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傅恒相信與否,清軍衝入營寨之中的先鋒軍,確確實實地被緬軍打了出來。
不僅如此,緬軍緊跟著的反擊更是無比犀利。
大量身材矮小的緬軍,手裡揮舞著長劍大刀,嗷嗷喊著就衝了上來,一副要和清軍死拚到底的態勢。
坐鎮一線指揮的總兵哈國興一開始還有些歡喜,高聲大叫。
“快,全部衝上去,他們近戰不是我們的對手!”
但很快,哈國興就發現了不對。
從營寨之中湧出來的緬軍,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哈國興此刻能指揮得動的清軍,撐死了也不過兩千人左右。
而對他們發動反擊的緬軍,數量卻超過了一萬!
更讓哈國興心驚肉跳的是,從營寨之中湧出來的緬軍數量還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不斷地增加。
“不好!”哈國興頭皮發麻,直接拔出了腰間長劍,對著身旁的親衛們喝道:“跟本將軍一起頂上去!”
話音落下,哈國興直接躍出了戰壕,朝著最前方快步急衝而去。
後陣之中,清軍主帥傅恒也急眼了,跳著腳大叫道:
“快,全軍壓上,和這些緬甸猴子拚了!”
然而,無論是哈國興還是傅恒,他們做出反應的時間點已經太晚了。
從最前線被打退的清軍先鋒軍此刻已經完全失去了組織,被緊隨其後的緬軍殺得不停潰散。
縱然哈國興、王連等身在一線的將官們竭力殺敵指揮,也已經改變不了這種兵敗如山倒的態勢了。
哈國興奮力砍殺,將一名又一名衝上來的緬軍士兵斬於劍下,但他身邊的敵人不但沒有變少,反而越來越多,逼得哈國興隻能步步後撤。
一道巨大的身影突然擋在了哈國興的麵前,隨之傳來的是生硬無比的滿洲官話。
“撤!”
狼牙棒的呼嘯聲在哈國興耳邊響起,他麵前的幾名緬軍士兵被一擊斃命,總算是給這位老總兵有了一點喘息時間。
還沒等哈國興做出反應,渾身浴血的王連也衝了過來,抓住了哈國興的肩膀。
“總兵大人,敵人援軍來了,我們打不了,快走!”
哈國興身體劇震,不由自主地被王連拉著,朝著清軍大營的方向撤退而去。
在他們的後方,數百名身材巨大的索倫兵拚死奮戰,將湧上來的緬軍追兵不停打退。
更遠處的後陣之中,傅恒雙目失神地看著這一幕。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
明明勝利已經近在咫尺了!
突然,傅恒察覺到了什麼,視線移動到了江麵上。
上百艘大大小小的緬甸戰艦,不知何時突然出現在江麵,逆流而上,參與到了水麵的大戰之中。
轟轟轟!
緬軍戰艦上的英國、法國大炮瘋狂發射,瞬間將清軍水師戰艦完全壓製。
原本被打得在營寨之中露不了頭的那支緬軍艦隊,此時也衝了出來,對著清軍水師發起了反撲。
一艘又一艘的清軍戰艦開始在江麵上沉沒,噗通噗通跳水的聲音不絕於耳。
傅恒臉色慘白,身體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過了好一會,他才用無比嘶啞的聲音開口。
“鳴金吧。”
尖銳的鳴金聲響徹整個老官屯戰場的上空。
正在兩岸和水麵上激戰的清軍將士們紛紛後撤,脫離了和緬軍之間的接觸。
地麵上,到處都是兩軍士兵的屍體。
伊瓦洛底江的水麵上,許多屍體和戰艦的碎片一路朝著南方漂流而去。
鏡頭緩緩上移,一名身著緬甸貴族服飾,年紀大約在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站在來援緬甸水師的旗艦上,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緬甸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羅。】
此刻這位緬甸右丞相的臉上,滿是慶幸的表情,低聲自語。
“若非大王果斷,讓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前來支援,今日之戰的結果,恐怕……”
此時,摩柯梯柯都羅身旁,無數緬軍將士們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
經曆了一番苦戰後,他們最終還是擊退了清軍這次幾乎已經要成功的攻勢!
摩柯梯柯都羅很快恢複了平靜,開口下令道:
“馬上讓工匠們出動,用最快的速度把柵欄修好。”
“還有,派人把這封信射出去,交給清國人!”
