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若沒有民族之間的融合,那麼胡人士兵和漢人士兵一旦上了戰場,就是各自為戰,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把對方看成自己人!”
“有了周太祖的改革後,每一個關中折衝府之中的袍澤都是同村同鎮同縣,大家的田宅在一起,孩子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久而久之自然產生感情,成為真正的鄉黨。”
“上了戰場,鄉黨之間自然守望相助,拚死相救,如此發揮出來的威力,就遠勝之前了!”
頓了頓,隋文帝又開口道:
“當然,這個融合的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花費的時間數以十年計!”
“這也就是為何在前麵的戰爭中,周太祖即便完成了府兵的初步改革依舊難以戰勝高歡的原因。”
“隻有到第二代、第三代關中府兵成長起來的時候,大周才有了真正橫掃天下的實力!”
聽著楊堅的話,楊勇似懂非懂。
他畢竟不是從那個火熱的年代成長起來的。
但他心中卻記住了一句話。
民族融合,有百益而無一害!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也發出了感慨。
“民族融合……”
他的表情有些出神。
這位大唐的開國皇帝,想起了自己人生之中見過、打過交道的許多人。
有好人,也有壞人。有胡人,也有漢人。
李淵定了定神,抬頭看向群臣,笑嗬嗬地開口。
“各位看到這裡應該也知道,想要真正成為華夏的王朝,除了漢化這條路之外,彆無他途!”
群臣之中,大部分點頭。
也有少部分鮮卑大臣,表情遲疑,欲言又止。
李淵又接著笑道:
“不過大家也放心,咱們現在這座大殿之中所站著的都是唐人,都是朕的好臣子,都是大唐的好官員!”
“今後,若是有人以什麼民族、出身原因來相互攻訐,那朕第一個就要治他的罪!”
聽到李淵的話之後,在場的眾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陛下英明!”
李世民心中也是無比佩服。
鮮卑人?漢人?
其實,那都是過去式了。
如今,在大唐的土地上隻有一種人。
唐人。
從嶺南到東北,從山東到西域。
普天之下,皆是唐人!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高演繼承皇位之後,不但廢除了侄子高殷在過去幾個月裡進行的各項漢化改革,更一鼓作氣將高澄、高洋兩位兄長在位時的漢化政策也廢除了七七八八。】
【至此,北齊不但沒有如西魏一般進行民族融合,反而大踏步地後退回了民族對抗的道路上。】
【好在高演同樣也是頗具才能,他在高洋執政後期就已經是北齊實際上的治理者,故而獲得皇位之後,北齊內部依舊還是有條不紊。】
【然而,高演卻麵臨著一個心病!】
金幕之中的高演,陷入了一個回憶。
那是他的皇兄高洋,重病垂死之時,和高演的一番對話。
病榻之上的高洋拉著高演的手,流下眼淚。
“七弟啊,朕恨當初不聽你的話,過度沉迷酒色,現在朕真的要死了。”
高演也是極為悲傷,眼睛通紅,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高洋吃力地喘了幾口氣,對著高演道:
“高殷那個臭小子,他的性格實在是太弱了,他繼承皇位,朕不放心。”
“七弟,朕把皇位傳給你吧。”
高演大吃一驚,心中頓時閃過無數念頭。
皇兄這是真心的,還是在試探我?
若是真心,我隻要答應,便能成為大齊第二位皇帝!
若是試探,我一旦答應,恐怕就要橫死當場!
終於,高演拿定主意,正色對著高洋道:
“皇兄說的這是什麼話!大哥死的時候侄子們還年幼,由皇兄來繼位是理所當然。”
“現在高殷侄兒都十六歲了,馬上就能成年,何須臣弟越俎代庖?”
高洋見高演堅辭不受,默然良久,突然拉住了高演的手,懇求道:
“七弟,將來你若是奪了皇位,無論如何,請留高殷這臭小子一命。”
“皇兄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當時的高演萬萬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個月之後,他真的就被高殷逼得發動政變,將這個侄子取而代之。】
【成為皇帝的高演立刻就麵臨一個問題,究竟要不要殺掉被廢除的侄子高殷?】
【殺了,自然一了百了,永絕後患。】
【許多跟隨高演篡位的臣子,更是強烈地要求高演即刻殺掉高殷。】
【可高演答應哥哥高洋在先,又怎麼能背信棄義?】
金幕之中,高演表情無比掙紮,甚至都已經開始扭曲起來。
他在皇宮之中奔跑著,突然扯下一段樹枝,一片片地摘著樹葉。
“殺,不殺,殺,不殺……”
片刻後,最後一片落葉被摘下。
“……殺。”
高演閉上眼睛,終於下定決心。
【在篡位一年後,高演命高邦彥前往晉陽城,將被監視居住在晉陽城之中的廢帝高殷毒殺。】
【高殷死後,高演本該鬆一口氣,但他卻因為不堪良心上的折磨,開始神智錯亂。】
畫麵一轉,隻見上千名宮人舉著火把,圍繞著高演的寢殿站立。
幾名鮮卑巫師在大殿麵前,跳著狂亂的舞蹈,表情極為扭曲,動作非常瘋狂,好像在和什麼看不見的東西戰鬥一般。
【在進行了驅鬼儀式之後,高演感覺心情好了不少,便騎馬外出散心。】
畫麵中,高演正策馬狂奔,突然表情一陣恍惚,似乎看到了高殷披頭散發的冤魂自空中浮現,對著他淒厲大叫。
“不!!!”
高演大叫一聲,直接摔落馬下,口吐鮮血,昏倒過去。
【高演在這一次的事故中摔斷了肋骨,受傷極重,雖有太醫醫治,依舊無力回天。】
【此時,距離他十七歲侄子高殷在晉陽被毒害,僅僅過去了兩個月!】
看到這裡,秦始皇不由長出一口氣,表情竟有些釋然。
“嗬嗬,這還真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高殷背信棄義,奪了侄子皇位卻又殺了侄子。”
“他若不死,天理難容!”
扶蘇有些驚訝地看著自家父皇,突然心中一動。
父皇是在邯鄲出生的,那時候邯鄲還是趙國的都城。
小時候的父皇跟隨皇祖母,孤兒寡母在邯鄲求生,受儘了白眼和欺淩。
後來父皇繼承大秦皇位,攻克邯鄲滅了趙國,便將當年欺負過自己母子的人全部找出來,殺了個乾淨!
這,或許便是父皇心中的天理報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