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烈帝劉備:高祖皇帝博學!】
【宋太祖趙匡胤:話說,以前隻是劉邦不要臉。現在好了,你們這些姓劉的全部都不要臉了是吧?這金幕曆朝曆代皇帝可不全是你們姓劉的!】
【魏武帝曹操:姓劉的本來就不要臉,看看劉大耳朵就知道了。】
【吳大帝孫權:誰說不是呢,之前說好的借荊州,現在也沒有完全還給朕!】
【昭烈帝劉備:曹阿瞞,你都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了,還好意思說這個?孫權,要朕還你荊州,你先把朕的尚香還回來!】
……
在彈幕的爭吵中,長安攻防戰也開始進行。
起義軍的主將趙明信心滿滿,對著一旁的副將霍鴻道:
“聽說長安城裡,王莽那個亂臣賊子得知咱們義軍到來的消息之後嚇得連覺都睡不好,哈哈!”
“這一次咱們定然能一鼓作氣攻克長安,滅掉王莽!”
“擂鼓,出擊!”
在轟隆隆如雷聲般炸響的擂鼓聲中,起義軍呼啦啦地朝著長安城衝了過去。
長安城牆上,負責整座城池一切軍事事務的主帥甄邯表情凝重,對著身旁的諸多將軍開口道:
“諸位,大家的家眷都在城裡,若是城破,不用我說大家也能想象了吧?”
將軍們聞言,一個個也是神情肅然,異口同聲。
“請大帥放心,我等一定守住長安,不讓這些亂臣賊子進城!”
等到起義軍逼近,長安城牆之上,箭矢猶如雨點一般落下。
起義軍的先鋒立刻猶如秋後的莊稼般,被齊刷刷地收割了一大片。
但能衝在最前方的都是最悍不畏死之人,剩下的起義軍並沒有遲疑,就開始架起雲梯,準備攀登。
在更後方一點,幾輛巨大的衝車在諸多起義軍士兵的推動下,也正在緩緩靠近長安城的城門。
“殺!”
城牆上傳來了一陣陣的喊殺聲。
但城下,來自十幾萬起義軍的喊殺聲卻更加嘹亮,幾乎要刺破天際!
“殺進長安城去,咱們也享受一下皇帝老兒的好日子!”
“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第一個登上城頭的,皇帝老兒的嬪妃和財富任選!”
在起義軍將官們不遺餘力的鼓舞下,起義軍先鋒瘋狂地攻城。
然而,看著這激烈的戰爭場麵,金幕麵前的曆朝曆代皇帝們,卻紛紛皺起了眉頭。
秦始皇注視著金幕片刻,對著一旁侍立的王離道:
“你怎麼看?”
王離撇了撇嘴,道:
“陛下,這支起義軍人數雖多,但毫無軍紀可言,而且他們的裝備也過於落後……”
“嗯,比咱們大秦地方上的郡兵還要更差勁一些。”
“這種軍隊想要攻破一座王朝的都城,那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扶蘇在一旁聽著王離的話,有些驚訝地開口道:
“可是這起義軍足足有十幾萬人呢,城裡的守軍看起來應該也就四五萬的樣子吧,而且守軍也不是最精銳的那種。”
王離笑了笑,對著扶蘇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打仗這種東西並不是完全靠人數來分出勝負的,武器裝備、日常訓練還有士兵的戰鬥力都非常的重要。”
“長安城之中的朝廷軍確實也不是什麼精銳,但這些所謂的起義軍一看便知,僅僅是由那些農田之中耕作,沒有經過什麼正式訓練的黔首百姓組成。”
“像這種組織度的軍隊,臣不誇張地說,隻要給臣一千訓練有素的勁卒,隨隨便便都能擊敗一萬以上!”
扶蘇啞然片刻,還是有些不敢置信。
“王將軍,你說的是沒有火槍的情況下吧?”
