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楊堅李淵雙重認證,民族融合才是最優解(1 / 2)

看著李世民被擠兌的樣子,李淵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好了,朕也不怪你。”

“坦白說,咱們北朝確實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鮮卑人的習俗,但隻要注意一下男女大防,小節終究還是無礙。”

李世民連連點頭。

“父皇說得對。”

李淵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警告李世民道:

“但像李治那個臭小子一樣,連自家老爹的女人都娶來當皇後,絕對不行!”

李世民無比讚同,高聲道:

“絕對不行!”

其他群臣看著這對父子,一時間啼笑皆非。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高洋死後,其長子高殷繼承了皇位。】

金幕中,出現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少年天子,他表情溫和,氣度雍容,有一股讓人難忘的神采風姿。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咦了一聲。

“此子也是敗家子?朕總有些不信。”

扶蘇也有些驚訝。

“這高殷看起來並非是那種嗜血殘暴之君。”

群臣也紛紛附和。

正所謂,相由心生!

看一個人的長相,很多時候其實就能判斷出這個人大致的脾氣性格。

當然,這需要非常深的閱曆,見過和了解非常多的人,才能做到。

在場的大秦君臣,顯然並不缺少閱曆。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微微皺眉。

“這小子看起來很順眼啊,竟然也是個敗家子?”

蕭何也頗為疑惑。

“此子以長相而言,該是個仁君才對。”

曆朝曆代的君臣們議論紛紛。

【由於高洋死得太早,高殷繼位時年僅十六歲。】

【高殷是一個仁慈之人。】

畫麵中,少年高殷戰戰兢兢地拿著一把刀,站在高台上。

他的麵前跪著一個五花大綁的囚犯。

皇帝高洋表情淡然坐在不遠處的椅子上,平靜地喝著酒,道:

“殷兒,你作為將來大齊皇帝,殺人是你的必修課。”

“來,給朕把這個死囚殺了!”

高殷苦著臉,懇求高洋。

“父皇,兒臣聽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此人若是有罪,父皇派人誅殺即可,何必讓兒臣來呢?”

高洋大怒,對著高殷喝道:

“一天天讀那些儒家書籍,血性都讀沒了!”

“你若是不斬下他的腦袋,朕今天就殺了你!”

在高洋的逼迫下,高殷戰戰兢兢地舉起手中的刀,一聲發喊,咬牙砍了下去。

一刀下去,隻破了皮。

高洋大怒,吼道:“再砍!”

兩刀。

三刀。

終於,囚犯流血過多,倒在地上。

高殷渾身顫抖,看著高洋。

“父、父皇……”

高洋大怒,吼道:

“頭還沒斷,朕讓你把他的頭砍下來!”

高殷閉著眼睛,哐哐哐又砍了好幾刀。

但始終無法將腦袋砍下。

高殷心中驚懼,嚇得丟刀大哭。

“父皇,兒臣真的做不到啊!”

高洋氣急敗壞,直接拿出鞭子,啪啪啪地抽了高殷三鞭。

隨後搶過高殷手中的刀,一刀將囚犯的頭顱斬落。

“沒用的廢物,蠢材!”

將高殷大罵一通後,高洋揚長而去,隻留下渾身發抖的高殷一個人在高台上。

【這件事情給年幼的高殷留下了十分濃重的心理陰影,導致高殷有了口吃結巴的毛病。】

秦始皇看到這裡,連連皺眉不止。

“這個高洋,簡直就是個腦殘中的腦殘!”

扶蘇也極為氣憤,道:

“皇帝的職責是治理國家,又不需要親自殺人。”

“讓一個幼小的孩童持刀去斬彆人的首級,這般酷烈手段,他怎麼想得出來的?”

【高洋覺得高殷過於漢化,想要廢掉高殷,卻遭到了國內以宰相楊愔為首諸多漢族大臣的反對。】

【通常來說,兒子長大之後,若內心敬佩父親,就會成為和父親性格相同的人。高洋就和其父高歡的性格類似。】

【但若是兒子內心反感父親,就會成為和父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就比如高殷和其父高洋,性格就截然不同。】

【高殷繼位之後,重用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漢族大臣,大力推行漢化改革,行仁慈治國之道。】

【這個舉動,也得到了高殷生母,太後李祖娥的大力支持,畢竟李祖娥也是漢人。】

【為了實現改革目標,必須要做的就是集中皇權,收回高演、高湛等皇族親王們手中的兵權。】

【但高殷的這些改革,無疑觸怒了高演高湛,加之高歸彥關鍵時刻走漏風聲,高演高湛抓住機會,起兵捉拿了楊愔等人,挾持高殷來到太皇太後婁昭君麵前對峙。】

畫麵中,高演大聲道:

“母後,若是全按照高殷的改革來做,咱們鮮卑人將來也彆說什麼權力了,就安心的當漢人的狗而已!”

婁昭君一聽此言,頓時氣得七竅生煙,當即大罵自己的兒媳婦,當朝太後李祖娥。

“你這個漢人賤婢,難道不知道大齊是我們鮮卑人建立的嗎?我們鮮卑人怎麼可能會受你這個漢人老婦的擺布!”

【婁昭君作為高歡正妻,說話可謂一言九鼎。】

【高殷當即被廢黜為濟南王,責令遷出皇宮。】

【楊愔等推動改革的漢族大臣儘數被誅殺,高歡和婁昭君的第六個兒子常山王高演登基,成為北齊新皇。】

【高殷被廢,標誌著北齊鮮卑人和漢人之間的融合再度失敗,兩大民族之間的矛盾越發深刻,內在衝突不斷。】

【這,也正是北齊明明最為富庶,最後卻被北周輕易滅亡的最大伏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看到這裡,表情之中也帶著感慨。

“周太祖,真是功莫大焉。”

“沒有周太祖的改革讓關中胡漢融合,就沒有後來強悍的大周和大隋了。”

楊勇有些好奇地開口。

“父皇,這民族融合,當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隋文帝輕笑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