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火車震驚曆朝皇帝,必須兌換《工業革命》!(1 / 2)

聽到鄭和這句話之後,曆朝曆代的君臣們,心中都是一動。

秦始皇哈哈一笑。

“這句話有點意思,朕很喜歡這一句。”

漢武帝微微點頭。

“沒錯,異族夷狄,竟然不給華夏人賺錢,那就該死!”

宋太祖趙匡胤雙目一亮:

“還能這樣做生意?諸位卿家,朕覺得大宋可以學一學。”

“你們說,這麼多的異族在大宋周圍,大宋要是都用大炮火槍和他們做生意,每年得多賺不少錢吧?”

一條彈幕飄過。

【漢高祖劉邦:鄭和這小子說話還挺霸氣的,朕想問問,大明真有這麼多物資來和異族做生意嗎?】

【明太祖朱元璋:朕這麼說吧,自從兌換了《工業革命》之後,大明現在的問題是商品太多人太少,根本就賣不完!】

看到朱元璋這句話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越發震驚。

商品多到賣不出去?

在農業時代,這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

【隋文帝楊堅:小朱啊,你不是開玩笑吧?朕的大隋國庫裡麵錢太多了,根本就沒東西買啊。】

【明太祖朱元璋:是真的,你們不信的話自己也去兌換一本《工業革命》就知道了,工業化的產品賣不完,根本就賣不完!】

【宋太祖趙匡胤:按照你這個說法,豈不是必須要開拓異族市場?】

【明太祖朱元璋:朕的港口,每天都要發至少二十艘船出去,都是滿載,就這樣還嫌船太少,造船廠現在都在加班加點製造商船。】

【唐太宗李世民:一艘船能賺多少?】

【明太祖朱元璋:這得看裝什麼東西,陶瓷絲綢這些比較好賣的,一艘船賺個幾萬兩乃至十萬兩都是輕輕鬆鬆。】

看到朱元璋給出來的數字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大為震驚。

一艘船就能賺幾萬兩?

任何一個工廠主,一年隻要發兩艘船,那豈不是輕輕鬆鬆就能賺十萬兩了?

十萬兩什麼概念?

在任何朝代,十萬兩白銀都足以讓一個人維持優渥的地主生活,從二十歲活到死!

這得締造多少財富啊!

眾人心中,對於《工業革命》的渴望,越發旺盛了。

這簡直就是一套神乎其神的書籍啊。

金幕中,新的畫麵再度出現。

這是一座工廠。

高大的煙囪不斷排出煙霧,飄向天空。

工廠內部,一架架蒸汽機不斷轟鳴著。

大量的空氣被吹入打鐵爐中,讓裡麵的火焰無比旺盛。

鐵水猶如小溪一般流淌,被等待在一旁的工人端走,進行冷卻和打造。

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於耳。

成批成批的火槍,以驚人的速度製造出來。

曆朝皇帝再度震驚。

【秦始皇嬴政:這製造火槍的速度也太快了,朕沒見過如此驚人的速度!】

【唐太宗李世民:那是什麼機器?竟然能讓速度提升到如此驚人的地步。】

【明太祖朱元璋:這是蒸汽機,《工業革命》之中最驚人的發明之一,各行各業都能用!】

似乎是為了驗證朱元璋的話,接下來的畫麵之中,出現了更多的工廠。

紡織廠內,上百架珍妮紡織機不斷運行。

女工們忙忙碌碌來來回回,飛梭不斷地穿梭著,一匹匹布迅速被製造成型,放在一旁的籮筐之中。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不由咽了一口口水,道:

“大漢朝女子紡織一匹布要多久來著?”

蕭何同樣也是一臉震驚地看著金幕,過了好一會才道:

“至少需要十五天,陛下。”

劉邦臉頰抽搐了一下,道:

“朕看這金幕,感覺這裡麵的女工一天能紡織十五匹布!”

漢初君臣全部沉默了。

十五天一匹布,和一天十五匹布……

這差距,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曹參雙目熾熱,忍不住道:

“若是大漢境內有這樣的工廠,單單稅金都是一個極其可觀的數字啊!”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這是什麼紡織機,效率也太高了,太驚人了!”

宰相趙普眯著眼睛,沉聲道:

“大明這種將女工全部集中到一起紡織的製度,也同樣也極大地提升紡織效率。”

“普通人家應該買不起這樣的紡織機,工廠主買了紡織機之後花錢雇女工來紡織,女工能賺錢,工廠主也能賺到更多的錢,這是雙贏啊!”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道:

“不,還有大明朝廷也能賺到更多的稅收,是三贏!”