王離點了點頭,笑道:
“若是有火槍的話,臣何須一千人?隻要一百精銳火槍手,就足夠掃平這一萬起義軍了。”
扶蘇說不出話了。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一拍大腿,生氣了。
“這些個什麼狗屁起義軍,打的是什麼狗屁攻城仗,簡直汙了朕的眼睛!”
蕭何倒是還好,他畢竟多年坐鎮後方,沒有怎麼見識過戰爭。
曹參連連搖頭,歎了一口氣。
“這是真正的農民軍了,完全是地裡耕作的農民就直接拉過來參軍打仗,還是那種完全沒有經過訓練的。”
太子劉盈在旁邊聽得一愣一愣的,過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當真有如此不堪嗎?”
劉邦翻了一個白眼,有氣無力地癱在斜榻上,開口道: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他兩身邊那群大秦戍邊民夫,怕是都比這些起義軍要更會打仗一些!”
劉邦在正麵戰場上的戰績雖然是不怎麼樣,但同時代兩個最強悍的敵人項羽和冒頓單於,劉邦都是親眼見識過的。
回想一下當年項羽所率領的西楚鐵騎,以及冒頓單於麾下的匈奴騎兵,再看看眼前金幕中的這支起義軍……
劉邦忍不住又歎了一口氣。
“這一段能不能跳過啊,朕看著真有點煩了,等會王莽那個混賬東西又要開始嘚瑟起來了。”
群臣一片無言。
另外一個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沉吟片刻,看了一眼衛青和霍去病。
“如何?”
衛青的表情明顯有些怪異,過了好一會才道:
“這起義軍的戰力,實在是有些……咳咳,難以攻克長安。”
霍去病給出的評價更為直接。
“土雞瓦犬,不堪一擊!”
太子劉據趕忙追問道:
“說的是王莽的守軍嗎?”
霍去病歎了一口氣。
“臣倒是真希望臣說的是王莽的守軍呢,太子殿下。”
劉據:“……”
漢武帝揉了揉太陽穴,心中一陣煩躁。
這個王莽,看來是要逃過一劫了?
金幕中,起義軍的攻勢已經被挫敗了。
城牆之下,丟下了一地起義軍的屍體。
城牆上,大漢守軍歡聲雷動。
但金幕之外的曆代漢朝皇帝看著這一幕,卻沒有一個笑得出來。
鏡頭一轉,已經切換到了皇宮之中。
甄邯急匆匆地走進大殿,對著焦躁不安,來回踱步的王莽稟報道:
“攝皇帝陛下,臣等已經挫敗了城外叛軍的攻勢。”
王莽聞言,頓時大喜過望,親手扶起了甄邯。
“好好好,甄卿家,你果然不愧是國之柱石,朕就知道朕沒有信錯你!”
在場等待消息的其他王莽心腹們,一個個也是喜上眉梢。
甄邯又開口道:
“臣以為,這些叛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戰鬥力極其低下,根本就不是咱們的對手!”
“若是陛下同意的話,臣打算在夜裡率領一支騎兵精銳出城,偷襲叛軍大營。”
“叛軍猝不及防,定能一戰功成!”
“什麼?”王莽聽到了這句話之後,也不由愣住了。
遲疑片刻之後,王莽語重心長地對著甄邯開口道:
“甄卿家,長安城畢竟是大漢的都城,不容有失啊。”
“你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朕以為,還是要穩妥為主。”
“你且安心守住長安城,等待王邑他們擊破翟武叛軍回師關中,屆時在裡應外合一鼓作氣,滅了這些叛賊便是!”
鏡頭一轉,翟武出現在了金幕畫麵之中。
這位率先領東郡起兵,征討王莽的郡守,此刻已經身首分離,腦袋被提在了王邑的手上。
王邑哼了一聲,將翟武的腦袋高高舉起。
“大家都看到了吧?想要反對攝皇帝,妄圖造反之人,就是這種下場!”
“大漢威武,攝皇帝萬歲!”
