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其實也想不明白,匈奴向導是每一支出征大軍都會配備的,怎麼衛青霍去病甚至其他將軍都不迷路,就你李廣每次出征肯定迷路呢?
漢武帝收回心思,看著安祿山那勢如破竹的進軍路線,搖了搖頭。
“節度使?這個想法還是太蠢了。”
“今後的大漢,絕對不能設立這種官職,簡直就是笑話!”
對漢武帝來說,他恨不得把天下的兵權都集中在自己手上。
分出兵權去設立什麼節度使?
想都彆想!
所有的權力都是朕的,也隻能是朕的!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表情凝重。
“節度使,竟然荼毒至此嗎?”
論領兵作戰,彆說是整個大唐,就是放眼華夏曆史,李世民都是第一名最有力的競爭者。
更何況,作戰的時代就是大唐,是李世民所處這個時代幾十年之後。
在這樣的古代,幾十年的時間其實改變不了太多東西。
此刻的李世民腦海之中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了一幅河北平原地形圖。
安祿山幾乎是沿著太行山以東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打到了黃河以北!
“太快了……”
李世民喃喃自語。
就算是讓李世民來指揮,也不可能比安祿山更快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安祿山對大唐河北,是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實現這個幾乎完美的推進計劃。
在場的貞觀時期名將,同樣也是震驚不已。
“這安祿山的推進,太驚人了!”
“已經是步兵的極限速度了!”
“這豈不是說,沿途這麼多座城池,幾乎沒有一座能阻礙安祿山叛軍超過三天?”
“嗬嗬,三天?怕是超過兩天的都沒有!”
越是討論,貞觀群臣就越加心驚。
這河北對安祿山來說,簡直相當於不設防一般。
安祿山哪是起兵造反啊,簡直就是武裝巡遊,一路喝著美酒唱著歌,隨隨便便屠戮一番路上忠於大唐的軍隊和官員,就這麼打到黃河邊上了!
李世民終於忍無可忍,砰地一聲拍了桌子。
“這該死的突騎施反賊,朕非要滅了突騎施全族不可!”
李世民此刻心中的震怒是難以想象的。
作為“天可汗”,以草原規則統治草原的李世民,其實也任用了許多異族將領。
比如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黑齒常之等等。
他很信任這些異族將領,也從這些異族將領的效忠裡得到了足夠豐厚的回報。
這安祿山,他怎麼敢的!
就在李世民大發雷霆的時候,一旁的李治突然弱弱地開口了。
“父皇,其實兒臣覺得這件事情好像還挺……正常的。”
李治此言一出,滿殿群臣頓時側目。
貞觀大帝,武功蓋世,李世民的威嚴可不是吹的。
剛剛李世民一發火,滿殿的大臣都是噤若寒蟬,就連魏征都不敢在這種時候說話。
李治居然敢開口頂撞李世民,不要命了?
李世民看著李治,臉上露出疑惑表情。
“為善,你為何這麼說?”
李治正色道:
“父皇,番人其實也是人。既然有忠心耿耿的,那麼自然也就會有安祿山這般狼子野心之徒。”
“大唐要做的,應該是擇其良材而用之,並不是一味的將所有番人視為異族。”
“不然,豈不是失去了父皇‘天可汗’之名的本意?”
聽到李治的這番話之後,李世民臉上的表情漸漸變得舒展開來。
“朕問你,若你坐在李隆基的位置上,又該如何防止安祿山這般賊子的做大呢?”
李治顯然已經想好了對策,胸有成竹地開口道:
“兒臣認為此事其實非常簡單,隻需要恢複最開始的節度使製度即可。”
李世民眉頭一揚。
“你是說由文官出任節度使?那若是因為文官的能力不足而打了敗仗呢?”
李治道:
“可以用武將作為輔佐,戰時以武將指揮為主。”
“又或者,有那文武雙全之輩,自然也可以擔此重任。”
“最重要的是,九大節度使應該共計九人,而不是像安祿山這般,一人獨領三鎮節度使官職,導致整個東北邊軍都落入安祿山的掌控。”
“請父皇試想,若是東北三鎮節度使共有三人,相互牽製,那安祿山還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就橫掃整個河北,進逼洛陽嗎?”
李治一口氣將這番話說完,隨後畢恭畢敬地朝李世民行禮。
“隻是兒臣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還請父皇斧正。”
李世民聞言,有些驚訝。
李治如今隻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少年,竟然就已經能有如此見地?
在場的貞觀群臣,同樣也對李治刮目相看。
看到之前的盤點視頻片段,其實有很多人是想不明白的,為何李世民最後會選擇李治,為何是李治給大唐打下了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圖。
但現在,看到李治這般表現,便有不少人心中湧起“原來如此”的情緒。
李承乾和李泰在一旁聽著,麵麵相覷。
李泰咬著牙,輕聲自語。
“不過是拾人牙慧。”
李承乾冷笑一聲。
“那怎麼不是你在父皇麵前說的這番話?”
