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世民的話之後,李淵的表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不會吧,世民。你是不是在和朕開玩笑?”
李世民搖頭道:
“陛下,這李隆基可是孩兒的曾孫啊,孩兒怎麼可能不希望他贏呢?”
“可現實就是,以李隆基的性格,極有可能會驕傲自滿!”
李淵頓了一下,表情古怪。
“驕傲自滿?”
李世民點頭道:
“若是李隆基在聽到北邊勝利的消息之後,催促潼關方麵發動進攻呢?”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大唐極有可能失敗!”
大唐群臣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裴寂忍不住開口道:
“發動進攻?潼關對麵可是安祿山的主力!”
“就算李隆基再昏庸,也不至於會做出這種決定吧。”
李世民聳了聳肩膀。
“希望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
另外一個世界之中,漢武帝唔了一聲,表情遺憾。
“看來這安祿山確實是要滅亡了。”
衛青站在漢武帝麵前,仔細看著金幕,突然道:
“或許也未必。”
漢武帝有些驚訝地看著衛青。
“你覺得安祿山還能贏?”
衛青笑了笑,道:
“陛下可能忘了,這是盤點視頻!”
“凡是視頻中被盤點之人,做出什麼昏庸決定都不奇怪。”
漢武帝啞然片刻,點頭道:
“也是這個道理。那你覺得,李隆基會如何?”
衛青道:
“若是想贏的話,潼關方麵固守,必勝無疑。”
“若是想輸,潼關方麵出擊,必敗無疑。”
便在此時,一個聲音傳來。
“出擊就一定必敗?舅舅或許過於悲觀了吧。”
說話間,霍去病緩緩走了進來。
這位冠軍侯,臉色頗為蒼白,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樣。
漢武帝一驚,道:
“去病兒,你怎麼不在家養病,又跑來了?”
霍去病嗬嗬一笑,朝著漢武帝拱手行禮。
“陛下,臣聽說這金幕之中正在播放戰爭呢。”
“若是錯過,未免可惜。”
漢武帝啞然。
這個霍去病,什麼都好,就是滿腦子隻想著打仗!
不對,這應該是更好的優點。
若是像安祿山這種,掌握軍權卻不喜歡打仗,隻知道造反的,那才是禍事呢。
漢武帝看著霍去病,道:
“若是你鎮守潼關,想要出擊,該如何?”
霍去病仔細看著金幕,思考了一會之後道:
“走南邊的武關,自南陽郡包抄洛陽。”
“洛陽被圍,敵軍自退。”
“屆時,再以奇兵從洛陽返回,和潼關守軍兩麵夾擊,大事可成!”
漢武帝咦了一聲。
“你居然不選擇正麵出擊?”
這可不符合漢武帝心中的霍去病。
霍去病哈哈地笑了起來。
“陛下,臣是好戰,不是活膩了!”
漢武帝莞爾一笑,目光重新投向金幕。
【北方傳來的捷報,頓時一掃大唐朝堂幾個月來的陰霾。】
楊國忠喜氣洋洋,開口道:
“陛下,臣推薦的郭子儀和李光弼還不錯吧?”
“對了,顏真卿兄弟,也是臣舉薦的呢。”
群臣聞言,不由無語。
殺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再把哥舒翰派去潼關。
剩下的,不就是郭子儀和李光弼了?
更何況這兩人都是王忠嗣當年的部下。
誰不知道王忠嗣是陛下的養子?
陛下愛屋及烏,你楊國忠也好意思居功。
這臉盤子,是真的大!
至於顏氏兄弟,人家嚴家本來就是大唐門閥。
不是門閥的話,怎麼可能兩兄弟都當太守?
和你楊國忠有個屁的關係。
但話又說回來,雖然很鄙視楊國忠攬功的行為,在場的大唐宰相卻一個都不敢開口揭穿。
沒辦法,誰讓楊國忠有個堂妹叫楊玉環呢?
