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清緬戰爭終落幕,康熙皇帝和胤禛心態炸裂(2 / 2)

傅恒哼了一聲,擦了擦嘴角,怒道:

“本帥現在最需要的是攻克這座該死的老官屯!”

侍衛長低頭不語,眼角的餘光卻鎖定了傅恒剛剛用來擦手的右掌。

在那掌心之中,依舊還是一片讓人觸目驚心的血紅色。

傅恒強撐著,回到了自己的帥帳中。

清軍副帥、雲貴總督阿桂快步而入,憂心忡忡地稟報。

“大帥,此地過於濕熱,瘟疫的傳播實在是太快了。”

“眼下營帳之中兩萬餘人,已經有至少三千人染上了瘟疫,還有近萬人水土不服,被風寒等各種疾病困擾!”

“還有領隊大臣綿康、雲南提督本進忠、台灣總兵葉相德、護軍統領伍三泰……也都病倒了!”

傅恒表情平靜地聽著阿桂的彙報,時不時咳嗽幾聲。

良久之後,傅恒緩緩開口道:

“你也覺得打不下去了?”

阿桂表情苦澀,幾番遲疑之後還是硬著頭皮開口道:

“大帥,不是下官不想打,可現在這樣子若是再打下去,恐怕……”

阿桂沒有把話說完,但傅恒卻非常明白這位老朋友沒說出口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

再打下去,恐怕要重蹈明瑞的覆轍了!

傅恒沉默良久,開口道:

“第一尊神威大炮,應該是這兩日就能鑄造完成,對吧?”

“等神威大炮鑄成後,再看一看吧。”

阿桂點了點頭,道:

“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等阿桂退下之後,傅恒一個人靜坐良久,終於展開紙筆。

【臣富察氏傅恒啟奏大清皇帝陛下……事已至此,臣鬥膽請陛下準許與緬甸議和,班師回朝……】

很快,一名八百裡加急的信使疾馳而出,沒入了北方重重疊疊的山道之中。

畫麵一轉,傅恒坐在了椅子上,注視著遠處的緬軍老官屯三座營寨。

“開始吧。”

在傅恒麵前不遠處,一尊無比巨大而嶄新的大炮,已經做好了發射的準備。

“轟!”

引信被點燃後,巨大的炮彈飛了出去,落在了緬軍的寨牆上。

緬軍用來構建寨牆的粗大樹木被炮彈命中,頓時被砸的四分五裂。

一發又一發的神威大炮炮彈開始有節奏的落下,緬軍的寨牆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缺口。

緬軍大營之中,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羅臉色大變。

“清國人什麼時候弄出了這麼厲害的大炮?”

“快,立刻讓工匠們上去,用最快的速度修補寨牆!”

頓了頓,摩柯梯柯都羅咬牙道:

“不,讓所有能上去的士兵都上去,一定要馬上把寨牆修補起來!”

遠處,清軍士兵發出的喊殺聲,已經響徹天際。

畫麵一轉,已經是黃昏時分。

傅恒用手捂著嘴,劇烈地咳嗽起來。

好一會之後,他才重新直起身體,道:

“鳴金。”

清軍猶如潮水般後退,撤入大營之中。

傅恒一動不動,安靜地坐在椅子上。

太陽落入西邊,夜幕席卷而來,將傅恒的身影完全吞噬。

一聲歎息自黑暗中幽幽響起。

“可惜,隻有一門啊……”

【神威大炮的威力,確實是無比強悍。】

【然而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老官屯之戰最終僅僅出現了一門神威大炮的身影。】

【單靠這一門神威大炮,並不足以幫助清軍徹底摧毀緬軍堅固的防線。】

黑夜中,緬軍帥帳裡坐立難安的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羅終於等回了他想要見到的人。

“怎麼樣,清國那邊答應和談了嗎?”

剛剛從清軍大營回來的緬甸使者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急促地開口:

“丞相大人,清國主帥傅恒說了,必須要大王親筆寫降表並用印,清軍才願意和談退兵!”

摩柯梯柯都羅聞言頓時傻眼了,怒道:

“這個傅恒難道不知道,以我們大王的心性,根本不可能寫什麼降表嗎?”

“我們又沒有輸!”

緬甸使者苦笑一聲,道:

“丞相大人,我也是這麼告訴清國人的。但那傅恒說了,清國乃是天朝上國,退兵必須要體麵。”

“若是沒有降表,那就算是耗到最後一兵一卒,他們也要在這裡和我們打下去,直到滅掉我們緬甸為止!”

摩柯梯柯都羅呆若木雞。

【這位主持老官屯戰局的緬軍主帥心中非常清楚,清軍或許到了極限,但緬軍何嘗又不是即將崩潰?】

【若是繼續打下去,縱然能擊退傅恒這一次的兵馬,緬軍也再無力應對接下來大清抽調的援軍了,甚至可能會被暹羅反攻,直接亡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摩柯梯柯都羅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鏡頭一轉,這位緬甸右丞相提著毛筆,在一封剛剛寫好的國書降表落款處寫上了“下國小王緬甸莽氏孟駁”。

隨後,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個印璽,砰一聲蓋在了上麵。

“好了,明日你就拿著這份降表,去交給清軍主帥傅恒吧。”

使者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摩柯梯柯都羅,就連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

“右丞相,這是大王的玉璽,怎麼會在你的手中?”

