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此詩中的詩句乃是作者自我激勵,期望未來能成就一番事業,隻不過巧合之下用了‘明’‘清’二字,並非作者對大清心懷怨念,還請陛下明察!”
乾隆皇帝嗬嗬一笑,臉上的笑容中帶著幾分猙獰。
“這個陶易,真是枉費了朕對他如此信任,竟然能說出這麼愚蠢的話來!”
“好,他陶易不是覺得徐家沒問題嗎?那就讓他和徐家一起去死好了!”
說完,乾隆提筆,在陶易的奏折上批示了一行字。
“陶易乃反賊逆黨,斬立決!”
“徐氏家族三代處斬,四代以下及其家中婦女流放寧古塔,全部家產充官。”
“凡徐氏親朋者,著有司嚴查,涉反詩者一律從重從快處罰,不得有誤!”
做完批示之後,乾隆抬起頭,看著麵前的和珅,淡淡道:
“和珅啊,你去把紀昀叫來。”
和珅趕忙躬身道:
“奴才遵命!”
很快,一名漢人大臣快步跟隨著和珅來到房間之中,恭恭敬敬地跪了下來。
“臣紀昀,見過陛下!”
【大清內閣學士、禮部漢人侍郎、《四庫全書》總編撰紀昀,字曉嵐。】
乾隆看著紀昀,語氣頗為平靜。
“《四庫全書》如今進展如何了?”
紀昀忙道:
“回陛下的話,如今已經編製了三千二百三十二冊,但從全國各地搜集到的書籍實在過多,還需要繼續甄彆和編製。”
乾隆嗯了一聲,淡淡道:
“燒毀了多少部反書啊?”
紀昀恭聲道:
“如今鑒彆出來的反書總計十萬零三十二冊,名單已經遞交軍機處了。”
和珅忙道:
“軍機處早將所有反書名單冊子印發全國省縣,令各地官員追繳銷毀。”
“按各地上報彙總,銷毀的書籍應當在八百萬冊左右。”
乾隆臉一沉,對著和珅斥責道:
“當年的偽奏稿,在全天下傳播了何止十萬冊?”
“如今發現了十萬反書,總數量怎麼可能隻有區區八百萬冊!”
“繼續讓刑部追查下去,務必要將所有反書禁絕!”
和珅不敢怠慢,趕忙應下。
紀昀在一旁察言觀色,從袖子之中拿出了兩張圖畫。
“陛下,此乃臣在校對《明史》時,發現的兩張明太祖畫像。”
“大家對明太祖的長相有所爭議,臣思來想去,不敢專斷,還請陛下聖裁。”
說著,紀昀將兩張畫像放在了禦案的左右兩邊。
鏡頭適時移動,呈現出了兩張畫像。
左邊這一張畫像上,是一位英明神武,五官端正,神采飛揚,頭戴大明皇冠,豪情萬丈的中年男子。
右邊這一張畫像上,則是一位五官醜陋,臉上滿是麻子,雙目細長怪異,下巴更是彎得如同新月般,怎麼看怎麼覺得讓人心生厭惡的猥瑣男人。
兩張畫像上都有同樣的文字【明太祖朱元璋像】。
乾隆盯著這兩張畫像,沉默了好一會之後對著紀昀道:
“依爾之見,哪一張畫像才是真的?”
紀昀乾咳一聲,小心翼翼地指著右邊那張極其醜陋的畫像,賠笑道:
“臣以為,這張畫像應當更貼近現實一些。”
乾隆皇帝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不少,淡淡道:
“你是個漢人,竟然選了一張更加醜陋的畫像?”
“莫非你也覺得朱元璋天生醜陋不成?”
紀昀一臉大義凜然:
“陛下說的這是什麼話?臣作為《四庫全書》的總編撰,奉陛下旨意修訂天下書冊,自然是要做到儘善儘美,求真求實!”
“朱元璋雖是漢人,但相貌醜陋乃是人所共知,臣又怎麼能罔顧事實,為朱元璋洗白開脫呢?”
“這是臣作為文人的風骨,更是臣對大清和陛下的忠誠!”
乾隆皇帝的嘴角終於露出笑意,朝著紀昀緩緩點頭。
“好,你算是個難得忠心的,朕讓你來當這個《四庫全書》的總編撰,的確是沒有看錯你。”
“繼續努力,朕哪天心情好了,給你弄進漢八旗裡,給朕和大清世世代代當奴才!”
紀昀受寵若驚,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臣謝陛下恩典,雖世世代代粉身碎骨,不足為報也!”
乾隆揮了揮手,道:
“下去吧。”
紀昀興奮地帶著那張極為醜陋的朱元璋畫像離開了。
和珅看著紀昀的背影,沉默片刻之後輕聲開口:
“陛下,此人數典忘祖,背棄同胞,不足為信!”
乾隆皇帝哼了一聲,嘴角卻越發翹起。
“怎麼,你還指望《四庫全書》的總編撰是一個正直有風骨的漢人?”
