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聶渺遮已經來到了戰場的後方,看著視線儘頭正在不斷撤退的清軍殿後部隊,表情極為難看。
“衝,給我衝上去,不惜一切代價,用最快的速度突破這支殿後部隊!”
“傳令所有將官,任何人有怯懦畏戰之舉,直接斬首!”
在莽聶渺遮的嚴令之下,緬軍不顧生死,發動了瘋狂的進攻。
正在後撤的明瑞所部,頓時感受到了無比巨大的壓力。
防線已經無法堅守了!
觀音保衝到明瑞麵前,大叫道:
“大帥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明瑞一咬牙,轉身騎馬就走。
就在此時,密集的一陣槍聲突然響起。
一顆子彈從空中飛了過來,沒入了明瑞的身體之中。
明瑞身體劇震,雙腿用力一夾馬腹,在親衛們的簇擁下消失在了山道之中。
觀音保鬆了一口氣,轉身獰笑著拿起了火槍。
“緬甸猴子,你們來啊,爺爺在這裡等著你們!”
砰砰砰!
觀音保舉起火槍,瘋狂射擊。
一名又一名的緬甸士兵在觀音保的射擊中倒下。
更多的緬軍士兵衝了上來!
觀音保很快就耗儘了子彈,拿出了長弓,伸手探向背後的箭簍。
又過一會,觀音保不知道多少次伸手,卻隻摸到了一支箭矢。
這是箭簍中的最後一支箭矢。
觀音保眉頭一皺,手鬆開箭矢,摸向腰間的長劍。
但他的手才剛剛摸到劍柄,就又一次的鬆開了。
在這種熱兵器之間的戰鬥中,長劍根本毫無意義。
觀音保不可能一個人頂著這麼多火槍,衝入緬軍陣地之中肉搏。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就想要撤退。
此刻觀音保身邊的清軍已經寥寥無幾。
緬軍猶如潮水般湧來,觀音保衝過幾道山梁,突然停下腳步。
在他的麵前,十幾名緬軍嗖嗖地從山梁上跳到了路中央,舉著火槍,對準了觀音保。
“投降!”
“不殺!”
緬軍看出了觀音保身上的將軍盔甲,打算將其生俘。
觀音保大怒,朝著地上吐了一口口水。
“就你們這些猴子,也配俘虜大清將軍?”
他猛然拔出了箭簍之中最後一支箭矢,狠狠地刺入了自己的心口。
砰一聲,觀音保的身體沉重倒地。
他奮起最後一口氣,將視線投向北方。
那是他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鏡頭一轉,正在策馬狂奔的清軍主將明瑞,突然從馬背上跌落,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圈,一動不動。
“大帥!”
明瑞的親衛們大驚,趕忙跳下馬,七手八腳地將明瑞扶起。
眾人目光落在明瑞身上,突然凝固了。
明瑞的腹部不知何時已經冒出了大量鮮血,將甲胄下半部分都染紅了。
明瑞臉上露出了痛楚的表情,緊緊地握住了親衛隊長的手。
“查訛,不要把我的屍體帶回去,就埋在這裡。”
“等將來有一天,大清的軍隊打到這裡,再讓他們把我安……”
明瑞沒有說完這句話,就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大帥!!!”
鏡頭漸漸地黑了下去,一行行字幕浮現。
【在最後的突圍中,明瑞親自領兵殿後,帶著兩千兵馬有力的阻擊了緬軍主力的追擊,為大部隊的撤離創造了機會。】
【最終,一萬兩千名清軍將士成功地撤回了雲南境內。】
【而明瑞和剩餘的數千清軍將士,則永遠地沉眠在了這片陌生的土地上。】
【大清和緬甸的第三次戰爭,以主將陣亡,南北兩路軍齊遭失敗,損兵折將而告終。】
看到這裡,大清世界,乾清宮大殿之中,一片死寂。
胤禛深吸一口氣,再也無法壓製住心中的怒火,幾步走到了弘曆的麵前。
“蠢貨!”
啪的一聲,胤禛狠狠地扇了弘曆一個耳光。
弘曆的左邊臉頰頓時腫了起來,少年驚慌失措地捂著臉,看著自己盛怒中的父親,腦海之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皇帝康熙坐在龍椅上,麵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幕,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群臣的目光落在少年弘曆的身上,表情也是頗為怪異。
在這部盤點視頻最開始播放的時候,看到準噶爾汗國的滅亡,大清群臣們對於弘曆這個未來的“乾隆皇帝”無疑是非常有好感的。
但現在,隨著清緬戰爭的播放,大清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群臣對弘曆的好感無疑也在不斷地下降。
俗話說,事不過三!
一次失敗,能算偶然。
兩次失敗,還能說運氣不佳。
但連續三次失敗,這就沒有任何借口了。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大清之所以會連續被國力遠遠不如大清的緬甸擊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弘曆這個乾隆皇帝對緬甸的輕視!
