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王莽第一次貨幣改革,引發秦始皇瘋狂吐槽(1 / 2)

看到這裡,東漢世界之中,劉秀也是忍不住摸了摸王莽的頭顱,感慨道:

“朕當初也是少不更事,竟然還覺得你這樣的家夥是個當世聖人!”

說著,不忘記拍了兩下。

王莽的頭顱被力道震動,下巴微微張開。

從透出來的縫隙可以看到,這顆頭顱之中,竟然是沒有舌頭的。

丞相宋弘聞言笑道:

“彆說是陛下了,當時的天下,又有誰不覺得王莽是聖人呢?”

群臣聞言,也是連連點頭。

耿弇沉聲道:

“當時在各地士林之中,安漢公王莽的各種事跡流傳,就連臣年幼的時候也是希望能成為第二個安漢公王莽,匡扶大漢於風雨之中。”

鄧禹緩緩道:

“天下黔首百姓雖多,但能有什麼見解?”

“真正的輿論都是把持在士族手中,士族見王莽架空皇帝,心喜之,都想著從皇權身上咬一口肉下來啊。”

群臣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王莽不是好人,難道天下就沒有人發現嗎?

當然是有的。

但問題是,所有人都覺得王莽取代大漢有好處沒壞處。

大漢在,大家的好處也就那些。

反之,擁立王莽上位,撈一個從龍之功,說不定還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再加上王莽是誰?

是儒家自己人啊。

從來都是皇帝統治儒家。

現在,儒家人成為皇帝!

將來的天下,不就是儒家的天下了?

還怕少了儒家人的好處?

劉秀感慨一聲。

“可笑當時那些知情卻眼睜睜看著王莽篡位的人,最終大部分卻也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嗬嗬。”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嗬嗬一笑,對著楊勇開口。

“這個王莽,多少還是有些不太爽利。”

“朕當年可沒他這麼多事!”

大隋王朝,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篡位王朝。

隋文帝篡奪的,是自己外孫周靜帝的皇位。

如今朝堂上站著的老臣們,基本上都是當年北周的臣子。

楊勇乾笑一聲,道:

“宇文氏福薄,父皇登基乃是順應天命,注定大隋要建功立業。”

隋文帝聞言,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不,勇兒你說錯了,大隋的出現從來都不是什麼順應天命,而是朕見時機在我,拚命一搏!”

楊勇愣了一下。

隋文帝注視著楊勇,淡然道:

“朕主動和你說起這個,是希望你知道,大隋確實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

“但篡位就一定會失敗嗎?也未必。”

“做得好的,就好像朕一樣,能開創一個煌煌盛世。”

“做不好的,就隻能像王莽這般,成為千古唾罵的奸臣。”

“你要將王莽作為教訓,時時刻刻警惕在心!”

楊勇凜然應是。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摸著胡須,低低感慨一聲。

“篡位……”

嚴格說起來,忽必烈這個皇位,也是篡奪而來。

按照蒙古帝國自成吉思汗以來的規矩,上一任大汗死後,要在哈拉和林召開“大忽裡勒台”,推舉新任大汗。

蒙哥意外死在了釣魚城之後,哈拉和林召開的大忽裡勒台中,被推舉為新任大汗的人,是忽必烈的弟弟阿裡不哥。

忽必烈拒絕服從阿裡不哥的領導,自封蒙古帝國大汗。

兩兄弟隨後開戰。

忽必烈在華夏北方漢人的支持下打贏了阿裡不哥,占據了哈拉和林在內的漠北草原,強行獲得了蒙古帝國大汗的封號。

這也導致察合台汗國、金帳汗國和窩闊台汗國的強烈不滿,這三大汗國宣稱不服忽必烈的統治,不承認忽必烈這個蒙古大汗。

忽必烈見狀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蒙古帝國大汗我也不做了,我自己建立一個大元王朝,當華夏的皇帝!

蒙古帝國至此宣告正式解散。

忽必烈回憶了一下往事,露出笑意。

“王莽畢竟是個漢人,做事還是拖泥帶水的。”

“朕當年直接攻入哈拉和林,刀架在那些家夥的脖子上召開大忽裡勒台,哪裡有人敢說個不字!”

在場的蒙古大臣聞言,也是嘻嘻哈哈地笑了起來。

草原兒女,強者為尊。

對忽必烈的方式,在場的所有蒙古大臣都覺得非常正常。

劉秉忠笑著搖頭。

“陛下有所不知,咱們華夏文明講究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

“王莽雖然是篡位,但也必須要給天下人一個表麵上過得去的借口,這樣天下人才願意支持他。”

忽必烈點了點頭,感慨道:

“朕當然知道。有時候朕真的覺得,當華夏的皇帝,可比當蒙古的大汗累多了。”

蒙古大汗就一個字,殺!

