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火車震驚曆朝皇帝,必須兌換《工業革命》!(2 / 2)

“朕花費十年時間,在大秦境內修通了直道。”

“但直道和這火車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螢火比之皓月!”

扶蘇也完全震驚了,好一會才道:

“沒想到,金幕竟然還有如此驚天動地的東西。”

“父皇,兒臣覺得,這火車可能是比鐵甲艦還要更加能促進大秦發展的東西!”

秦始皇緩緩點頭。

“不是可能,而是這火車確實就是《工業革命》之中最重要的造物!”

“朕決定了,接下來大秦必須要用最快的時間,開源節流,將《工業革命》兌換下來!”

對於秦始皇的話,在場所有的大秦臣子沒有任何意見!

在見識到火車的神奇之後,他們迫不及待,希望火車早日出現在大秦世界!

秦始皇長出一口氣,發了一條彈幕。

【秦始皇嬴政:有了火車和鐵甲艦,朕承認大明是這一次評分的第一,朕輸得心服口服。】

【漢武帝劉徹:哼,《工業革命》太強了,朕輸的也沒話說,@明太祖朱元璋,算你這次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朕是真沒想到,金幕的《工業革命》竟然是這樣的國之神器,朕輸的無話可說,等朕兌換了《工業革命》之後,大唐再和大明比一比!】

看著三位千古大帝的彈幕,朱元璋嗬嗬大笑,心情極為愉悅。

彆管大明是怎麼贏的。

反正,贏了就是贏了!

【明太祖朱元璋:諸位,朕覺得大家都是華夏王朝的皇帝,沒必要為了名次爭得你死我活,最重要的還是讓各自統治的王朝變得更加的強盛富庶,才對得起金幕給大家的支持!】

看到朱元璋這番話,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歎道:

“金幕果然是一件超級神器啊。”

說完,忽必烈看了一眼麵前的一群蒙古貴族。

“爾等現在還有什麼話說?”

麵前這一群蒙古貴族麵麵相覷,說不出話來。

這些人,都屬於是大元王朝之中的蒙古守舊派。

今日他們聚集在一起,就是想要向忽必烈請願,恢複成吉思汗時候的舊製度!

沒想到,金幕中播放出這樣的內容,給他們的內心巨大衝擊。

忽必烈指著金幕,淡淡道:

“你們也看到了吧?如果按照金幕的指導去發展,大元也會成為大明這樣的王朝。”

“你們有很多土地和奴隸,你們可以輕易建立起許多工廠,獲得許多機器,最終得到的是無儘的財富!”

“當然,朕也會得到一個更加強盛的大元!”

“還是說,你們隻想抱著成吉思汗時候的傳統不放,依舊每天騎著馬到處亂逛,讓大元不思進取,越來越衰落呢?”

蒙古貴族們陷入沉默。

片刻之後,站在最前方的一名老者緩緩對著忽必烈彎下了腰。

“偉大的皇帝陛下,您是對的。”

“草原上的雄鷹確實應該做出變革,換上鋼鐵鑄就的翅膀,在滾滾的煙霧中翱翔!”

所有蒙古貴族都對忽必烈彎下了腰。

“皇帝陛下,我們將支持您的改革!”

忽必烈放聲大笑。

“放心吧諸位,等火車造出來後,我們將會擁有一條從大都到哈拉和林的鐵路。”

“到那個時候,漠南漠北和中原之間,再無任何隔閡!”

“那麼,就讓大元在金幕的引領下,開啟我們蒙漢所有子民的新生吧!”

有了鐵甲艦和火車的出現,後麵金幕之中播放出來的各種畫麵,對於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來說顯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很快的,大明視頻的播放結束了。

金幕中,又緩緩浮現出一行文字。

【大明王朝上次拿下第一,也已經獲得了《工業革命》,故而本次大明王朝僅做視頻展示,不做評分。】

【今後每次評比,曆屆獲得第一的王朝均照此處理。】

看到這兩行文字,大明世界之中的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後撫須而笑。

“確實,評分對現在的大明並無意義。”

朱棣雙手叉腰,嘿嘿一笑。

“現在大明絕對是所有華夏王朝之中最強的,就算是年代位於大明之後的那個滿清,大明也隨隨便便就能秒殺它!”

朱棣還真不是吹牛。

大明如今可是製造出了燧發槍、速射火炮、鐵甲艦以及火車。

這些東西,科技水平遠超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

大清?

若是現在大明和大清出現在同一個世界之中,大明隨隨便便都能滅掉大清!

朱棣想到這裡,突然笑了起來。

“也不知道那個滿清的康熙皇帝看到大明的這視頻,內心之中究竟是什麼想法!”

大清世界,乾清宮大殿中,一片沉默。

康熙老皇帝坐在龍椅上,注視著金幕之中大明的一幕幕畫麵,一聲歎息。

“爾等都看到了吧?這就是金幕帶來的力量。”

“朕也小看過金幕,但如今朕明白了,金幕才是真正能讓一個王朝發生脫胎換骨變化的神跡!”

