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禮聽著士兵們的呼喊聲,臉上的表情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他對著李亨道:
“殿下要進來見陛下嗎?”
李亨遲疑了一下,微微搖頭。
“本宮和大夥在這裡一起等待父皇的旨意。”
此刻陳玄禮態度未知,李亨當然不會讓自己陷入未知險境。
陳玄禮點了點頭,道:
“請太子殿下稍候片刻。”
說完,他轉身走進了院中大堂。
李亨有些懊惱,對著身旁的廣平王道:
“剛剛怎麼沒有動手?”
方才若是亂軍一起上,把李隆基給乾掉,那不就一了百了?
廣平王有些無奈,對著李亨道:
“陳玄禮等人一直護衛在陛下身邊,咱們的人找不到機會啊。”
李亨啞然。
大堂之中,李隆基看到陳玄禮走進來,臉色頓時變得慘白。
“陳玄禮,你也要背叛朕嗎?”
李隆基這一輩子,經曆過太多次的政變。
故而,在看到那些亂兵衝進來的瞬間,李隆基就已經明白了整件事情,也知道兵變的主謀一定是太子李亨!
陳玄禮表情平靜,朝著李隆基行禮。
“陛下,楊國忠倒行逆施,引來眾怒,死是他咎由自取。”
“但眼下楊貴妃還活著,還請陛下賜她自縊,否則無法平息外麵士兵們的怒火。”
李隆基聞言,如遭雷擊。
一旁的楊貴妃更是嚇得尖叫一聲,抱住李隆基的手臂瑟瑟發抖。
“陛下,救妾身一命吧!”
“陛下,求求你了。”
李隆基咬著牙,對陳玄禮道:
“你去告訴亨兒,朕願意把傳國玉璽交給他,讓他當上大唐真正的皇帝。”
“隻要他能放朕愛妃一條活路,朕什麼都答應他。”
陳玄禮默然片刻,搖了搖頭。
“陛下,外麵的太子殿下不會答應的。”
李隆基看著陳玄禮平靜的表情,突然明白了什麼。
李亨會不會答應,不好說。
但陳玄禮,是肯定不答應讓楊貴妃繼續活下去的!
李隆基轉過頭,看著楊貴妃。
這張絕世容顏,完美嬌軀,承載了李隆基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歡喜幸福。
可現在……
李隆基長歎一聲,閉上眼睛。
“帶她下去,按外麵將士們的意思做吧。”
楊貴妃俏臉煞白,發出了絕望的呼喊。
“陛下!!!”
【馬嵬坡兵變爆發後,李隆基無可奈何,隻能選擇賜楊貴妃自儘。】
【這位和貂蟬、西施、王昭君並稱“華夏四大美人”的女子,就此香消玉殞。】
【楊貴妃此人,屬於華夏傳統女子。她對權力並沒有什麼欲望,僅僅滿足於自己男人的寵愛。得寵多年,也從來沒有嘗試過後宮乾政。】
【但她的親族,無論是堂哥楊國忠還是幾個親姐妹,都是讓大唐社會風氣衰敗,朝政混亂的罪魁禍首。】
【楊貴妃並不無辜,她必須要為安祿山的叛亂背負責任。】
【但也必須承認,她一個小小女子,不足以成為終結大唐開元盛世的罪魁禍首。】
在金幕視頻上,一首長詩緩緩浮現。
……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後宮粉黛無顏色。”
……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儘,此恨綿綿無絕期。”
看到這裡,貞觀世界之中,大唐君臣無不動容。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
“自古紅顏多薄命,人生無非如是。”
魏征哼了一聲,道:
“楊玉環者,妲己之流也,陛下又何必替她惋惜?”
李世民咳嗽一聲,道:
“因為她真的很美啊。”
群臣啞然。
李績咳嗽一聲,道:
“臣也覺得。”
諸多武將紛紛開口。
“臣附議。”
“俺也一樣!”
魏征翻了一個白眼,懶得理會這些色胚。
李治不知何時已經坐回原位,看著金幕之中的楊玉環,感慨萬千。
他忍不住開口道:
“父皇您看,金幕作者都已經說了,這並不是女人的問題。”
“該負責的另有其人,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女子身上!”
武媚娘雖然已經死了,但李治還是想要給自己這個一見鐘情的白月光說幾句話。
李世民聞言看了李治一眼,緩緩道:
“楊玉環當然不需要背負主要責任,但武媚娘,她可是金幕作者口中華夏唯一一個女皇帝!”
