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王莽成為大司馬,朱元璋怒抽朱棣(1 / 2)

王莽並沒有等待太久。

很快,漢成帝和王根先後來到。

漢成帝對著王政君行禮:

“母後找朕過來,是有什麼要事嗎?”

這位大漢的皇帝,雖然已經年過四十歲,但身體極為健壯,說話時也是中氣十足。

若是脫下皇冠和龍袍,穿戴甲胄,便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王政君笑了笑,對著漢成帝還了一禮。

“皇帝,老婦今日請你過來,乃是為了解決新任大司馬的事情。”

漢成帝怔了一下,隨後笑道:

“也好,朕聽說王根今天也要把奏章送上來,正好請母後做個決斷。”

對漢成帝而言,朝政並不沒有那麼重要。

或許是因為在太子時期過慣了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如今更願意享受每一天的快樂,而不是將時間投入到永無休止的政務之中。

王政君點了點頭,看向王根。

“根弟,你的奏章呢?”

王根是王政君的親弟弟,她說話之時語氣也頗為柔和。

王根遲疑片刻,看了一眼在場的王莽,試探性地開口:

“太後,不等淳於長過來嗎?”

王政君淡淡道:

“他已經來了,就在大殿之外,老婦讓他等著。”

王根明白了什麼,不再開口,而是將奏章雙手捧著,遞給了漢成帝。

漢成帝隨意地掃了一眼,目光抬起落在王莽身上,沒有說話。

接著,漢成帝將奏章遞給了王政君。

“母後,您看看。”

王政君拿過奏章。

“……臣老邁多病,無力為陛下分憂,向陛下乞骸骨告老還鄉。”

“……光祿大夫王莽,德才兼備,可為下一任大司馬之選,為陛下分憂。”

王政君點了點頭,道:

“就這麼辦吧,皇帝,派人去拿你的玉璽來。”

“王根,你如今還是大司馬,給陛下擬旨,任命王莽為新大司馬。”

這位老邁的太後,此刻雙目炯炯。

在場的三名男子,都是大漢王朝最有權勢,或即將成為最有權勢的人,卻對她的話極為順從。

很快,一封旨意被王根親筆擬就。

王政君看完旨意,對著漢成帝點頭。

漢成帝拿起玉璽,有些遲疑。

王政君歎了一口氣,道:

“皇帝,老婦這輩子真的抱不了孫子了?”

漢成帝有些赧然,訕訕道:

“母後,朕每日都在鍛煉身體,可這些年……”

王政君深深地看了一眼漢成帝,幽幽道:

“這些年,其他嬪妃也不是沒有誕下過皇子,但都莫名其妙的夭折了。”

“趙飛燕和趙合德姊妹,獨寵後宮,卻沒有給陛下生過一兒半女。”

“老婦聽說,她們喜歡服用各種奇奇怪怪的藥物,是否因此而生不出孩子?”

漢成帝額頭汗水滾滾,澀聲道:

“母後誤會了,那些藥物隻不過是為了讓朕開心。”

“而且母後您看,朕的身體真的很好!”

說著,漢成帝放下玉璽,舉起右手,秀了一下肌肉。

王政君哼了一聲,道:

“身體強壯有什麼用,老婦就想著抱孫!”

漢成帝訕訕不語,放下右手,卻沒有重新拿起玉璽,在那封任命王莽為大司馬的旨意上蓋章。

大殿之中安靜了片刻。

王政君看著自己唯一的兒子,良久之後搖了搖頭,歎息一聲。

“劉欣,是個好孩子嗎?”

漢成帝雙目一亮,忙道:

“母後放心吧,朕是親自考較過劉欣的。”

“他熟讀《詩經》、《尚書》,而且吃飯的時候,吃得很慢!”

王政君表情原本平和,聽到後麵不由皺眉。

“吃飯吃得很慢,這算哪門子的本事?”

漢成帝頓了一下,乾笑道:

“古人雲食不言寢不語,他不說話,吃飯卻慢,足見性子沉穩。”

王政君似笑非笑地看著漢成帝。

“是皇帝喜歡劉欣,還是皇後喜歡劉欣?”

漢成帝欲言又止。

對於親娘而言,大漢皇帝這個身份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過了一會,漢成帝無可奈何地開口:

“皇後最喜歡劉欣,但朕確實也覺得這個孩子不錯。”

“放心吧母後,若是將來皇後能給朕誕下麟兒,這劉欣自然也就回去當他的定陶王了。”

王政君想了想,道:

“廢太子很常見,但廢太子造反也很常見。”

漢成帝額頭沁出汗水,看向王根。

王根咳嗽一聲,道:

“老臣即將告老還鄉,過得幾年應該也就死了。”

漢成帝又看向王莽。

王莽正色道:

“臣乃是陛下之臣,自當為陛下分憂。”

漢成帝哈哈一笑,表情放鬆不少。

“王莽你是個忠心的,朕很早知道就知道了,不愧是朕的表兄弟!”