在王邑的周圍,諸多將士們臉上帶著勝利之後的喜悅,興奮地振臂高呼。
“攝皇帝萬歲!”
【翟武起兵反對王莽,雖然聲勢浩大,但卻沒有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
【僅僅四個月之後,王莽派出的王邑就在圉城之外擊潰了翟武主力,斬殺翟武以下數萬起義軍,平息了東郡和整個中原地區反對王莽的第一次起事。】
【緊接著,王邑率領兩萬騎兵飛速回援關中,又在長安城外和甄邯裡應外合,大破西路起義軍。】
【西路起義軍的將領趙明、霍鴻被斬殺,起義軍大部分逃散四處,不少人落草為寇。】
【一時間,關中各處盜匪四起,對當地百姓造成了深重災難。】
【但此時的王莽並不在意這件事情,隨著兩路起義軍的先後被鎮壓,一直以來王莽心目之中的終極夢想,也終於來到了實現的這一天。】
又是一次大朝議開始,王莽以攝皇帝的身份,當仁不讓地坐在了那個屬於大漢曆代皇帝的座位上。
在王莽身旁下首一些的位置,才是之前大漢的正統皇帝,如今的“孺子”劉嬰所坐之處。
在兩人的更上首,太皇太後王政君依舊安坐於珠簾之後。
王舜手持芴板起身,彎腰稟報:
“攝皇帝,今日得巴郡郡守奏章,言及天空一聲巨響,忽有石牛出現,上刻字‘攝皇帝當為天子’。”
甄豐也立刻起身,稟報道:
“扶風郡出現一塊巨石,上書‘劉氏氣數已儘,王氏當為新主’。”
王邑不甘示弱,也趕忙起身稟報:
“齊軍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日有所夢,夢中見使者曰:‘吾,天宮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長,攝皇帝當為真。’若不信我,此亭中當有新井。”
“辛當驚醒後起身,果見亭中一口新井憑空而現!”
三人的話,無不慷慨激昂,聲音震動整座大殿。
群臣聞言,也是紛紛起身出列,七嘴八舌,說起了來自各地各郡縣的各種“祥瑞”。
珠簾之後,太皇太後王政君始終保持沉默。
終於,性子最急的王邑忍不住了,提高了聲調。
“太皇太後,漢室氣數已儘,你乃王家女也,何必逆天而行?”
王舜單膝下跪,對著珠簾沉聲開口:
“還請太皇太後順應天意!”
群臣紛紛下跪,異口同聲。
“還請太皇太後順應天意!”
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震耳欲聾。
良久,珠簾背後,傳來王政君一聲悠悠歎息。
“既如此,便依爾等所言,改朝換代就是。”
說完,王政君直接起身,離開了大殿。
【在兩支起義軍先後敗亡的第二年,王莽正式昭告天下,去除“漢”之國號,改為“新”。】
【西漢王朝至此正式滅亡,“新”朝取而代之,年號隨之改為“始建國”元年。】
金幕中,王莽頭戴皇冠,身著龍袍,滿臉紅光,緩緩坐下。
文武百官畢恭畢敬,對著王莽大禮參拜。
“見過皇帝陛下!”
王莽嗬嗬大笑,誌得意滿,雙手虛虛抬起。
“諸位卿家,免禮平身!”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勃然大怒,一腳將麵前的禦案給踹翻。
“這個王莽,他怎麼敢的!”
“他怎麼敢篡奪朕建立的大漢,怎麼敢自稱皇帝,怎麼敢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在場的漢初群臣,同樣也是一個個極為氣憤。
蕭何冷冷開口:
“王莽的始祖,應該是出自於秦朝時候的大將王翦。”
曹參冷聲道:
“王翦的孫子王離,當年和章邯一起在巨鹿險些就將咱們大秦起義軍給打得敗亡了。”
陳平立刻補充了一句:
“這些姓王的沒有一個好東西!還請陛下將姓王的統統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