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對乾隆的定論,和珅貪汙數額讓曆朝皇帝震驚(1 / 2)

聽著顒琰的話,曆朝曆代正在注視著金幕的皇帝們心中也是一動。

大秦世界中,扶蘇忍不住開口道:

“父皇,您覺得有辦法嗎?”

秦始皇冷笑一聲:

“沒救了,等死吧。”

扶蘇不由愕然。

秦始皇看了一眼蒙毅,淡淡道:

“你來說一說。”

蒙毅想了想,道:

“太子殿下,咱們大秦的軍工武器,在統一六國的時代,是無可爭議的天下第一。”

“這是因為大秦不但有完善的生產製度,同時還得到了秦墨的支持,能夠大批量的生產其他國家無法製造的先進武器。”

大秦的武器生產製度是非常先進的,在大秦國家工坊之中,所有的零件規格都是統一的。

每一班工匠,都隻負責製造某個或者某幾個零件。

等所有的零件生產出來後,還有專門的工匠將這些零件組裝鑄造,製造出成品。

在後世有一個專門的名詞來形容大秦的這種製造製度,叫做“流水線製造”。

蒙毅的話還在繼續。

“強悍的武器裝備,才能讓咱們大秦的將士們更好的在戰場上殺敵並存活下來,這也是大秦國力的一部分。”

扶蘇身體微微一震,若有所思:

“強悍的武器裝備也是國力的一部分?”

“那這乾隆皇帝選擇放棄獲得更先進武器的希望,豈不是代表著……”

秦始皇淡淡開口:

“沒救了,等死吧。”

扶蘇呼出一口氣。

本以為父皇是在吐槽乾隆皇帝。

沒想到,這竟然不是吐槽,而是預測?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連連搖頭。

“這個乾隆,一看就是沒過過苦日子的,嗬嗬。”

“有好的東西,隻需要稍微做點交易就能得到,竟然一點虧都不想吃?”

“簡直就是愚蠢,不,是又愚蠢又天真。”

劉恒有些驚訝地看著劉邦,他很少見到自家父皇這麼直接尖銳的提出批評。

劉盈頗為疑惑地開口:

“父皇,兒臣倒是覺得乾隆的顧慮很有道理,皇家的統治需要得到保障啊。”

“天下隻不過是皇家人的天下,自然考慮皇家優先於考慮天下。”

劉邦聞言,不由勃然大怒,吹胡子瞪眼睛地開口:

“你這蠢材,是誰教你這種想法的?”

“朕以前隻不過是個小小的亭長,你以為朕靠的是什麼奪取天下?”

劉盈被劉邦罵得有些心慌,訕訕開口:

“父皇您斬白蛇起義,自然是靠天命得到天下臣民的敬服。”

劉邦忍不住伸手一摸額頭。

沒救了這小子,等死吧。

就在此時,一旁的呂雉緩緩開口:

“陛下,盈兒他畢竟還年輕,有些道理不太明白,還請陛下教誨一下。”

劉邦哼了一聲,按捺住性子,冷冷開口:

“朕能奪取天下,靠的可不是什麼狗屁的天命!”

“斬白蛇,那隻不過是朕和老蕭他們隨便找的由頭罷了,這點所有人心知肚明!”

蕭何聞言乾咳一聲,假意正色道:

“陛下,白蛇乃是秦國龍脈,被陛下所斬,故而大漢能代秦,確實是天命。”

劉邦瞪了蕭何一眼。

“朕教兒子呢,你彆在這裡誤導,教出傻子皇帝對你們有好處,對朕可沒好處!”

蕭何乾笑一聲,不再開口。

陳平和曹參對視一笑。

劉邦繼續開口:

“朕能征服天下的前提是什麼?是還定三秦。”

“關中老百姓憑什麼支持朕這個以前的楚國人?是因為朕和他們約法三章!”

“有了關中老百姓的支持,朕才真正有了逐鹿天下的底氣,才能擊敗項羽他們,以大漢取代大秦。”

“所以朕一個曾經的楚國人,才會把都城定在關中長安!”

“民心,民心才是一個皇帝統治最重要的東西,懂嗎?”

說到這裡,劉邦伸手一指金幕。

“你看看這個乾隆皇帝,好大喜功,賣官貪錢,也就算了。”

“竟然連獲得更先進的武器裝備都不願意,將來這個大清怎麼對抗外敵?”

“緬甸都打不過了,若是大英的海上艦隊前來,又或者是俄羅斯的陸地軍隊南下,這個大清拿什麼抵擋?”