妃子不背主鍋,能理解。
武媚娘都當皇帝了,還不背鍋?
李治啞口無言。
看著黯然不語的李治,李承乾和李泰都有些不以為然。
李承乾道:
“九弟,那武氏禍亂大唐,父皇將其賜死是理所當然的,你又何必呢?”
李泰更加直接。
“曆史上的你寵信武媚娘,可比李隆基寵信楊貴妃還過分,至少人家李隆基沒把大唐江山讓給楊氏。”
“你還是好好反省,不要在這裡想著給武媚娘翻案!”
李治低下了頭,不再說話。
李承乾見李泰開口,又有些忍不住了,道:
“九弟是個長情的,總比某些人不知長幼尊卑,天天想著不屬於他的位置要好多了!”
李泰勃然大怒,盯著李承乾冷笑道:
“有些人不僅僅是腦疾,就連某些地方也有疾病,不也堂而皇之地霸著位置不放?”
李泰這句話明顯是在諷刺李承乾足疾導致瘸腳,李承乾聽得差點氣死。
兩人就這麼在大殿上你一句我一句的爭吵起來。
李世民心煩意亂,一拍桌子。
“夠了,都給朕閉嘴!”
李承乾和李泰這才閉上嘴巴,但依舊怒目相視。
在盤點視頻沒有出現之前,這兩兄弟雖暗中較勁,表麵還是一團和氣的。
可看完爭位的那一段盤點視頻之後,這兩兄弟算是徹底撕破臉,再無任何顧忌了。
李世民心很累。
這金幕視頻,實在是太玩心跳了。
尤其是在看自己家朝代的時候,那是真要命啊!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哭笑不得。
“這個大唐,原來這麼亂的麼?”
大隋群臣,也是一臉幸災樂禍的表情。
誰讓大唐取代了大隋呢?
高熲笑道:
“看到現在,臣覺得大唐應該還是太過注重軍事了。”
“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教化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隋文帝嗯了一聲,微微點頭。
“沒錯。朕能感覺到,大唐更喜歡的還是用武器去說話。”
“但這些大唐皇帝們可能不知道,有些時候,製度上的東西,其實才更重要!”
隋文帝是有底氣說這種話的。
三省六部製,是隋文帝開啟的。
科舉製,是曆史上的楊廣當了皇帝之後舉辦的。
大唐基本上就是全盤繼承了大隋製度,源自大唐本身的製度創新乏善可陳,可以說是完全沒有。
隋文帝哼了一聲,淡淡道:
“你們看李隆基打下的疆域這麼大,是朕大隋差不多兩倍了。”
“但他的人口,也隻不過和朕的大隋基本持平。”
“朕的治下,可都是漢人。朕的心腹大臣和將軍,也基本是漢人。”
“大唐統治著比大隋更多的胡人,卻不能將這些胡人徹底化為華夏中人。”
“縱然沒有安祿山,也遲早會有另外一次五胡亂華的。”
群臣聞言,無不心悅誠服。
宇文護笑道:
“臣的祖先就來自宇文鮮卑,但如今臣和整個宇文家族都自認為是華夏人。”
“若是有誰敢來侵犯大隋,宇文氏全族必竭儘全力和華夏共存亡。”
“大唐立國數十年,卻無法做到這一點,將邊疆契丹等異族同化,實在是一個失誤啊。”
隋文帝笑嗬嗬地摸著胡須,道:
“也不能這麼說,你看哥舒翰、李光弼、高仙芝也都是異族,他們也願意為大唐拚死奮戰。”
“隻是朕覺得,大唐在這方麵可能還是做得……嗯,不夠主動!”
隋文帝一邊說一邊整理思路,頭腦之中的想法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對,不夠主動!”
“大唐作為征服者,作為天可汗,應該積極主動的把大唐華夏的文化傳播到周圍各個異族之中。”
“尤其是那些異族的統治者們,什麼王子族長之類的,用大力氣去給他們教授知識,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用武器強迫他們學習華夏文化!”
“和這些異族相比,咱們華夏的文化先進得無以倫比,輕而易舉的就能摧毀這些異族,同化這些異族。”
“也不需要同化所有異族,隻要讓這些異族的上層統治者們發自內心地認同華夏文化,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帶著他們的臣民加入到華夏大家庭的行列了。”
隋文帝越說,眼睛越亮。
“就好像五胡亂華,除了被殺光的羯族之外,其他四胡如今不都全部融入華夏了麼?”