“若他不是這樣的人,朕還不用他了呢!”
“哦,對了。朕聽說你最近好像在讓人彈劾他?”
和珅忙道:
“奴才就是看著他那諂媚的嘴臉心煩,想要教訓一下他。”
乾隆搖了搖頭,淡淡道:
“你是朕的奴才,他連奴才都算不上,你和他計較什麼?”
“朕留著他有用,沒了他,誰來幫朕繼續編撰《四庫全書》?”
“將來啊,朕少不得還要給他一個什麼文忠文達之類的諡號呢,你就彆打他的心思了。”
和珅欲言又止,過了好一會才咬牙道:
“陛下,若是朝中都是這般阿諛諂媚之徒,實在是影響大清風氣啊!”
乾隆表情突然變得冷厲,雙目眯起,盯著和珅。
“你還有臉說他?這些年你貪了多少,自己心裡沒數嗎?”
“你那宅子裡多少珍藏,多少金銀,難道還要朕派人去給你查抄一下,全部登記在冊?”
和珅額頭冷汗滾滾,噗通一聲直接跪了下來,連連磕頭。
“奴才知罪,還請陛下饒命!”
乾隆也不說話,就這麼看著和珅。
直到和珅額頭都磕出血來了,才冷聲道:
“滾出去!”
和珅不敢再說,隻能倉皇離開。
【除去文字獄之外,乾隆皇帝為了徹底斷絕華夏文明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反抗精神,還采用了另外一招,那就是《四庫全書》的編撰。】
【這是一套史無前例,超越了明成祖朱棣《永樂大典》的超級圖書,它本該是華夏文明史上的又一個奇跡和輝煌,但乾隆皇帝的險惡用心卻摧毀了這一切。】
【《四庫全書》之中,所有宣揚華夏文明,可能會對大清奴役境內漢人造成威脅的書籍全部被列為禁書,在全國範圍內查抄燒毀。】
【在長達數十年的編撰過程之中,無數記載著華夏先賢曆史事跡的珍貴書籍被摧毀,徹底從華夏曆史上消失。】
【其中,又以明朝相關的書籍,受到的牽連最為嚴重。】
【大清之前的明朝曆代皇帝,自朱元璋以下,一律被安上了各種各樣奇怪的毛病,並大加渲染,務求給人“大明全是奇葩昏君”的印象。】
【根據不完整的統計,至少有上千萬冊相關書籍、史料、詩詞,在《四庫全書》的編撰過程中被徹底銷毀。】
【通過文字獄和《四庫全書》的編撰,乾隆皇帝達到了他的目標,從精神和文化兩方麵實現了對治下億萬漢人百姓的控製。】
【同時,乾隆、嘉慶以及之後的曆代清朝皇帝、皇族後裔,對參與了《四庫全書》編撰的諸多漢人大加讚賞表彰,希望能借此洗腦一代代的漢人,讓這些對華夏文明刨根掘底的叛徒們成為後世漢人的偶像。】
【《四庫全書》總編撰紀昀,極其罕見地以漢人之身得授正一品大臣,諡號“文達”。其餘參與編撰的漢人官員、學者,同樣極儘封賞。】
【這是乾隆皇帝在鞏固皇權和滿蒙八旗統治上的重大勝利,但他對漢人和華夏文明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也徹底斷送了大清未來發展的所有可能性。】
【自乾隆朝之後,大清內部的文化、科技在接下來的兩百年間完全陷入了停滯乃至倒退。】
【從這個角度而言,乾隆皇帝固然締造了大清全盛時期被譽為“華夏最美版圖”的超級王朝,卻也親手埋下了大清衰落乃至滅亡的禍根。】
【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乾隆皇帝親手做下的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影響著大清,一步步將大清推向衰落,最終滅亡。】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欠債後人償還,世間道理,便是如此簡單。】
【當這位皇帝意氣風發地鞏固著統治的時候,他又怎麼可能知道,他的子孫後代們將會在統治這個帝國的時候,承受到多少載入史冊,史無前例的恥辱?】
【這也是本係列視頻將乾隆皇帝列入敗家子係列的最重要原因。】
看到這裡,金幕之前絕大部分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都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露出了笑容。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朕很喜歡這句話!”
扶蘇聞言點頭,臉上浮現出期待的表情。
“也不知道這個滿清會不會在接下來的盤點視頻裡爆發一次‘安史之亂’級彆的叛亂。”
“若是那樣的話,就再好不過了!”
秦始皇啞然失笑,對著扶蘇問道:
“你不是一直以來都覺得,黔首百姓才是戰亂之中最為受苦的人嗎?”
“朕現在都還記得你看到安史之亂時那種痛心的表情呢。”
扶蘇表情一正,嚴肅地對著秦始皇開口:
“若是其他華夏朝代遭難,兒臣自然於心不忍。”
“但這滿清遭難……哼,兒臣認為,不過是報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