“連外敵入侵都擋不住,老百姓的生活能好過嗎?想想之前看到的五胡亂華,英國和俄羅斯難道就不是西方的胡人了?”

“乾隆這個蠢材,他以為他這種辦法能鞏固統治?其實他是在讓國家衰弱,是讓老百姓在將來受苦,是注定要失去天下民心的行為!”

劉邦說到這裡終於累了,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用極其肯定的語氣做出結論。

“這個乾隆,無愧敗家子之名。”

“他做的事情,表麵上看起來都是讓大清揚眉吐氣,戰爭勝利也有了,敵人也臣服了,國庫也有錢了。”

“但實際上,乾隆遺毒無窮!他的表麵工程,注定讓大清今後的皇帝和子民們世世代代的給他的短視無知還債!”

劉邦放下水杯,淡然道:

“實力不如彆人,就要認。”

“開放點市場,做做生意怎麼了?”

“若是朕的話,他們想開放,朕就給他們開放。”

“等過個幾十年,大漢的經濟發育起來了,大漢的商人也要把生意做到英國去。”

“到那個時候,朕就要拿新的火炮火槍,好好地讓英國人也開放市場給咱們大漢,哈哈哈。”

劉邦越說越是得意,最後都有些眉飛色舞了。

劉盈呆呆地聽著,臉上的表情滿是茫然。

劉邦今天說的話,對於一直接受儒家教育的劉盈,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儒家可從來沒把商人當回事!

劉恒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他想到的是大漢和匈奴之間的和親。

之前劉邦和冒頓單於實打實的來了一仗,在白登被冒頓包圍了幾十天。

然後就是大漢和匈奴之間的和親。

這一次的和親給大漢帶來了多年的和平,也給了大漢休養生息的時間。

修養多年後,劉邦在不久前親自率領大軍北伐,徹底驅逐了匈奴在漠南的勢力。

還追擊到了漠北,將匈奴人殺的七零八落。

當年的匈奴是多麼強橫,但現在的匈奴對大漢來說,什麼也不是!

這不就是父皇剛剛說的話中蘊含的道理嗎?

劉恒想到這裡,心中不由生起敬佩之情。

父皇的謀略,實在是太強悍了!

金幕之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

聽著顒琰的疑惑,乾隆皇帝傲然一笑。

“咱們大清,國土萬裡,之前打準噶爾、打緬甸的時候,大清的武器確實不占優勢,但不也取得了勝利?”

“你就是把那些個武器看得太重了,不知道真正想要取得勝利,靠的並不是什麼武器,而是帝王的謀略!”

“你將來隻要學習到朕的謀略,就足以平定所有不臣。”

“至於這個英吉利王國……哼哼,他們距離大清萬裡之遙,縱然兵器上有一些優勢又如何?”

“難道他們還能遠跨萬裡,派出十萬百萬大軍來和大清動武?他們沒有這種實力!”

說著,乾隆皇帝推了推眼鏡,悠然開口:

“在這片亞洲的大地上,大清永遠都是無敵的。”

“英吉利很強不錯,但他們距離大清太遠,永遠都無法成為大清的威脅。”

“你將來繼承了朕的皇位,隻需要牢牢地控製大清,看好周圍的藩屬國,就無需擔心外患。”

“懂了嗎?”

顒琰聞言,心服口服,道:

“皇阿瑪智慧如海,兒臣遠遠不如。”

“將來兒臣一定遵照皇阿瑪的教誨,好好統治大清,一定不會讓英吉利那些搞亂祖宗之法的商賈進入大清境內!”

乾隆誌得意滿,笑嗬嗬地說道:

“沒錯,隻要按照朕的辦法,大清一定能千秋萬代!”

【無比自信的乾隆皇帝,拒絕了馬噶爾尼代表英國提出來的所有要求,關上了近代中國和工業革命後西方世界進行交流的大門。】

【在這個階段,英國經曆過工業革命的騰飛,但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稱霸世界。】

【如果大清能在此時引進先進技術,發展商業經濟,提升國內產業,以大清的體量是可以非常迅速地追趕上去,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之一的。】

【乾隆皇帝並非不知道世界局勢的發展,但他心知社會的發展一定會導致他多年來用文字獄、賣官等手段腐化和禁錮的華夏文明覺醒。】

【當華夏文明覺醒過來之後,滿清朝廷執意打壓華夏文明,愚弄百姓的所有手段就必然失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