楊貴妃一日還在得寵,楊國忠就是扳不倒的!
李隆基聞言,臉上也露出笑容。
“嗯,你楊國忠也總算是做了幾件像樣的事情。”
得到李隆基的誇獎之後,楊國忠越發興奮了。
他開口對著李隆基道:
“陛下,河北馬上就能打到範陽了。”
“可如今潼關這邊,叛軍居然還在威逼關中。”
“消息若是傳出去,陛下顏麵豈非有損?”
“臣以為,是時候讓哥舒翰主動出擊了!”
李隆基聞言,不由皺眉。
“出擊?你覺得是時候了?”
楊國忠忙道:
“陛下,西域、河西、隴右三大都護府的精兵都已經到了。”
“吐蕃那邊得到消息,正在狂攻咱們的河西走廊。”
“必須得儘早擊潰安祿山,再把大軍調回去才好。”
“若是遲了,過去那麼多年的開拓,豈非徒勞?”
聽著楊國忠的話,李隆基也心動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大唐的擴張目標主要在東部和北部。
但那是滅掉後突厥之前。
後突厥滅亡之後,草原上如今的霸主是回紇。
回紇跟大唐,那屬於一個盟友關係。
故而,李隆基開始將大量精力轉向西方,西南方。
天寶十幾年間,大唐在河西走廊、青海、西域等地,跟吐蕃展開了多場激戰。
雙方互有勝負,但大唐憑借著更加強悍的國力,還是奪取了吐蕃一定的領土。
如今大唐抽調西軍精銳回關中,吐蕃反擊是必然的。
李隆基點了點頭,道:
“言之有理,去,派人傳旨給哥舒翰。”
“就說,朕命他出擊!”
畫麵一轉,已經是潼關大營。
監軍邊令誠讀完聖旨,對哥舒翰道:
“哥舒將軍,做好封侯的準備了嗎?”
言下之意,當然是激勵哥舒翰。
以戰功封侯!
哥舒翰的臉上卻沒有任何激動表情,隻有無奈。
“邊大人,潼關外麵還有至少十五萬叛軍精銳啊!”
邊令誠不以為然。
“咱們潼關這邊,起碼二十萬大軍!”
哥舒翰臉色發苦。
“二十萬大軍,隻有十萬西軍精銳。”
“剩下的十萬,都是從長安洛陽招募來的紈絝。”
“至少還要兩個月的時間,這些紈絝才勉強能打。”
“更何況,河北捷報頻傳,咱們可以等的。”
“等到安祿山主力撤回範陽,再出擊不遲啊。”
邊令誠勃然大怒,直接一拍桌子。
“哥舒將軍,你是要忤逆聖旨?”
哥舒翰苦笑一聲,連連擺手。
“邊大人,消消氣。”
哥舒翰是個懂行的。
高仙芝和封常清怎麼死的,哥舒翰一清二楚。
得罪了這個邊令誠,真會死人的!
【哥舒翰勉強安撫了邊令誠,然後給李隆基上書。】
【然而,哥舒翰的陳述迎來的是訓斥。】
【李隆基嚴令哥舒翰出戰,否則斬首換將!】
畫麵中,哥舒翰表情暗淡,看著麵前幾名心腹。
“準備一下,三日之後出兵吧。”
心腹們聞言,都是一驚,連忙開口勸阻。
“將軍,彆開玩笑了。”
“就這些紈絝,能打仗?”
“對啊,咱們在潼關等著安祿山自行潰敗不就好了?”
哥舒翰長歎一聲。
“爾等以為本將軍不想等?”
“可再等下去,安祿山退不退兵不知道,本將軍是必死無疑了!”
心腹們啞口無言。
哥舒翰默然半晌,開口道:
“還有意見嗎?沒有的話,就去做好準備吧。”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劉邦有些忍不住了。
“這個李隆基,他怎麼敢瞎指揮的?”
