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康熙的心聲,仁者無敵(2 / 2)

“以前的大清,嚴刑峻法隻會逼出仇恨,逼出第二個朱元璋!”

“朕用六十年的時間來寬仁,來消除天下萬民,尤其是南方子民對大清心中的怨恨。”

“這樣,才能給你將來繼承皇位之後施展拳腳的空間。”

說到這裡,康熙疲憊地揉了一下太陽穴。

“弊政再多,朕不會改。”

“朕活不了幾年了,你就讓朕安安心心地當一輩子的寬仁皇帝吧。”

胤禛身體顫抖,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兒臣誤會了皇阿瑪,是兒臣駑鈍!”

康熙看著一臉激動的胤禛,嗬嗬地笑了起來,撫須抬頭,看向乾清宮大殿之外。

那是大清的世界,是屬於康熙皇帝本人統治的世界。

天下人都笑朕老糊塗了,笑朕是一隻從來沒長出過牙齒的老虎,笑朕看不到國內那麼多的蛀蟲和弊政。

誰又能知道,朕用六十年的時間縫縫補補,用六十年的時間化解仇恨。

用六十年的時間,換大清將來能多出百年的國運!

康熙皇帝目光收回,落在了麵前桌案上鋪開的一幅字帖上。

上麵用中正平和的楷書寫著四個字。

【仁者無敵】。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眾所周知,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能支撐起後勤的無非錢糧二字。】

【士兵需要軍餉,武器裝備需要錢來維護,就連糧食也可以用錢買到,故而打仗打的就是金錢,此話不假。】

【乾隆皇帝在位時,多次發動戰爭,如清準戰爭、清緬戰爭更是動用了舉國之力,這必然就會導致國庫出現虧空。】

【但乾隆皇帝還有另外一個非常花錢的愛好,那就是出遊江南。】

畫麵中,乾隆皇帝對著麵前的軍機大臣傅恒道:

“朕下江南的事宜,都準備好了?”

傅恒忙道:

“回陛下,所有禦駕馬車,隨行人等,大體上都已經由禮部那邊擬定了章程,就是戶部似乎有些意見。”

乾隆聞言不由皺眉,頗為不滿地開口:

“戶部有什麼意見?”

傅恒恭敬道:

“回陛下的話,根據戶部測算,陛下這一次出巡江南的費用至少在兩百萬兩以上,已經是國庫一成的存銀了。”

“眼下大清正在準備對準噶爾發動戰爭,戶部也很難抽調足夠的人手進行配合。”

“按戶部的意思,還是應該削減一下隨行規模,最好能將花費控製在一百萬兩以內,同時也能為戶部節省足夠的人手去準備西域戰事。”

乾隆聞言,不由勃然大怒,砰一下拍了桌子。

“不像話!朕當皇帝十多年了才第一次出京,花個兩三百萬兩銀子怎麼了?”

說完,乾隆皇帝拿過戶部的奏折,在上麵用朱筆做出批示。

“爾等隻知道讓朕節流,卻不知道幫朕開源,一群蠢材!”

將批示好的奏折放在一邊,乾隆氣呼呼地對著傅恒道:

“準噶爾當然是要滅的,但朕的江南也是一定要去的,明白嗎?”

傅恒身體顫抖了一下,忙道:

“臣領命!”

畫麵一轉,乾隆皇帝的禦駕在浩浩蕩蕩諸多侍衛的簇擁下,來到了杭州。

“最美西湖,果然名不虛傳啊。”

“愛妃你們看,這就是朕的江山,朕的江南!”

乾隆皇帝身旁,一名妃子春色潮紅,柔弱無骨地倚靠在他身上。

“陛下的江山真美,不知道陛下覺得您的妃子美不美呢?”

乾隆嗬嗬大笑,一把摟住了妃子的腰肢。

“美,美極了!”

在西湖的另外一邊,一群農民正在辛勤地耕作著。

馬蹄聲響起,幾名官員帶著衙役來到了田邊。

一名穿著七品衣袍頂戴的官員跳下馬,對著田裡的農民們破口大罵。

“不是早就下了命令,西湖五十裡之內禁止出入嗎?”

“爾等這些賤民,怎麼敢在這個時候出來?”

“若是臟了陛下的眼睛,爾等就是全家死了也難辭其咎!”

農民們直起身子,一臉茫然。

一名農夫陪著笑臉,對著為首的官員道:

“縣太爺,不是我們想要故意違反禁令,咱們這田地也是要照顧的啊,不然會影響秋收產量的。”

【杭州府錢塘縣縣令,紀新飄。】

紀新飄聽到農夫的話之後大怒,右手一巴掌甩在了農夫的臉上。

“還敢和本官頂嘴?現在立刻滾回去,不然休怪本官不客氣!”

農民們無奈,隻能快步離開,在土路上留下一堆淩亂的泥濘腳印。

紀新飄啐了一口,從懷中拿出一塊巾帕擦了擦右手。

“真是晦氣!”

說完,紀新飄對著旁邊的隨從們吩咐道:

“爾等這些天都要好好盯著,誰要是做不好這個差事,那今後就不要出現在本官麵前!”

在一眾隨從的唯唯諾諾聲中,紀新飄看了一眼擦手的巾帕,皺了皺眉頭,直接將巾帕丟在地上,騎馬離開。

畫麵一轉,紀新飄坐在錢塘縣官衙之中,聽著彙報。

“知縣大人,咱們府庫中的存銀都已經消耗殆儘了,但陛下一時半刻還沒有回京的跡象,該如何是好?”

一名吏員建議道:

“不然咱們上報知府大人,請知府大人再調撥一筆國庫的錢糧?”

紀新飄大怒,直接將這名吏員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通。

“什麼話,這是什麼話?”

“讓知府大人知道了,難道不會怪罪本縣辦事不力?”

頓了頓,紀新飄哼了一聲,道:

“府庫沒錢,那當然是要想辦法的,爾等群策群力,都說說自己的主意。”

一眾吏員麵麵相覷片刻,又有人道:

“不然,咱們找一找縣裡的大戶,讓他們樂捐一下?”

紀新飄又是大怒,罵道:

“放什麼狗屁,縣裡的大戶一個個家裡不是出過知府就是同知,還有王家老爺子當年更是浙江的布政司使大人!”

“你讓本官一個小小縣令去找他們樂捐,你活不耐煩了,本官還想活著呢。”

又是一陣尷尬的沉默過後,第三個主意被提了出來。

“大人,那就隻能在老百姓身上想辦法了。”

紀新飄似乎早就在等著這句話,聞言立刻開口道:

“此計甚妙。爾等立刻發動衙役,告知各地村子,立刻將今年該交的全部交上來。”

“哦,為了表彰咱們錢塘縣對陛下巡遊的歡迎,今年上交的份額就算作去年的三倍,不,五倍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