“但這四胡的融入,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融入華夏的,是華夏文化被動地接納了他們。”
“為什麼我們華夏就不能主動出擊呢?我們完全可以主動擴張我們的文化,迫使周圍的異族接受文化,迫使他們融入我們華夏。”
“如此一來,才是上策啊!”
大隋群臣聞言,眼睛立刻就變得亮晶晶的。
對啊,主動擴張和傳播華夏文化!
高熲一拍大腿,讚道:
“陛下此言絕妙!”
“以兵器征服之,以文化同化之。”
“最關鍵的是,一定得主動!”
“如此,何愁天下不儘歸大隋所有!”
隋文帝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禮部尚書牛弘。
“老牛啊,你回去讓禮部拿個章程出來,到時候上會討論。”
“這個章程的關鍵就是,咱們華夏要主動出擊,要讓華夏的高級文明,貫穿每一個周圍異族高層統治階級的思想!”
牛弘恭敬領命。
隋文帝這下子心情放鬆了不少,愉快地將視線投回了金幕。
朕的好表弟李淵,你雖然在曆史上篡奪了朕的大隋,但不得不說,你的大唐盤點視頻,給朕的啟發也是巨大的啊。
隋文帝突然來了興致,道:
“去,把李世民那個小子帶來,朕晚點時間在禦書房見一見他!”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亨帶著兩千嘩變禁衛軍,依舊還在包圍驛站,等待著陳玄禮傳回消息。
陳玄禮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砰的一聲,陳玄禮將手中楊貴妃的屍體丟在了地上。
“她已經死了。”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到了楊貴妃身上。
佳人已逝,雲鬢釵細散亂,就連身體都已經僵硬。
即便如此,她就這麼躺在那裡,依舊有著萬種風情,讓人過目難忘。
李亨看到楊貴妃已死,不由鬆了一口氣。
楊國忠和楊家人都死了,楊貴妃不死,在場所有人都不能安心!
接下來,李亨隻需要解決最後一件事情。
他盯著陳玄禮,沉聲道:
“陳將軍,你為國除此妖孽,本宮欲向父皇保舉你為兵部尚書,入宰相行列,如何?”
李亨話音落下,陳玄禮身旁的幾名部下立刻露出怦然心動表情。
宰相!
這可是位極人臣啊。
陳玄禮不為所動,平靜地注視著李亨。
“太子殿下,臣負責護衛陛下。如今兵亂在此,臣不敢擅離。”
李亨怒了,對著陳玄禮喝道:
“難道你不知道如今天下是個什麼情況嗎?”
“長安沒了,洛陽沒了,大唐危在旦夕!”
“都這種時候了,你還是如此冥頑不靈嗎?”
陳玄禮將手搭在腰間的劍柄上,非常冷靜地開口。
“太子殿下,臣的職責就是護衛陛下。”
“若是有誰想要對陛下不利,那麼臣除了拔劍之外,彆無選擇。”
陳玄禮話音落下,他身旁的那支禁軍士兵們立刻紛紛拔出了腰間長劍。
氣氛頓時再度充滿了火藥味。
李亨臉色數度變幻,正打算說些什麼。
一旁的建寧王湊過來,輕聲開口。
“爹,咱們還是直接去靈武吧!”
李亨微微一怔。
便在此時,房屋之中,有一名宦官走了出來。
這名宦官看清楚外麵的情況之後,不由臉色煞白。
但依舊強撐著開口。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命你前往靈武監國,負責指揮全天下軍隊,剿滅安祿山叛軍!”
說著,這名宦官將一封旨意,還有一個盒子交到了李亨手中。
李亨掃了一眼旨意,又打開手中這個小小的方盒子。
一麵晶瑩剔透的璽印,就在方盒子之中。
傳國玉璽!
皇帝寶璽其實有很多個,但真正能代表著皇帝意誌的,隻有麵前這個傳國玉璽!
李亨深吸一口氣,難掩心中激動。
“好,既然父皇都已經這麼說了,兒臣自不會推辭!”
李亨抬高了聲調,對著裡麵的大堂高喊道:
“父皇請自管前往蜀中,兒臣定會調集主力,滅了安祿山!”
雨點從天下淅淅瀝瀝地再度降了下來。
李亨帶著忠於他的兩千名禁軍士兵離開。
隻是這一次的路線不再是西南方的巴蜀,而是轉向西北方的靈武!