李泰對李承乾怒目而視,李承乾毫不示弱,直接瞪了回去。
本宮當不了皇帝,那也不可能是你李泰來當!
李世民的笑聲,讓兩人的注意力同時轉移。
“好,很好。為善啊,你今天的話,朕很喜歡。”
李世民高興地看著李治。
“能有這般想法,就比盤點視頻之中你殺死阿史那社爾的行為要強太多了!”
李治聞言,不由微微汗顏,道:
“父皇謬讚了,兒臣也是在看了盤點視頻之後,才有此感悟。”
“之前的兒臣,確實是在想法上有所偏差了。”
李世民心情大好,誇了李治一通。
但目光轉回金幕之後,這位大唐貞觀大帝,就又有些笑不出來了。
金幕之中,一座橋梁正陷入熊熊大火。
【叛軍在抵達洛陽城後,迅速展開了進攻。】
【封常清先是率領親衛,在城外擊退了叛軍斥候先鋒。】
【隨後叛軍繼續增加兵力,封常清自知手中數百親衛根本無法抵擋,於是便率軍退入城中,並燒毀了洛陽城東的河陽橋。】
畫麵之中熊熊燃燒的那座大橋,便是大唐洛陽城連接東方的主道必經之路,河陽橋。
看到這裡,貞觀世界之中的不少大臣,頓時發出低聲驚呼。
“連河陽橋都燒了?這要是重建,不得來個三五年?”
“算了吧,都這種時候了,還顧得了什麼重建呢,能守住就不錯了。”
果然,畫麵一轉,叛軍拖出許多舟船,迅速渡河。
安慶緒騎馬立於河邊,看著對岸的洛陽城頭,發出一聲冷笑。
“封常清那個家夥,怕是在西域殺那些沒腦子的胡人,把自己的腦子也殺沒了!”
“區區一座橋梁,也能阻擋我們的腳步?”
“傳令下去,渡河之後即刻攻城,不要給封常清任何一點反應時間!”
諸多舟船迅速靠岸,叛軍士兵紛紛從船上跳了下來,很快集結成陣,朝著洛陽城衝鋒而去。
此刻洛陽城牆之上,無數道身影擠擠挨挨,高聲喧鬨。
“哇,大家快看,是叛軍!”
“快射箭啊,射死他們!”
“射個屁,要等長官號令!”
“哦對,我的長官呢,叫什麼名字來著?”
就在這一團慌亂之時,突然又有人大叫。
“他們要上來了!”
一架架雲梯被架到城頭,隨後成群的叛軍士兵開始迅速攀登。
這群來自大唐東北邊軍,多年和諸異族交戰的叛軍精銳,無論是戰鬥力還是組織度,都遠勝洛陽城中這些老百姓所組成的烏合之眾!
洛陽城上的守軍甚至都來不及做出反應,第一波叛軍就已經登上了城頭。
隨後,便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叛軍士兵人人爭先個個奮勇,手中刀劍齊下。
洛陽大唐守軍亂成一團,有想要上前拚命的,有想要退後跑路的,也有被嚇傻了就隻會愣愣地站在那裡的。
直到最前方的一群守軍都被屠戮殆儘,剩餘的人才終於反應過來,一聲發喊,開始奪路而逃。
【僅僅半個時辰的時間,叛軍就攻克了洛陽城東麵和北麵四座城門,旋即入城。】
安祿山的車輿此刻,才剛剛抵達洛陽城外!
看著麵前洞開的城門,安祿山哈哈大笑,肥胖的大肚子上下顫抖著。
“兒郎們,殺進去,屠了那些該死的狗官,女人和財寶都是我們的!”
無數叛軍士氣大振,揮舞著旌旗,猶如一股洪流,蜂擁入城。
洛陽城內,很快就冒起了濃煙。
城西,封常清率領著一支軍隊,正在快速離開。
一名官員從城裡衝出,抱住封常清的馬腿,大叫道:
“封將軍,你難道就這麼走了,洛陽城裡可是還有百萬民眾啊!”
封常清聞言,羞慚無地,咬牙道:
“是我高估了中原士卒的戰鬥力,事已至此,若不撤退,就隻能全部死在這裡!”
官員大叫道:
“洛陽城裡的老百姓該怎麼辦!”
封常清默然半晌,緩緩搖頭。
“眼下已經不再是洛陽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大唐都可能會滅亡!”
說完,封常清對著身邊殘部大吼道:
“快走,撤回潼關去,那裡還有足夠的兵馬。”
“隻要守住潼關,不讓叛軍進入關中,大唐收複洛陽指日可待!”
蹄聲陣陣,封常清頭也不回,帶著殘部逃離洛陽。
【安祿山這一次叛亂,進展之神速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僅僅三十四天,叛軍從範陽城一直打到中原並攻克了大唐東京洛陽。】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