畫麵一轉,臉色憔悴的傅恒坐在清軍帥帳之中,看著這封由工整漢字所書寫的書信。
“……緬甸小邦,實無和天朝上國對抗之心。兩國四戰,各自損失慘重,不如相互議和退兵,從此兩國結好……緬甸右丞相摩柯梯柯都羅敬上。”
傅恒表情平靜地看完了這封信,隨後將信紙伸到了油燈上。
火焰很快將信紙完全吞噬。
“傳本帥的命令,明日繼續進攻!”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搖了搖頭,有些感慨地歎息一聲。
“這大清看來是贏不了了,可惜啊。”
李治坐在一旁,臉色有些潮紅,顯然是被方才兩軍之間的激烈戰鬥所感染,聞言不由問道:
“父皇何出此言?兒臣倒是覺得這一日清軍都已經能攻入營寨之中,接下來隻需要再來一次,當可獲勝。”
李世民哈哈一笑,搖頭道:
“為善啊,打仗可不是你嘴裡說的這麼簡單。”
“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傅恒已經是智計百出,卻依舊在距離勝利咫尺之遙的時候被摩柯……咳,被這個緬甸右丞相給擊退,那他就很難再獲得第二次這樣的機會了。”
李治哦了一聲,連連點頭。
“原來如此。”
李治並不懂打仗,但心中非常清楚自家父皇用兵如神的本事,故而完全沒有質疑。
頓了頓,李治又好奇地開口道:
“那父皇覺得,清軍還有希望獲勝嗎?”
李世民沉吟半晌,緩緩點頭。
“有,也隻有一計可以讓清軍獲勝。”
李治忙道:
“不知父皇說的是哪一計?”
此時在李治的心中已經閃過了史書上的諸多妙計,比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離間計、反間計……等等等等。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
“這一計,就是秦國王翦當年在麵對楚國項燕時候所用的那一計。”
李治愣了好一會才道:
“持久戰?”
李世民點了點頭。
“對,清軍若是想要獲勝,隻能采用長期相持的策略。”
“緬甸隻不過是個小國,動用的兵力數量又遠超大清,哪裡有那麼多的物資來長期供應?”
“而且彆忘了,緬甸剛剛征服的暹羅國內還有鄭信在如火如荼的造反呢。”
“內憂外患之下,隻要清軍保持對峙,不再繼續進攻,最多一年半載,緬軍要麼隻能主動出擊選擇不擅長的野戰,要麼就隻能耗儘所有軍糧被迫退軍。”
“到那時,清軍再追擊,重現當年王翦消滅項燕的場景就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了。”
李治張了張嘴巴,過了好一會才道:
“一年半載,那位乾隆皇帝恐怕不可能等得了這麼長的時間吧?”
李世民笑道:
“朕也覺得他不能。”
說完這句話,李世民的身體微微後靠在椅背上,悠然開口:
“他若是真能這麼做的話,又怎麼可能會上得了這個敗家子皇帝的盤點視頻,成為其中一部的主角呢?”
李治沉吟良久,開口道:
“父皇,兒臣想知道,作為皇帝,究竟什麼時候應該選擇奇襲突進,什麼時候應該選擇長久相持呢?”
李世民眉頭一揚,笑道:
“你這問題就不對。兵無定勢水無常形,任何一場戰爭都是需要主帥們根據眼前的情況去隨機應變的,哪裡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呢?”
“你將來若是成了大唐的皇帝,不能下定決心的話,就多問問老臣們的意見吧。”
李治抿了抿嘴,沒有開口說話。
問老臣們的意見?
按照李治的性格,等他上台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貞觀朝這些老臣們一個個哪涼快哪呆著去!
一旁的長孫無忌看著這一幕,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腦袋又低下去幾分。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這一日最接近勝利的進攻被緬軍挫敗之後,雙方的心態和士氣明顯發生了改變。】
【清軍接下來的日子裡接連發動了多次攻勢,都被緬軍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一次次的擊退。】
【但對於清軍而言,壞消息還不止這些。】
鏡頭中,清軍主帥傅恒正在傷兵營巡視。
這座傷兵營的各座營帳中,乃至外麵的地上,密密麻麻的倒著許多清軍傷兵。
咳嗽的聲音不絕於耳。
一名醫官來到了傅恒的麵前,一臉惶恐地稟報著。
“大帥,軍中感染瘟疫的人數開始增多了。”
“那些沒有感染瘟疫的人之中,還有許多也受了風寒,再加上水土不服,病情加重的速度實在太快!”
“我等對此地並不熟悉,大部分藥材都需要從雲南運來,實在是杯水車薪,難以醫治啊。”
傅恒默然半晌,對著醫官道:
“爾等全力而為便是,本帥不會責怪你們。”
打發走了醫官,傅恒環首四顧,看著滿營病倒的傷兵,表情有些黯然。
突然,他又一次地彎腰,劇烈地咳嗽起來。
“大帥!”一旁的侍衛長趕忙扶住了傅恒,輕聲道:
“大帥,您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