李亨等人離開之後,陳玄禮微微鬆了一口氣,叮囑部下。
“嚴加防備,若是半個時辰之後太子他們沒有回來,我們立刻出發!”
安排好警戒之後,陳玄禮剛要轉身,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將楊貴妃的屍體抱了起來,回到大堂之中。
李隆基依舊還坐在大堂中。
這位原本就已經十分蒼老的大唐皇帝,此刻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
“陛下,太子殿下他們已經離開了。”
李隆基默然良久,道:
“好。”
陳玄禮又道:
“陛下,貴妃娘娘……怎麼安排?”
這句話總算是喚起了李隆基的一絲神誌,他顫抖地站了起來,走到楊貴妃的屍體麵前,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愛妃,愛妃,愛妃!”
李隆基痛徹心扉的喊聲,才剛剛傳出大唐之外,就被天空之中不斷降落的雨水給衝散,徹底消弭在空氣之中。
【馬嵬坡兵變之後,李亨獲得了傳國玉璽,轉而北上靈武,準備調集所有的大唐西軍,和安祿山決一死戰。】
【李隆基仰仗於陳玄禮的忠誠,險之又險的從李亨手下活命,得以繼續進入巴蜀。】
看到這裡,唐初世界之中,李淵的表情極其複雜。
“差點又是一次父子相殘啊……”
大唐群臣的表情都非常凝重。
父子相殘,看似皇家事宜,但每一次皇位的更迭,背後都是無數臣子的官職變幻,乃至丟掉身家性命!
殺人,這是政治鬥爭之中最後、也是最為暴烈的手段。
連皇帝、太子都能殺,那誅滅幾個大臣全族,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裴寂隻感覺後背一陣陣地涼氣泛起,忍不住開口道:
“陛下,咱們是不是應該給後世的大唐皇帝立一個規矩,禁止他們親族相殘才好?”
裴寂的話一說出來,立刻得到了大殿之中所有大唐臣子的讚同。
無論是李建成這一派,還是李世民那一派,這一刻每一個大唐臣子的意見都出奇的統一。
你們老李家就不能溫和一點嗎?
這樣天天殺來殺去的,我們這些給老李家打工的大臣,心裡是真的害怕啊!
李淵表情無比凝重。
他的目光看向李建成,最後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趕忙擺出一副虛弱表情。
管他父皇知道不知道呢,賣慘就完事。
兒子給爹賣慘,不丟人!
李淵見狀,也是無語。
心中,卻有無數念頭翻滾。
李淵非常清楚,大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源頭何在。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悍然殺兄奪權,給大唐開了一個非常壞的頭。
更壞的是,李世民偏偏還那麼出色,當皇帝開疆拓土不說,直接都乾到被金幕視頻作者評為“千古四帝”之一!
那後麵的大唐子孫們可就有想法了。
太宗皇帝他老人家殺了兄弟上位,創下如此巨大的功業,憑什麼我不行?
隻要我敢起兵,敢殺掉所有皇位上的挑戰者,我就是第二個太宗皇帝!
故而,從李世民之後,李承乾、武則天、李旦、李隆基……
幾乎每一個上位的大唐皇帝手下,都沾染著自己親族的鮮血。
這是一個詛咒。
一個從玄武門開始,就縈繞在大唐皇位周圍的詛咒!
剛剛金幕視頻之中的李亨,隻不過是同樣遵循了這個詛咒,做出了同樣的事情。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那個叫做陳玄禮的將軍,關鍵時刻依舊沒有背叛李隆基。
否則,李隆基也必定會死在馬嵬驛之中,死在他兒子李亨的手下!
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李淵深吸一口氣,心中做出了決定。
“世民啊,你身體如何?”
李世民趕忙虛弱道:
“父皇,兒臣現在好像有點走不動路,呼吸困難,心跳也有點快,手還有點抖……”
李世民劈裡啪啦,說得自己好像馬上就要掛掉一樣。
李淵哦了一聲,淡淡道:
“朕本來還打算讓你去征討突厥呢,看來你的身體是不支持你出征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瞬間一躍而起。
“咳咳,父皇,剛剛兒臣是跟您開玩笑呢。”
“父皇請看,兒臣現在身體好得很,吃啥都覺得香噴噴的,一頓飯能吃三斤牛肉,拉弓來個三石的隨隨便便,騎馬一日千裡更是不在話下!”