“當年韓信那個王八蛋,天天和朕玩心跳。”
“朕都好聲好氣的,從來沒有指揮過韓信!”
蕭何曹參聞言,不由莞爾。
所謂的“玩心跳”,指的當然就是韓信攻伐趙國之時發生的“背水一戰”。
笑完之後,蕭何搖頭道:
“當年的韓信,那是真正知己知彼。”
“背水一戰看似絕境,實則全在韓信算計之中。”
“如今李隆基對前線一無所知,卻盲目指揮大軍。”
“此自取敗亡之道也。”
劉邦連連點頭,大表讚同。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哥舒翰若是真死了,隻能怪長安離潼關太近了!”
說話間,突然有一名宦官進來彙報。
“陛下,代王到了。”
劉邦心中一喜,表麵卻不動聲色。
“宣他進來!”
片刻後,一名年輕皇子邁步而入。
這皇子雖然年紀輕輕,但舉手投足之間頗有禮節。
畢恭畢敬地朝著劉邦行禮。
“兒臣劉恒,見過父皇。”
劉邦嗬嗬一笑。
“薄姬近來如何了?”
戚夫人被發配去了邯鄲之後,劉恒的母親薄姬也被劉邦發配去了代國,由劉恒這個親兒子負責奉養。
劉恒忙道:
“母妃很好,就是近來總說想念陛下了。”
“她總喜歡回憶跟陛下一起的時光。”
劉邦聞言,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薄姬是個好女子,性格良善,懂得進退!”
“這樣吧,你等會派一輛馬車,去把薄姬接回來。”
“朕也是有些想她了。”
大殿之中的大漢群臣聞言,不少人臉色都是一變。
戚夫人出宮,代表著劉如意的失勢。
本以為,呂雉所生的太子劉盈穩了。
怎麼陛下又把代王劉恒和其母薄姬弄回來了?
陳平忍不住看了一眼蕭何。
蕭何不動聲色,輕輕搖頭。
在場的沛縣軍功集團大臣都清楚地看到了這一幕。
劉邦見無人反對,頓時露出笑容。
“來人,給代王賜座。”
“恒兒啊,你也隨朕看一看這金幕。”
“若是能從其中受教一二,夠你受用終生了!”
劉恒趕忙行禮謝恩,走到劉盈旁邊。
“見過太子哥哥。”
劉盈看著劉恒,心中也是嘀咕不已。
但表麵還是一團和氣,回禮笑道:
“四弟何須多禮?快坐吧。”
一時間,大殿之中,群臣視線都落在劉恒身上。
正進行到關鍵時刻的盤點視頻,此時反倒成了配角。
視頻之中,哥舒翰渾身披掛,威風凜凜。
在他的身後,是二十萬大唐士兵。
其中,十萬西軍精銳,十萬臨時招募士兵。
正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沿。
二十萬大兵齊聚,目之所及全是人頭,令人目不暇接。
哥舒翰看向一旁的邊令誠,開口道:
“邊大人,這就出擊?”
邊令誠笑嗬嗬地開口。
“大人乃是主將,何必問我?”
哥舒翰聞言,恨不得一腳踹死這個邊令誠。
若不是你這奸佞,老子又何必冒這種九死一生的風險!
邊令誠顯然也察覺到一些端倪,便道:
“哥舒將軍,我也隻是一個領旨辦事的。”
“大軍若是失敗,難道我這監軍就能好了?”
聽著邊令誠還算誠懇的話,哥舒翰臉色稍微舒緩。
“希望斥候們的偵查沒有出錯吧。”
很快,潼關大門打開。
浩浩蕩蕩的大唐軍隊,從潼關之中殺出。
大軍一路前進,很快就來到了靈寶縣的西原。
這裡有一片平原,地勢雖然狹小,但也是附近唯一能擺開陣勢的地方了。
西原處,駐紮著一支叛軍。
邊令誠策馬跟在哥舒翰身邊,指著叛軍營地道:
“根據斥候偵查,此地隻有幾千叛軍老弱駐紮。”
“叛軍的主力要麼在洛陽,要麼已經返回範陽。”
“總之,將軍隻要滅了這支軍隊,也算是對陛下有交代了。”
“屆時,我也可以想辦法為將軍拖延一二,如何?”