康熙歎了一口氣,緩緩開口。
“若是在第一次就能讓明瑞作為主帥,事情也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三次啊……”
聽著康熙的歎息,弘曆心中羞愧無比,噗通一聲跪下。
“是孫兒愚蠢,讓大清遭受奇恥大辱,還請皇爺爺治罪!”
胤禛鐵青著臉,也在弘曆的身旁跪下。
“兒臣教子無方,還請皇阿瑪降罪!”
看著跪在麵前的這對父子,康熙老皇帝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旁的九皇子見狀,心中又是高興,又是遺憾。
高興是因為,胤禛自從被封為太子之後,八皇子胤禩這一黨聲勢遭受重挫,基本已經到了解體邊緣。
九皇子作為胤禩一黨的核心成員,這段時間的境遇可想而知。
如今見到胤禛父子如此狼狽,九皇子的心情彆提有多好了。
遺憾則是因為,八皇子胤禩之前因為出言不遜而被康熙皇帝禁足在家。
若是胤禩此刻能在大殿之中,那簡直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啊!
就在此時,康熙皇帝淡淡開口:
“胤禩那個臭小子在家閉門思過,應該也想清楚了吧?”
“老九,你去把他叫進宮來。”
九皇子身體劇震,大喜過望。
“兒臣遵命!”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注視著視頻中的一行行字幕,表情若有所思。
過了好一會,他才開口道:
“看來這西南山區,確實是不好用兵啊。”
聽著李世民的話,長孫無忌有些不以為然。
“陛下,這大清之所以能遭受三次失敗,明顯就是因為他們的皇帝過於輕敵。”
“若是大唐和這緬甸對上,不是隨隨便便就將其滅國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搖了搖頭:
“無忌啊,你這就是犯了和乾隆皇帝一樣的錯誤了。”
長孫無忌的臉瞬間就漲紅了。
李世民笑了笑,繼續開口道:
“不過清軍的失敗,對大唐倒不是一件壞事。”
“它警告了朕,即便是朝廷一直都不當回事的西南山區,依舊有可能會誕生出像緬甸這樣足以讓中原王朝頭疼不已的對手。”
“嗯,看來大唐的疆域還是不能在山區止步啊。”
“得打出去,至少也得打到這個阿瓦城才行!”
房玄齡聽著李世民的話,一方麵被李世民話語之中的豪邁氣魄所激勵,一方麵又有些遲疑。
“陛下,如今大唐已經在對吐蕃用兵,若是繼續對西南進軍的話,恐怕會過於消耗關中府兵啊。”
大唐的疆域雖然遼闊,但真正能打的,其實就是關中這幾十個折衝府的府兵。
這也是大唐一直以來在軍事上執行的國策,強乾弱枝!
以關中一地府兵,鎮壓天下所有不臣!
李世民嗬嗬地笑了起來,道:
“關中府兵確實是應對不了這樣的局麵了,所以朕已經決定了,從今年開始,抽調南方府兵前來關中,不,讓關中的將領們去南方訓練出一支精銳。”
“嗯,這樣才能更貼合戰場,讓大唐將來的南下之路越發順暢。”
李世民的話說完之後,房玄齡不由大為震驚,不敢置信地看著李世民。
“陛下,咱們強乾弱枝的國策難道……”
李世民擺了擺手,表情變得嚴肅了起來。
“老房啊,若是大唐的疆域僅僅像大隋一樣,用關中府兵鎮壓天下自然是毫無問題的。”
“可現在的大唐,不但滅了高句麗、平定了新羅百濟,還拿下了漠北和西域,正在進攻吐蕃,即將對西南發動征伐。”
“大唐疆域,比起當年的大隋,不知道要大了多少倍!”
“關中縱然是大唐最精華所在,但若是僅僅靠著關中,難道真的能讓大唐的基業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李世民沒有給臣子們回答的機會,自己就做出了回答。
“不可能的。府兵製度並不是能持續千秋萬代的製度,這一點在看完李隆基的盤點視頻之後,相信你們也心知肚明。”
“大唐遲早都會出現像安祿山率領的東北邊軍,高仙芝率領的西北邊軍那樣,並不屬於關中的精銳部隊。”
“既如此,朕提前適應,提前掌控,難道不是更好的辦法嗎?”
房玄齡默然。
長孫無忌則依舊憂心忡忡,開口道:
“陛下雄才大略,不管是什麼樣的軍隊自然都能如臂使指。”
“臣是擔心,若是不屬於關中的軍隊做大,將來大唐的後代皇帝們會有麻煩。”
李世民聞言,不由看了一眼旁邊的李治,隨後笑了起來。
“若是連區區幾個軍頭都搞不定,那還當什麼大唐的皇帝呢?”
李治表情嚴肅,緩緩點頭。
顯然,對自家父皇的這番話,李治是極為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