李世民右手握拳,將胸口拍得砰砰響,然後一臉期待地看著李淵。
“父皇,現在能把征討突厥的主將職位交給兒臣了嗎?”
看著李世民這做作的樣子,李淵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
“朕封你為漠北行軍大總管,兼領大唐北方諸郡兵馬。”
“再給你三個月的時間準備,所有將官一律由你任命。”
“以裴寂為監軍,等時間到了,你就率軍出征去吧。”
“這一次,把頡利的腦袋給朕拿回來!”
李世民聞言,頓時大喜過望,拍著胸口做出了保證。
“請父皇放心,頡利的腦袋,兒臣一定給您奉上!”
李建成看著這一幕,表情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父皇怎麼會突然讓李世民這個臭小子出征呢?
他的軍功如今在大唐之中就已經是無人能及了。
若是再滅掉突厥的話,這聲望之隆,簡直不做第二人之想!
然而,李建成偏偏還沒有理由去反對。
大唐征討突厥,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就和大漢征討匈奴一樣。
但李建成還是不甘心。
就在他想要開口,儘可能地阻止李淵這個任命的時候,李淵的話也傳到了李建成的耳中。
“建成啊,這段時間你就去太原府駐紮,負責為世民供應後勤糧草。”
“這可是涉及到大唐國運的事情,隻有交給你,朕才放心!”
李建成聞言,心中也是一喜。
“多謝父皇,兒臣一定將此事給辦好!”
對李建成來說,隻要能參與到這場戰爭之中,那就有足夠的功勞可以分潤。
能分功勞,一切都好說!
李建成興高采烈,卻沒有注意到,大殿之中有幾名臣子,表情頗為凝重。
等到朝會散去,李建成正準備回東宮召集心腹們開會,有人已經走到了李建成的身旁。
“太子殿下,臣覺得咱們的情況非常不利啊。”
李建成愣了一下,轉頭看去,發現是東宮洗馬,戶部郎中魏征!
李建成點頭道:
“本宮當然知道,世民那小子這一次拿的是頭功。”
“但隻要本宮也有功勞,他就沒辦法更進一步!”
魏征搖了搖頭,表情非常凝重地開口。
“太子殿下,臣擔心的不是這個。”
“臣覺得,這可能是陛下有意為之,要把太子殿下您調出長安!”
“什麼?”李建成吃了一驚,忍不住道:“這不可能吧?”
魏征正色道:
“如今殿下您和秦王殿下之間的爭鬥已經完全白熱化了,陛下竟然一口氣將您和秦王殿下兩人都調出長安,恐怕是要在長安之中做什麼大動作了。”
李建成聞言,表情頓時也變得難看起來。
沉默片刻之後,李建成道:
“你覺得這種變化,是對本宮有利,還是不利?”
魏征搖頭道:
“臣不是陛下肚子裡的蛔蟲,又怎麼可能知道陛下是如何決定的呢?”
“但臣有一種感覺,這大唐的下一代儲君之爭,恐怕在這一次征討突厥之後,就要真正水落石出了!”
李建成聞言,心中頓時感覺壓力巨大。
他咬著牙道:
“無妨,父皇既然現在還沒有廢掉本宮這個太子,那就說明父皇心中肯定還是更加傾向本宮的。”
“說不定出征歸來之後,世民他在長安城之中的黨羽就已經被全部清掃乾淨了。”
“嗯,一定是這個樣子的!”
李建成說著,自己的信心增長了不少,邁步向前。
“魏征,走吧,我們回東宮好好商量一下!”
看著李建成急促離去,魏征欲言又止。
魏征確實不知道李淵的想法是什麼,但這並不妨礙魏征做出猜測。
殿下啊殿下,陛下若是真的傾向於你,又為何給秦王殿下出征的機會呢?
皇宮後院,禦花園之中。
李淵正在和裴寂喝酒。
“來來來,老裴啊,乾了這一杯!”
裴寂察言觀色,笑道:
“陛下今天心情似乎很不錯啊。”
李淵笑嗬嗬地點頭。
“是啊,朕剛剛想通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心情可以說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裴寂趕忙舉起酒杯。
“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李淵笑著舉杯,一飲而儘,然後又道:
“老裴啊,你怎麼就不問問朕解決了什麼事情?”
裴寂正色道:
“陛下想要告訴臣的話,臣自然就知道了。”
“但臣今天腦子不太夠用,不太想記住更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