起一旁的酒壺,仰頭咕嘟咕嘟,不停猛灌。
也不知那臉頰映照月光之物,究竟是壺口溢出的酒液,還是壯誌未酬的淚水?
這一下,金幕之中,更是爆炸刷屏。
【宋太祖趙匡胤:啊啊啊啊,是李白,詩仙李白!】
【宋仁宗趙佶:昊天上帝顯靈!此生得見詩仙真容,朕死而無憾矣!】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不由拍案而起,臉上滿是激動。
“李白,詩仙李白!”
“哈哈哈哈,朕何德何能,竟然能看到詩仙李白!”
朱高熾同樣也是無比激動,手舞足蹈。
“是李白,祖宗保佑,竟然看到了李白!”
大明群臣,無不轟動。
“何其有幸,竟得見詩仙真容!”
“啊,我死了!”
什麼激動得老淚縱橫,又哭又笑,都是正常。
更有甚者,直接興奮到當場昏迷過去。
朱元璋放聲大笑,一連發了幾十條彈幕,還不過癮,又大手一揮。
“快,取筆墨來,朕要作一首詩,抒發朕得見詩仙真容的感想!”
朱棣在一旁聽到這句話,突然想起了什麼,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
朱元璋曾經寫過一首詩。
《罵文士》
嘰嘰喳喳幾隻鴉,滿嘴噴糞叫呱呱。
今日暫彆尋開心,明早個個爛嘴丫。
一想到這裡,朱棣心中不由湧起一股衝動,很想開口對朱元璋說一句:
“父皇,就您這個水平,要不……咱還是彆作詩了?”
……
金幕之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
【華夏五千年,最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中,必有唐詩和宋詞在列的。】
【而唐詩公認的兩座最高峰,無疑便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
【這兩人,都生活在唐玄宗的時代,都被後世無數人所敬仰,是當之無愧華夏最出色的文化大家。】
【但以兩人的絕世才情,李白隻不過靠名聲當了一個毫無用處隻能在宴會上獻詩暖場的翰林學士,杜甫更是隻當了一個蕞爾小吏,一聲顛沛流離。】
【李白和杜甫兩人,正是大唐時期無數寒門士子的寫照。】
【雖然大唐已經有了科舉,但此時的科舉完全被門閥大族所壟斷,寒門士子縱然才情再如何出色,一個九品小縣令可能都已經是畢生終點。】
【在大唐前中期,憑借著所向無敵的軍隊和盛世富饒景象,寒門士子們縱然懷才不遇,也無處發作。】
【可這種門閥對官員的壟斷,到了災禍頻發,矛盾深重的天寶後期,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發作了出來。】
看到這裡,無數的彈幕瞬間刷屏。
【宋太祖趙匡胤:李隆基真該死啊!】
【宋仁宗趙佶:李隆基真該死啊!】
【元世祖忽必烈:李隆基真該死啊!】
【明太祖朱元璋:李隆基真該死啊!】
……
看著無數彈幕瘋狂刷屏,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有些頭皮發麻。
“怎麼回事,就兩個詩人,竟然能引來後世這些朝代皇帝們的怒火?”
大殿之中,貞觀群臣也是麵麵相覷。
在場的大臣們,詩人當然也有不少。
但作詩對他們來說,終究也隻是小道。
他們同樣也理解不了,後世這些君王們對李白、杜甫這兩位大詩人的感情!
長孫無忌遲疑半晌,開口道:
“陛下,要不……咱們對詩人好一點?”
李世民沉吟不語。
這位貞觀大帝,在短暫的震撼過後,已經擺脫了這種情緒,關注到了金幕視頻之中剛剛所說的最關鍵的一點。
門閥對官員階層的壟斷!
北周、大隋、大唐都是靠著關隴門閥的支持起家,這是公開的秘密。
事實上,早在看到盤點視頻晉惠帝司馬衷那一段的時候,李世民就已經意識到了門閥的危害,也購買了《大明科舉》。
隻是《大明科舉》之中的那個科舉製度,一旦真正實施,必然會遭到門閥的強烈抵抗。
縱然是千古大帝李世民,考慮到大唐如今的實際情況,也是猶豫再三,如今尚未正式實施“大明式科舉”。
但這一刻,李世民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種緊迫感。
難道說,門閥發展到大唐這一朝,已經成為了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了嗎?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隆基見到了安祿山之後,對其越發信任,將安祿山任命為尚書左仆射。安祿山又呈奏章請求任命自己為閒廄使、隴右群牧等都使,也被李隆基全部批準。】
【借著這些新任官職,安祿山暗中從隴右、樓煩等大唐馬場調出了數以萬計的戰馬,全部都送到大本營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