樞密使楊業眼神亮晶晶地,道:

“陛下,臣現在明白為什麼朱元璋說商品太多了,一座工廠就有這麼驚人的產出效率,大明境內何止成百上千家工廠?”

“難怪大明要瘋狂對外擴張,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把這些商品統統賣出去!”

商品賣出去了,工廠主才有錢能給朝廷交稅!

工廠主有錢了,就能聘請更多的工人,整個大明就會有更多的工人賺到錢改善生活,進一步地推動大明社會的發展變革。

趙匡胤心中火熱,連連點頭。

“好好好,這《工業革命》,真真是改變了社會的神奇之物啊!”

就在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讚歎不已的時候,畫麵之中又出現了新的事物。

“嗚嗚嗚!”

巨大的蒸汽機頭發出了嘹亮的聲音,緩緩在火車的軌道上運行起來。

鏡頭稍微拉遠了一些,隻見這蒸汽機頭的後麵,還連接著火車的車廂。

鏡頭進入車廂裡,隻見這車廂中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堆積如山的各種布匹,數目之多讓人瞠目結舌。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大吃一驚。

“這一車廂的貨物,得多少馬車才能拉啊?”

長孫無忌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道:

“至少……十馬車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

“十馬車?”

房玄齡表情震驚到呆滯,過了好一會才道:

“不對,不止一個車廂,這足足有三個車廂,那就是至少三十馬車!”

李靖白須飄蕩,沉聲道:

“那不是關鍵,關鍵是,這車不需要馬和牲畜來拉,隻需要那個奇怪的冒煙機器來拉!”

大殿之中,頓時安靜下來。

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不需要馬來拉的車,而且一次能拉至少三十馬車的貨物?

李世民喃喃自語。

“這樣的車,若是能在大明全境通行的話,貨物的運輸量得有多大啊?”

房玄齡臉色都變得潮紅起來,道:

“若是用來運輸糧食和軍備物資,恐怕短短幾天就能把成千上萬士兵的糧食物資統統運輸到位!”

李績、程咬金聞言,雙目中爆發精芒。

李績忍不住道:

“每次大唐開戰,就算是一萬兵馬,都要動用五萬民夫和上萬匹騾馬,還要運輸至少一個月時間的物資!”

“若是有個一百輛這樣的車,豈不是直接把五萬民夫、上萬騾馬和一個月的時間都省下來了?”

程咬金眉飛色舞,道:

“這樣大唐不但省了事,而且還有更多的時間來打仗擴張!”

李世民難掩心中激動,一拳砸到了桌案上。

“《工業革命》!一定是這套書!一定要把它給兌換到,用最快的速度!”

此時,彈幕已經熱鬨非凡。

【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何如此神奇!】

【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彆賣關子了,快說啊!】

朱元璋看著密密麻麻的彈幕,心中大為滿足,不由放聲大笑。

“這些家夥,這回都得求著朕揭秘了吧!”

在朱元璋的身旁,朱棣一臉呆滯和震驚,看著金幕中的火車,嘴唇翕動了一下,開口道:

“父皇,這到底是啥東西?”

不僅僅是朱棣,在場大部分的大明臣子也是同樣震驚呆滯的表情。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讓你天天沒事就知道去軍營和造船廠,連大明最新的發明都不知道!”

朱棣怒了,瞪了一眼朱高熾:

“這麼大的事情,你小子怎麼從來沒和俺說過!”

朱高熾乾咳一聲,道:

“爹,火車製造出來的事,兒臣前幾天就和您說過了。”

“您當時滿腦子想的都是鐵甲艦,壓根就沒把兒臣的話聽進去!”

朱棣聞言一愣,表情變得古怪。

朱高熾前幾天在吃飯的時候好像是說過火車的事情……

朱棣惱火道:

“俺怎麼知道這火車竟然是如此神奇的東西,你下次說話說清楚點,煩人!”

朱高熾無言以對。

朱元璋懶得去管這對活寶子孫,笑嗬嗬地發了一條彈幕。

【明太祖朱元璋:這是蒸汽機車,俗稱火車。也是《工業革命》之中,能和鐵甲艦相提並論的超級造物。】

【明太祖朱元璋:火車最大的問題是需要修建鐵路,但隻要有了鐵路,按照工部和戶部的計算,大明貨物的運輸量至少成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長!】

上千倍!

曆朝曆代的君臣被這個數字震驚得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上千倍的貨物運輸,對於任何一個王朝而言,都是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

這代表著什麼?

最簡單的概念,那就是上千倍的商業稅收,上千倍的發動戰爭效率!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搖了搖頭,露出一絲無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