漢成帝重新將目光轉向王政君,賠笑道:

“母後,您看?”

王政君默然良久,歎了一口氣。

“拿出來吧,皇帝。”

漢成帝聞言,立刻從袖子裡拿出另外一封旨意,交給王政君。

這旨意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定陶王劉欣過繼到皇後趙飛燕名下,在法理上成為趙飛燕的親兒子。

當然,趙飛燕的兒子,也就是漢成帝的親兒子!

王政君伸出右手。

漢成帝趕忙將玉璽捧給自家親娘。

王政君哼了一聲,舉起玉璽,砰一下蓋在了這份過繼並冊封劉欣為太子的旨意上。

“皇帝現在滿意了吧?”

漢成帝嘿嘿一笑。

“多謝母後成全!”

說著,漢成帝從王政君手中接回玉璽。

砰一聲,玉璽又蓋在了那封冊封王莽為大漢朝新任大司馬的旨意上。

漢成帝隨後將玉璽放回盒子裡,對著王莽道:

“爾接旨吧。”

王莽站了起來。

即便是三十八年的人生早就已經讓王莽修煉得寵辱不驚,但此刻他的內心之中依舊不可遏製地充滿了激動。

大漢大司馬,三公之首。

自王鳳以來,大司馬就取代了丞相,成為了大漢真正意義上的執政者。

曆經王音、王商、王根三人。

如今,終於傳到了王莽的手上!

王莽單膝跪下,聲音都有些顫抖:

“臣王莽,謝陛下、太後隆恩!”

漢成帝哈哈大笑,拍了拍王莽的肩膀。

“好表弟,好好乾,朕信任你們王家,希望王家也能不複朕的重托!”

漢成帝很快就帶著那封關於劉欣的旨意興衝衝地走了,去了皇後趙飛燕的宮殿。

王根想了想,也站了起來,對著王政君道:

“太後,老臣也告退了。”

這位前任大司馬,將會在不久之後離開長安城,回歸自己的封地,從此不問世事,專心養病。

王政君點了點頭,看著麵前這位親弟弟,歎息一聲:

“根弟,好好保重。”

王根笑了笑,道:

“姐姐也保重。”

王根彎腰,對著自己的親姐姐,大漢皇太後王政君行了一禮,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王政君目送王根的背影從視線之中消失,將目光轉向王莽。

“淳於長,你要如何處理?”

王莽此刻已經恢複了平靜,依舊是畢恭畢敬,對著王政君道:

“回太後的話,臣以為,淳於長罪惡深重,按律當處死。”

王政君皺了皺眉。

王莽接著道:

“但淳於長畢竟是太後的親侄兒,又得陛下之信賴,若是就此處死,未免會讓陛下對王家產生反感。”

“故而臣以為,隻需罷免淳於長衛尉的官職,命其回歸封地便是。”

王政君鬆了一口氣,道:

“就這麼辦吧。淳於長就在殿門處,老婦就不見他了。”

王莽會意,站了起來:

“臣這便去向淳於長宣布太後和陛下的決定。”

頓了頓,王莽從袖子之中拿出了第三封旨意,恭恭敬敬地呈遞到王政君麵前。

王政君掃了一眼旨意,看向王莽的表情多了幾分欣賞。

“不錯,是個細心的。”

王政君拿起漢成帝留在這裡的玉璽,在旨意上蓋了下去。

“去吧。”

王莽拿著旨意躬身告退,來到了大殿之外。

淳於長正在殿門處,焦急地來回走動。

對淳於長來說,剛剛過去的半個時辰是極為難熬的。

王太後、漢成帝、大司馬王根以及最大競爭對手王莽都在裡麵,隻有淳於長一個人在外麵!

漢成帝第一個離開,喜氣洋洋,卻隻看了一眼淳於長,什麼話都沒說!

王根第二個離開,也看了淳於長一眼,敷衍了兩句就快步離去。

究竟發生了什麼?

看到王莽出現,淳於長臉頰肌肉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勉強露出一個笑容。

“巨君,太後是不是要傳我進去了?”

王莽看著淳於長,雖然很想保持淡定,但還是露出了一個勝利者的笑容。

“淳於長,接旨吧。”

說著,王莽自顧自地展開了手中旨意,宣讀:

“……免去淳於長一切官職,著令三日內離開長安,回歸封地!”

淳於長如遭雷擊,身體搖搖晃晃,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你……不,這不可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