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王莽出人意料,狄仁傑石破驚天(2 / 2)

漢武帝哼了一聲,頗為不滿地對著劉據開口道:

“人家劉欣可沒有一個千古大帝作為父親,你有朕的教導,竟然還是這般不出彩,實在是讓朕失望!”

漢武帝是一個有著極其強烈自尊心的帝王,無論在任何一個方麵,他都希望能夠做到登峰造極。

可是在教育兒子這方麵,漢武帝顯然就不怎麼樣。

被金幕評為“千古大帝”的四位皇帝之中,秦始皇的繼承人扶蘇和胡亥搞得二世而亡,這個漢武帝自覺肯定是比得過的。

但其他兩人就不一樣了。

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可是打下了整個大唐兩百年裡最大的版圖,可以說是四位千古大帝之中最會教育兒子的一個。

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雖然不咋地,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造反的時候那種絕世英姿,可是讓漢武帝印象極其深刻。

盤點視頻之中雖然沒有講到朱棣造反成功登基之後的事情,但是漢武帝心中很清楚,朱棣的功業也絕對差不了!

這樣一來,漢武帝的這個太子劉據,明顯不如李治和朱棣,隻能贏過那個亡國之君胡亥,排個第三名。

這是漢武帝無法忍受的。

才有了今天這番對劉據的訓斥。

劉據十分汗顏,隻能低聲應是。

霍去病在一旁有些看不過去了,正色道:

“請陛下放心吧,隻要有臣在,將來太子殿下登基之後,大漢的武功一定會讓其他朝代震驚的!”

漢武帝看了一眼霍去病,嘴角抽搐了一下。

霍去病固然是大漢獨一無二的冠軍侯了,但問題在於,霍去病的這個弟弟霍光……

大漢第一個權臣!

金幕之中的這個評價,可是讓漢武帝記憶深刻得很呢!

漢武帝長出一口氣,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興致,將目光繼續投向了眼前的金幕。

武周世界之中,武則天看著金幕之中意氣風發的劉欣,也是嘖嘖稱奇。

“這位漢哀帝,在曆史書上的評價並不算太好。”

“不過他的權術手腕確實一流,將王莽和趙飛燕兩個傳奇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中,足堪自傲了。”

狄仁傑點了點頭,道:

“漢哀帝此人的經曆,也是讓臣想起了晉悼公。”

晉悼公,是華夏春秋時代晉國的一位傳奇國君。

他在年僅十四歲的時候登基,重整晉國朝綱,壓服了以智氏為首的六卿,擊敗了南方野心勃勃的楚國。

讓齊國和秦國都不得不承認晉國的霸主地位,周天子也必須在晉悼公會盟天下的場合中命人帶來禮物致意。

晉悼公時代,是晉國在晉文公、晉襄公父子之後,又一次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時代。

韓厥、智罃、魏絳、趙武(趙氏孤兒)等日後在曆史上留下響亮名聲的名臣,都是在晉悼公時代被發掘出來,走上曆史舞台的。

隻可惜天妒英才,晉悼公僅僅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去世,隨後的晉國國君們再無他這般能力,被六卿架空。

最終,魏趙韓三家在內戰中勝出,和平瓜分了晉國,這便是“三家分晉”。

以晉國的滅亡為界限,東周王朝從春秋時代進入了戰國時代。

武則天看了一眼狄仁傑,似笑非笑地開口:

“狄卿這是在考較朕的曆史水平嗎?”

狄仁傑哈哈一笑,道:

“臣並無此意。但作為人臣的本分,臣還是覺得……”

頓了頓,狄仁傑繼續道:

“若是陛下能和大周太子一起坐在此地觀看這篇金幕視頻,想來定然會對太子殿下頗有啟發,將來不至於如西漢皇帝們一般,被王莽玩弄於股掌之中。”

武則天聞言,臉色頓時變冷。

“狄仁傑,你這是什麼意思?”

自從看完了金幕視頻之中的李隆基篇,知道了“神龍政變”之後,李顯、李旦兩個兒子和所有李唐宗室都已經被武則天幽禁的幽禁,殺死的殺死。

凡是體內流淌著李世民血脈的人,此刻都已經遠離了武周的權力中樞。

武周王朝,此時並沒有太子!

狄仁傑卻特地提起這個話題,顯然若有所指,立刻就讓武則天變得警惕了起來。

狄仁傑看著麵帶怒容的武則天,臉上卻並沒有多少驚慌,而是很從容地開口。

“臣隻是在陳述事實。陛下雖然春秋鼎盛,但畢竟也已經是年過六十。”

“若是不早立太子,一旦陛下出了什麼意外,那大周王朝危矣!”

武則天冷笑道:

“怎麼,你聽起來似乎很希望朕出意外的樣子?”

來俊臣在一旁聽到這裡,立刻二開口道:

“陛下,臣早就說過,這個狄仁傑心懷李唐,對大周不夠忠誠!”

“還請陛下下旨,將狄仁傑交給臣審訊,臣一定會讓這個不知好歹的東西全部招供!”

狄仁傑胖乎乎的臉龐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變化,注視著武則天,緩緩開口:

“陛下,您知道老臣說的是事實。”

“國不可一日無君,說的是主君,也是少君!”

“大周是不可能一直這麼持續下去的,難道陛下也希望看到大周變成和曆史上的秦朝、隋朝一般,二世而亡嗎?”

