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狄仁傑的解決方案,劉欣之死,王莽當機立斷(2 / 2)

自己,將來真的能在繼承大秦皇位成為秦二世之後,做出一番讓父皇和大秦萬千子民們滿意的事業嗎?

秦始皇平靜地看著扶蘇,沒有開口說話。

秦始皇當然看出了扶蘇的想法,但有些事情,是需要男人自己去解決的。

熬過去了,自然就能脫胎換骨。

熬不過去……

秦始皇想到這裡,笑了笑。

無非就是在華夏的曆史上,多一個平庸的皇帝罷了。

那也沒啥!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微微點頭。

“漢哀帝啊,確實是有點可惜。”

朱棣忙道:

“父皇是在可惜他和晉悼公一樣的命運嗎?”

朱元璋怒視朱棣。

“朱老四,你老毛病又犯了是吧?”

朱棣聞言,不由莫名其妙。

“父皇你說啥?晉悼公這段曆史可是很冷門的,兒臣都能記得住,怎麼就犯病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看向朱高熾。

“高熾,你來說。”

“說出來了,你可以免一頓板子。”

“說不出來,你和你爹一起挨板子!”

朱高熾胖臉上沁出汗水,仔細回想了片刻,這才不太確定地開口:

“是因為兩人治理國家之間的區彆?”

朱元璋眉頭舒展開來,轉頭對著朱棣罵道:

“看到沒有,你就是讀書不仔細,你兒子都知道的事情,你還在這裡半桶水晃蕩!”

“等會自己去殿外領板子去!”

朱棣:“……”

摸了摸胡須,朱棣心中覺得,最近這段時間還是不要太經常出現在父皇身邊了。

這天天挨罵,誰頂得住啊。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看著麵前的胤禛和弘曆。

“都說說,這劉欣如何?”

胤禛不敢怠慢,認真地思考了片刻,這才開口道:

“皇阿瑪,兒臣覺得這劉欣在權術之道上確實頗有可取之處。”

“但從史書來看,他似乎也就此而已。”

康熙將目光轉向弘曆。

弘曆頭皮有些發麻。

他想要說的話,剛剛已經被老爹胤禛說了。

弘曆總不可能來一句“俺也一樣”吧?

要真這麼說了,就算是康熙能接受,老爹胤禛也接受不了啊!

最近這段時間,弘曆居住在乾清宮偏殿之中,每日接受康熙皇帝的教導。

但之前對弘曆愛答不理的胤禛卻來了勁,時不時就跑來考較一下弘曆的本事。

一旦有點不滿意的地方,胤禛就要把弘曆罵得狗血淋頭,美其名曰“阿瑪是在幫你查缺補漏”。

現在弘曆對胤禛的心理陰影,恐怕比曆史上的弘曆還要更重!

想了片刻之後,弘曆心中突然湧現一個念頭,咬牙道:

“孫臣覺得,這劉欣最大的缺點,是不夠寬仁!”

胤禛聞言,眉頭頓時一豎。

不夠寬仁?

這是什麼屁話?

就在胤禛想要開口將弘曆狠狠地訓斥一番之時,康熙的笑聲響起。

胤禛立刻閉上了嘴巴。

康熙笑嗬嗬地開口:

“弘曆啊,你確實是看到了本質。”

“這劉欣的權術之道確實爐火純青,但他對臣子過於嚴苛,所用的手段也過於嚴厲了。”

“對他幫助最大的趙飛燕姊妹,妹妹趙合德死了不說,趙家的兩個君候竟然也被廢了。”

“等於趙家辛辛苦苦,到頭來除了一個毫無作用的皇太後頭銜之外,什麼都沒得到。”

“王家就更不必說,王莽丟了官職,連兒子都死了。”

“有了趙家和王家的先例在,大漢的臣子們在效忠劉欣的時候,誰能不留個心思?”

說到這裡,康熙掃了胤禛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

“爾等不要小看這一點,就是這麼一個想法,便能讓一個衝勁十足的能吏,變成保守無能的庸官!”

“縱使他劉欣再怎麼掌控大權,隻要臣子們不願意配合他,這個大漢,是無論如何也好不了的!”

康熙視線依舊停留在胤禛身上,加重了語氣。

“寬仁!”

“爾等切記,隻有寬仁,才是真正的君臣相合之道。”

“明白了嗎,胤禛?”