太子胤禛心悅誠服地點頭。

“皇阿瑪所言極是,兒臣以為,必須要按照金幕的指導對大清進行變革,才是大清能傳承千秋萬代的真正秘訣!”

群臣紛紛表示附和,就連一直以來和胤禛不對付的十四皇子胤禎也沒有開口反對。

事實勝於雄辯!

康熙嗯了一聲,看向胤禎。

“英吉利人可有回複?”

胤禎忙道:

“東印度公司那邊說了,他們需要將此事回報給英吉利本土的倫敦,由國王和議會做出決定。”

康熙眉頭皺起,但很快又舒展開來。

“無妨。看來東印度公司應該是已經動心了,幾個月時間朕還是等得起的。”

從盤點視頻就能看出來,乾隆皇帝執政晚期,大清才真正被英國拉開了差距。

乾隆執政六十四年,再加上雍正(胤禛)的十三年,大清至少還有七十九年的時間!

康熙嗯了一聲,又開口道:

“從今往後,大清不再單獨設立滿人尚書和漢人尚書。”

“六部的每一部,都隻有一個尚書和兩位侍郎,在競爭官職時,漢人和滿人一視同仁。”

聽到這裡,群臣臉色齊變,心中震動不已。

一直以來,大清的漢人尚書、侍郎,其實就是滿人尚書侍郎的跟班。

現在康熙這番話,擺明了就是要給漢人更大的權力!

十四皇子胤禎忍不住道:

“皇阿瑪,這可是祖宗製度,輕易更改,是否有些不妥?”

康熙瞪了一眼胤禎,怒道:

“你這小子,到了現在竟然還這般冥頑不靈!”

“此乃大勢所趨,朕意已決,你不必廢話。”

斥退了十四皇子胤禎後,康熙遲疑了一下,又緩慢開口。

“南書房大學士,同樣也由滿漢官員自由競爭。”

南書房,就是雍正和乾隆朝軍機處的前身。

比起六部而言,南書房才是大清在康熙朝的權力核心!

有了剛剛六部的改革變動,群臣對於這個消息明顯多了幾分承受力,沒有再提出異議。

康熙想了想,又道:

“科舉方麵,旗人單獨的考試取消,所有旗人均需參與大清科舉,中榜之後才能出仕。”

“嗯,今後科舉就以金幕之中的百分製進行打分,滿人和蒙古旗人加十分,漢族旗人加五分,其他不加分。”

“若同分,滿洲旗人第一,蒙古旗人第二,漢旗人第三,其他人第四。”

說完,康熙看向在場官職最高的幾名漢人大臣。

“爾等覺得如何?”

幾名漢人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齊聲道:

“陛下聖明,臣等無任何異議!”

尚書和南書房大學士選人改革,乃至旗人考試的取消,都是康熙皇帝對漢人讓出的巨大利益。

作為交換,旗人在科舉時獲得一定程度的加分,是漢人可以接受的。

畢竟大清王朝還是滿人的王朝,總歸是得有點特權。

更何況,在漢人占據大清九成五以上的巨大數量麵前,這點特權真不算什麼。

康熙皇帝顯然對此頗為明了,又看了一眼胤禛和弘曆,淡淡道:

“今後,大清廣開言路,任何人不得因言論、文字獲罪,此為祖宗定製,任何皇帝不得更改!”

“若有違此例,八旗共討之!”

這句話,顯然是在給文字獄打補丁。

今後,任何皇帝都不得以文字獄的名義,對國內進行大肆清洗。

胤禛愣了一下,惡狠狠地盯了弘曆一眼,躬身道:

“皇阿瑪聖明,兒臣一定遵從皇阿瑪旨意!”

弘曆忙道:

“孫臣明白了,一定遵從皇爺爺教誨!”

在做完了這一切之後,康熙有些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歎了一口氣。

“今後,天下皆為一家,朝廷用人再無民族之見。”

“爾等,好自為之。”

群臣沉默片刻,齊齊下跪。

“陛下聖明,大清萬歲萬歲萬萬歲!”

金幕之中,新的畫麵緩緩浮現。

【第二次金幕王朝評分已經結束,前三名如下:】

【第一名:大唐王朝,在位皇帝李世民,九十七分。】

【第二名,大隋王朝,在位皇帝楊堅,九十三分。】

【第三名,大漢王朝,在位皇帝劉徹,九十二分。】

【第四名,大秦王朝,在位皇帝嬴政,九十分。】

……

一個個王朝的分數被列出,排定名次。

【排名前三的各大王朝現在可以按照優惠價格兌換《工業革命》。】

【從明年正月初一起,《工業革命》每年價格下調五百萬兩,至兩千萬兩後不再下調。】

【接下來,播放下一個盤點視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