哪個國內大臣不服統治,殺了。

哪個異族皇帝不願投誠,殺了。

隻要兵器足夠鋒利,就沒有蒙古雄師搞不定的事情。

但治理華夏,靠的可不單單是殺戮。

要講文明,講禮儀,收服人心!

忽必烈想到這裡,心中突然一動。

“或許這王莽篡位的故事,能告訴朕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全天下華夏人都承認的皇帝!”

想到這裡,忽必烈看向金幕的眼神變得更加認真起來。

這可是一次極為難得的學習機會啊。

金幕之中,視頻正在播放著一次祭天大典。

【王莽在成為攝皇帝之後,立刻下詔將明年改元為“居攝”元年。】

【反而是原本名正言順的小皇帝劉嬰,失去了自己的年號。】

【居攝元年正月,王莽以皇帝的身份祭祀上帝於南郊,迎春於東郊,行大射禮於明堂,養三老五更,完成了一整套皇帝祭祀天地人的儀式。】

【但他依舊還不滿意,他開始繼續挑戰太皇太後王政君的底線。】

畫麵中,白發蒼蒼的王政君表情極為憤怒,不敢置信地看著王莽。

“巨君,你說什麼?”

王莽頭戴攝政王冠,身著攝政王龍袍,臉上帶著淡然笑意。

“姑母,侄兒打算過兩個月將劉嬰冊封為皇太子。”

王政君氣得臉都白了。

“巨君,劉嬰已經是皇帝,你現在倒要冊封他為皇太子?”

“再說了,你怎麼可能當他的父親!”

王莽麵不改色地開口:

“姑母,當年周公攝政的時候,周成王尚且需要侍立一旁,口稱亞父。”

“如今侄兒也隻不過是把周公的禮製原樣重現罷了,姑母何須如此動怒?”

王政君表情陰沉,對著王莽道:

“政君,周公乃是周成王的二叔,古人又稱二叔為‘二爹’,故而周公確實有資格將成王視作自己的子嗣。”

“但你乃是王家人,皇帝卻是姓劉,你怎麼能將皇帝看成你自己的子嗣呢?”

王莽笑著搖頭。

“若是姑母覺得父子不同姓有所不妥,那便將劉嬰改為王嬰,不知姑母意下如何?”

王政君氣極反笑,道:

“若是皇帝改名成王嬰,那劉家的大漢怎麼辦?”

“我雖是王家人,但也是劉家媳婦,是大漢的太皇太後。”

“我支持你,讓你當大司馬、安漢公,是為了勉勵你能更好的匡扶大漢,你現在卻做出這樣的事情?”

“你想要讓皇帝改姓王,我是絕對不能同意的!”

麵對著王政君的憤怒,王莽表情依舊平靜,甚至嘴角微微掀起。

“姑母難道還沒有發現嗎?事到如今,天命在我,大漢氣數已儘了。”

“今日侄兒前來,也不過是通知姑母一聲罷了。”

“不管姑母同意還是不同意,冊封太子典禮的時候都請姑母最好出席。”

“不然,侄兒隻能選擇屠儘天下劉姓皇族子弟,以免禍患!”

“你!”王政君手指王莽,氣得說不出話來。

王莽也不去管王政君,施施然地站了起來,轉身離去。

王政君嘴唇發白,良久之後才一聲長歎。

“我糊塗啊,怎麼就給大漢引狼入室了呢?”

這位大漢的太皇太後,淚流滿麵。

鏡頭一轉,三歲的劉嬰在乳娘的牽手下,戰戰兢兢地對著王莽下跪。

王莽微笑著,將一頂小小的太子冠冕戴在了劉嬰的頭上。

【居攝元年三月乙醜日,王莽正式昭告天下,廢黜劉嬰的皇帝之位,將劉嬰改立為皇太子,號曰“孺子”。】

【至此,王莽雖然名義上還隻不過是一個攝政皇帝,但天下所有人都很清楚,他距離真正取代漢室,已經隻有最後一步之遙了。】

【為了成功跨越這一步,王莽決定做出新的功績,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金幕中,王莽坐在未央宮禦書房之中,看著麵前王舜、甄豐、甄邯等幾名心腹,緩緩開口。

“大漢兩百年至今,已經是弊端叢生,到了必須要改革的時候了。”

王舜等人連聲稱是。

王莽又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