哥舒翰有些驚訝地看著邊令誠。
這個害死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奸佞,今天這麼好說話?
但事已至此,哥舒翰也不可能無故退兵。
於是他一揮手。
“進攻!”
震天的鼓聲中,唐軍主力殺向西原敵軍營地。
正如邊令誠所言,營地之中全是老弱。
僅僅一次衝鋒,唐軍就占領營地。
哥舒翰長出一口氣,正準備傳令紮營。
突然,後麵一陣鼓噪聲傳來。
哥舒翰頓覺不妙,猛然轉頭。
在身後大約兩三裡之外,潼關的絕險道旁山丘之上,突然滾下來無數巨石。
這些巨石瞬間就堵塞了狹窄的崤函通道,將唐軍切成兩段。
緊接著,山丘上猛然出現了數以萬計的叛軍。
為首一員大將,鷹視狼顧,滿臉冷笑。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叛軍主將,崔乾佑。
“哥舒翰,沒想到爾妄稱當世名將,也被老子這簡簡單單的計謀給騙了!”
“給老子射!”
霎時間,猶如雨點一般的箭矢就從天而降。
唐軍擁擠在崤函通道之中,進退不得,一時間被射死射傷無數。
哥舒翰大驚失色,不由怒吼起來。
“南側山丘不是偵查過了嗎,為何還會有如此之多的敵軍?”
然而此刻說這些已經無濟於事。
又有人驚叫道:
“前麵也來敵人了!”
哥舒翰再轉頭,隻見剛剛被唐軍奪取的那座大營東邊,同樣殺出了無數敵軍。
安慶緒嗬嗬大笑,立於大營東側山頭。
“老哥舒,今日此地便是你的葬身之所!”
哥舒翰心中大驚,立刻率領身邊眾將和親衛,登上北側山丘。
“事到如今,隻能拚了!”
哥舒翰咬牙切齒,就地組織反擊。
他麾下畢竟有十萬西軍精銳,在哥舒翰的命令下,一波波地反擊南方山丘上的崔乾佑所部。
一時間,雙方在山穀之中拚命廝殺,死傷無數。
唐軍雖然損失慘重,但總算是慢慢穩住了陣腳。
邊令誠魂不附體,抓住哥舒翰的袖子,突然大叫起來。
“崩了,那邊崩了!”
“什麼?”哥舒翰猛然轉頭看去。
在東側,唐軍迎敵先鋒軍已然一觸即潰。
安慶緒所率領的東路叛軍,正席卷而來。
“該死,怎麼會崩的!”
哥舒翰絕望大叫。
邊令誠似乎明白了什麼,臉唰一下變得慘白。
“是那十萬招募過來的士兵!”
哥舒翰將大量主力調來和崔乾佑作戰,打算死保後路撤退。
故而,那十萬原本在中軍的招募兵,就暴露在了安慶緒的麵前。
和安慶緒麾下訓練有素的東北叛軍相比,這十萬招募兵簡直就是還沒發育的小雞子!
邊令誠抓著哥舒翰的袖子不放,大叫道:
“大將軍,快派西軍精銳上去反擊!”
哥舒翰心如死灰,無奈一笑。
“邊大人,我調不上去啊!”