胤禛嘴唇抿了起來,過了好一會才輕聲開口:

“皇阿瑪教訓得是,兒臣明白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王莽回到長安之後,果然信守和王政君的承諾,除每隔數日進宮向姑母王政君請安之外,不再過問任何政事。】

【年輕的皇帝劉欣大權在握之後,陸續推行了一些政策,對大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但這些改革並沒有觸及到察舉製和兼並土地這大漢兩大根深蒂固的頑疾,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卻僅僅是減緩了大漢內部矛盾爆發的時間,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在此期間,劉欣寵信一位名叫董賢的臣子,甚至一度到了想要將皇位禪讓給董賢的地步。】

【董氏家族也由此興起,超越了劉欣的兩大外戚家族傅氏和丁氏,成為了大漢朝第一風雲家族。】

【再加上初步複起的王家,董、傅、丁、王四大家族相互攻訐傾軋,朝堂中政治鬥爭成為主流,動蕩不安。】

【這種動蕩原本並不被眾人太過看重,他們都覺得以皇帝劉欣的能力,無非就是其中的某個家族獲勝,將其他幾個家族全部打壓下去之後,朝政就會再度穩固下來。】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驚人的意外再度出現。】

金幕中,劉欣又一次出現了。

這一次和以往都不一樣。

劉欣臉色發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

在劉欣的身前,一群太監宮女驚慌失措,大喊大叫。

“陛下,陛下薨了!”

【在執政了僅僅不到八年的時間後,二十五歲的皇帝劉欣,暴斃於皇宮之中。】

一名太監連滾帶爬,衝入了太皇太後的宮殿之中。

“不好了太皇太後,陛下、陛下歸天了!”

聽到太監的這句話,王政君和剛好前來請安的王莽臉上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你說什麼?”

懷疑耳朵出錯的王政君忍不住又問了一句。

太監無奈,隻能再次重複了一次。

“陛下歸天了,就在兩刻鐘之前!”

王政君身體顫抖,一時間腦子空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反而是一旁的王莽聞言,雙目中猛然爆發出精芒,一下子抓住了王政君的手。

“姑母,我們一直等待的機會來了!”

王政君愣了一下,看向王莽。

“機會?”

王莽點頭,正色道:

“姑母,還請您立刻擺駕前往未央宮,拿到玉璽!”

“隻要能拿到玉璽,接下來的所有局勢就儘在我們的控製之中了。”

王政君聞言,還有些遲疑,道:

“玉璽?可……”

王莽見王政君舉棋不定,心中大為焦急,沉聲催促道:

“姑母,我們動作要快!”

“若是被趙飛燕拿到了玉璽,一切悔之晚矣!”

王政君身體一震,一雙渾濁的老眼中頓時綻放出驚人的光芒。

“快,立刻擺駕未央宮,用最快的速度!”

幾分鐘之後,王政君在一大群護衛、太監、宮女的簇擁下,飛速朝著未央宮而去。

另外一邊,長樂宮寢殿之中,太後趙飛燕同樣也驚得麵無人色。

“什麼,皇帝死了?”

“這怎麼可能,皇帝隻有二十五歲!”

前來報信的官員一臉急切地開口:

“眼下陛下歸天,大漢之中情勢危急。”

“還請太後出來平定人心,幫助新皇登基!”

趙飛燕點了點頭,道:

“是這個道理,我……”

話音未落,一名太監就衝了進來。

“不好了太後,奴婢剛剛看到,王太皇太後和王莽,帶著一群人去了未央宮!”

“什麼?”趙飛燕大驚失色,猛然站了起來。

“快,立刻召集所有人手,馬上隨我去未央宮!”

趙飛燕心急如焚,帶著自己宮裡的一群人,衝到了未央宮中。

偌大的宮殿之中,此刻冷冷清清,死一般的寂靜。

趙飛燕一路衝到了寢殿,看到了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劉欣。

她環顧四周,突然有些疑惑。

“太皇太後呢,王莽呢?”

聽著趙飛燕的質問,在場的太監、宮女們臉上都是一片茫然。

“回太後的話,太皇太後和新都侯並沒有來過。”

趙飛燕愣了一下,本能地感覺到哪裡不對,轉頭就要離開寢殿,去尋找王政君和王莽的身影。

突然,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從寢殿門口傳了進來。

“趙飛燕,你找老婦何事啊?”

王政君在王莽的攙扶下,出現在了寢殿之中。

趙飛燕定了定神,對著王政君行禮:

“見過母後。”

王政君看著麵前的兒媳婦,老臉上並沒有任何親近的表情,而是發出了一聲冷笑。

“你還知道老婦是你的母後?”

趙飛燕勉強露出一個笑容。

“母後說笑了,您永遠都是我的母後。”

王政君嗬嗬一笑,自顧自地坐了下來,悠然開口。

“可惜,老婦已經不再想要你這個兒媳婦了。”

說完,王政君看了一眼王莽。

“巨君,你還等什麼!”

王莽微微一笑,站到了趙飛燕的麵前,朝著趙飛燕躬身行禮。

“太後,好久不見。”

趙飛燕看著麵前的王莽,內心之中,沒由來地心驚肉跳起來!

“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