摩柯梯柯都羅默然片刻,開口道:

“這是假的,我讓人偽造的。”

使者如遭雷擊,不由自主地後退兩步,臉上滿是驚駭的表情。

“右丞相,你你你,你瘋了?”

“偽造國書和國王印璽,這可是滿門抄斬的死罪!”

摩柯梯柯都羅慘然一笑,搖了搖頭。

“我們打不下去了,明白嗎?”

“想要不被滅國,我們隻有這個辦法!”

緬甸帥帳之中,一片死寂。

鏡頭一轉,這份國書已經放在了傅恒的麵前。

傅恒極為憔悴,臉上已經完全失去了血色,看著麵前的這封國書,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才一天時間,竟然就有緬甸王親筆寫就的國書了?”

傅恒眼神一動,似乎明白了什麼,抬頭看了一眼麵前的緬甸使者。

“你們的主帥是誰?”

使者低著頭,答道:

“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羅。”

傅恒沒有開口,視線重新下移,落在了這份降表的緬甸王落款和用印處,注視良久。

終於,傅恒開口了。

“好,既然爾等已經明白了得罪天朝的後果,願意獻表投降,那本帥也就不為難你們,即刻停戰。”

“三日後,本帥便班師回國!”

等欣喜若狂的緬甸使者離開後,傅恒默默地看著麵前的這份降表,一遍又一遍。

最終,這位大清主帥什麼也沒有說,隻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然後,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聲。

【第四次清緬戰爭,就在雙方都筋疲力儘,無力再戰的情況下結束了。】

【清緬兩國的史書上,對這一次戰爭的議和條約記載並不相同。】

【緬甸史書之中所記載的議和條約是雙方罷兵,維持戰前疆域,開放邊境口岸進行貿易通商。】

【大清史書之中所記載的則是緬甸王孟駁獻上降表乞求和談,大清網開一麵,將緬甸重新納入大清藩屬國的體係之中。】

【主持議和的雙方主帥命運也各有不同,緬甸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羅私自偽造和約的事情最終被緬甸王孟駁所知,丟掉了右丞相的職位並發配到了緬甸和印度邊境,但總算是沒有丟掉性命。】

【而大清方麵的主帥傅恒則在這次戰爭中感染了重病,班師回到大清京師之後很快就去世了。】

【乾隆皇帝並沒有因為傅恒這一次戰爭未竟全功而對其降罪,反而親臨傅恒靈堂悼念,對傅恒的後代也是極儘恩寵。】

【四次大戰過後,乾隆皇帝終於意識到緬甸不是那個他彈指間就能灰飛煙滅的蕞爾小國,放棄了繼續和緬甸開戰的打算,兩國從此保持了長久的和平。】

【從發動戰爭的目標和戰爭的最後結果而言,大清四次戰爭損兵折將,數以萬計的清軍將士埋骨於緬甸境內,最好的戰果也不過是逼近緬甸首都阿瓦城八十裡之外。】

【四次征討緬甸的主帥,無一人得以善終,嚴重損耗了大清國力以及威望,導致英、法、荷蘭等國在大清周圍更加活躍地發展殖民地,瘋狂蠶食起了大清的藩屬國。】

【至於緬甸方麵,雖四次讓清軍無功而返,但同樣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整個國家幾乎被這四次戰爭所摧毀,消耗了所有國力和戰爭潛力。】

【暹羅國在華人鄭信的引領下,成功於第四次清緬戰爭結束後複國成功,緬甸貢榜王朝對暹羅的征服徹底宣告失敗,同時也完全失去了對印度東北各邦的影響力,讓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迅速地在印度東北部發展起來。】

【這是一次雙輸的戰爭。大清作為更主動、更強勢的一方卻沒有在四次戰爭中取得一次真正的勝利,無疑是最大的輸家。】

【這其中,乾隆皇帝作為大清的最高統治者,他的盲目樂觀、急於求成是最大的敗因,清軍輕視對手、火器落後、每一戰都以寡敵眾則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失敗原因。】

【失敗對於大清這樣的龐然巨物而言其實並不可怕,若是乾隆皇帝能從失敗之中吸取教訓,獲得足夠的警醒,大清和華夏曆史的發展便能走向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這其實是曆史給乾隆皇帝和大清一個絕佳的機會,但非常可惜的是,他不但打了敗仗,還完美地錯過了這次機會。】

看到這裡,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的臉色已經變得無比難看。

“輸了,竟然還是輸了?”

乾清宮大殿中,滿殿群臣都是不敢置信的表情。

就連胤禛都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語。

“這都能輸?這怎麼可能輸?這根本不應該輸啊!”

胤禛翻來覆去地重複著這幾句話,臉色漸漸變得猙獰起來。

突然,他猛地抬頭,雙目之中滿是熊熊火焰,發出了一聲響徹大殿的怒吼。

“弘曆,你這個逆子,怎麼能蠢到這種地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