狹長的崤函通道,讓唐軍陣型綿延十幾裡。
崔乾佑正好切斷了唐軍中央。
哥舒翰縱然再怎麼天縱奇才,也無法在完全堵塞的狹小通道之中,立刻把能打的西軍精銳調集到東邊前線去。
西原之中,一場大屠殺正在發生。
十萬臨時招募來的唐軍,被安慶緒率領的叛軍殺得屍橫遍野。
鮮血將大地都染成了紅色。
唐軍的旗幟接連不斷地倒下,叛軍的喊殺聲越來越近。
哥舒翰呆滯地看著這一幕,良久無言。
事已至此,縱然是兵仙再世,也無法翻盤了。
邊令誠回過神來,忙道:
“哥舒將軍,咱們在河裡不是有船嗎?”
“快登船渡過黃河逃命吧!”
哥舒翰聞言,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黃河。
黃河之中,確實有數百艘大唐的運糧船。
也確實有一些船隻冒險靠岸,打算營救袍澤。
此刻,無數唐軍正在瘋狂登船。
突然,一艘船因登船人數過多,在一片驚叫聲中,翻了!
隻見倒懸過來的船底,還有河麵上無數掙紮求生的唐軍士兵。
其他唐軍士兵見狀都傻眼了。
有人甚至嘗試用盾牌作為木筏,用長矛作為船槳。
就這麼朝著黃河北岸逃去!
然而,滔滔大河流速極快,壓根不是一麵小小盾牌能支撐的。
劃出去不過幾丈,盾牌就瞬間傾倒。
幾分鐘後,河麵上又飄浮起一具屍體。
哥舒翰表情苦澀,長歎道:
“我將二十萬大軍都丟在這裡,還有何顏麵回去見陛下?”
說完,就要拔劍自刎,卻被邊令誠拚了命地搶下來。
“還愣著乾什麼,帶哥舒大人和本官走啊!”
哥舒翰的親衛們終於回過神來。
他們七手八腳奪下哥舒翰的劍,架著哥舒翰來到河邊。
又一艘運糧船靠近,邊令誠逃命心切,大聲發號施令。
一行人總算登船,運糧船開始搖搖晃晃地朝著北岸而去。
站在船上,邊令誠長出一口氣,心中慶幸想道:
“娘的,還好是把哥舒翰這蠢貨保下來了。”
“若他死了,我獨自回京,豈不是要麵對陛下怒火?”
“如今他活著回到潼關,陛下隻會處罰他。”
“我這監軍,有楊國忠大人說情,想來無事。”
就在此時,邊令誠突然感覺一股大力自身後而來。
噗通一聲,邊令誠被人推下了船。
他不識水性,登時在黃河之中亂翻亂滾。
也是他運氣好,竟然又抓住了船舷。
“救……”
邊令誠剛剛將腦袋露出水麵呼救,臉上突然露出驚恐表情。
一道劍光閃過,邊令誠抓住船舷的雙手手掌同時被斬斷。
一聲慘叫過後,邊令誠沒入水中,身體浮沉,被水衝到下遊去了。
哥舒翰轉頭看著這一幕,愣了一下。
“何至於此?”
一名年輕將軍咬牙切齒地收回寶劍。
“若非此獠在陛下麵前進讒言,我等哪裡會失敗?”
“不把他分屍淩遲,就算他命好了!”
哥舒翰又是一聲歎息。
再看向南岸的西原戰場。
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哥舒翰熱淚不禁滾滾而下。
“諸位袍澤,是我哥舒無能,害了你們性命!”
【西原一戰,二十萬唐軍折戟沉沙,幾乎全軍覆沒。】
【哥舒翰領殘部回到潼關,卻被部下火拔歸仁欺騙,將哥舒翰綁起來獻給了叛軍。】
【潼關由此徹底失守。】
畫麵一轉,無數舉著“燕”字大旗的兵馬,浩浩蕩蕩地進入潼關之中。
叛軍主將崔乾佑立於潼關關牆之上,極目遠眺。
關中平原,已然在望!
崔乾佑哈哈大笑。
“長安,老子馬上就來!”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看到這裡,終於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