武則天冷笑道:

“所以說來說去,你還是想要讓朕立李顯、李旦那兩個養不熟的白眼狼?”

“你想都彆想!”

狄仁傑表情從容地開口道:

“老臣之前確實是有這樣的想法,但如今老臣的想法已經改變了。”

武則天心中微動,好奇道:

“難道這一次你被武三思和武承嗣打動了?”

這兩個武則天的侄子,自從李旦李顯等人被幽禁之後,就成為了武周王朝最熱門的太子候選人。

兩兄弟之間明爭暗鬥,為了太子之位相互攻訐,讓武周朝堂之中烏煙瘴氣。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武則天才會重用狄仁傑這個身上帶著很深李唐印記的臣子,讓狄仁傑作為百官之首的中書令。

狄仁傑無論和武承嗣還是武三思之間,都沒有什麼關係。

狄仁傑聞言,微微一笑。

“不,請恕臣說一句,在這件事情上,陛下的眼界還是過於保守循舊了。”

武則天微微一怔。

“你這是什麼意思?”

作為曆史上唯一一個華夏的女皇帝,武則天打破了華夏五千年以來隻有男人才能當皇帝的慣例。

這樣的武則天,竟然還會被說成“保守循舊”?

狄仁傑從容一笑,看了一眼站在武則天身旁的上官婉兒,緩緩開口道:

“除去武顯、武旦、武承嗣、武三思四人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人,同樣也有能力繼承陛下的皇位,也能保證大周不會二世而亡。”

“而且,陛下應該也不用擔心此人會在陛下年老的時候發動什麼政變。”

“恰恰相反,此人一定會竭儘全力地維護陛下締造的這些秩序,一定想方設法讓天下的大周子民都看到陛下安享晚年而終。”

武則天眉頭一揚,道:

“彆賣關子了,說出這個人的名字。”

頓了頓,武則天鳳目中閃過一絲厲芒,道:

“若是此人不能讓朕滿意,你的這個中書令就不用當了,回家好好養老去吧。”

來俊臣在一旁聽著,雙目之中頓時露出了熾熱光芒。

若是狄仁傑當真沒了官職,來俊臣是說什麼也要把這個可惡的死胖子給弄死的。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來俊臣和狄仁傑明爭暗鬥,每一次都被狄仁傑耍得團團轉。

若不是武則天多次拉了偏架,來俊臣早就被狄仁傑玩得身敗名裂了!

狄仁傑麵對著武則天的嚴厲和來俊臣的覬覦,臉上表情一如既往地淡定從容,笑嗬嗬地開口:

“陛下,此人就是您的女兒,大周太平公主!”

武則天愣住了。

上官婉兒的身體明顯顫抖了一下。

來俊臣瞪大了眼睛,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過了好幾秒鐘,武則天才回過神來,道:

“太平?”

“不,她不行!”

狄仁傑微笑道:

“太平公主為何不行,就因為她是女人?”

“這就是臣為什麼說,陛下過於保守循舊!”

“既然華夏能有第一個女皇帝,那麼為何就不能有第二個女皇帝呢?”

“太平公主難道不是陛下親生的女兒嗎,以太平公主作為下一任女皇帝,名正言順,無可指摘!”

武則天內心之中頗為混亂,擺手道:

“她也參與了神龍政變!”

狄仁傑笑道:

“對,她確實參與了神龍政變,那是因為她知道根本無法從您的手中繼承皇位,所以決定扶持她沒用的兩個兄長,然後效仿當年的您,一步步地掌控朝綱最後登基!”

“可如果您直接冊封公主為大周的皇太子,不,皇太女呢?”

“太平公主隻要成為了大周的皇太女,難道您還需要擔心她會對您不利嗎?”

“以太平公主的本事,難道您還需要擔心她不能讓大周王朝安安穩穩地傳承下去嗎?”

武則天被狄仁傑接連這幾個反問弄得心煩意亂,怒道:

“簡直豈有此理,那朕問你,這太平要是登基了,將來朕大周的皇帝世係該怎麼算!”

曆朝曆代的皇帝世係,都是以父係血統為尊。

甚至不少家族的族譜之中,隻有男子沒有女子的姓名。

女子再怎麼賢能,也隻能出現在夫家那邊的族譜裡。

狄仁傑表情從容,笑道:

“陛下都已經是女皇帝了,又何須遵照男皇帝的世係族譜呢?”

“大周完全可以定下一個規矩,從今往後,隻有女子才能成為大周皇帝。”

“陛下完全可以建立一個以女子為尊的王朝,大周王朝的皇帝世係,隻需要將其他王朝的男女地位顛倒過來便是!”

說到這裡,狄仁傑看著大殿之中鴉雀無聲的君臣三人,繼續悠悠地開口道:

“將來,大周每一任女皇帝都姓武,至於女皇帝的夫……丈夫們,想要姓什麼,根本無關緊要。”

“生下女兒,就姓武。生下兒子,就跟父姓也無不可!”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不敢置信地看著狄仁傑。

“狄仁傑,你知道你在說些什麼嗎?”

狄仁傑正色道:

“老臣當然知道老臣在說什麼,老臣隻想要問陛下一句。”

“陛下,做好了成為一個隻有女皇帝的華夏王朝開國之君的心理準備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