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聞言,表情頓時有些僵硬。
海瑞是清官,這一點無論任何人都無法否認。
清廉正直,鐵麵無私,甘於清貧。
這十二個字被無數官員掛在嘴上,但能做到的屈指可數。
海瑞就是其中之一!
曆數華夏五千年,想要評選出一位“曆史第一清官”,海瑞絕對是有力競爭者。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
海瑞實在是太正直,太鐵麵無私了。
他的眼裡,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黑暗。
違法亂紀,海瑞發現的一定抓起來,按照律法頂格處置。
官場奸佞,海瑞權力管不到的,他也一樣上奏章彈劾。
海瑞甚至連當皇帝的嘉靖都罵!
海瑞給嘉靖皇帝上的《治安疏》裡,直言不諱地抨擊了嘉靖修道迷信、寵信佞臣嚴氏父子、無視邊境蒙古禍患、導致大明內部土地兼並嚴重,百姓民不聊生。
甚至還在這份奏折裡痛罵“嘉靖”這個年號就是“家家皆淨而無財用”。
這奏折當場就把嘉靖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當場就要弄死海瑞全家。
然而就連嘉靖身邊的宦官都聽說過海瑞的清名。
大太監黃錦當時就稟報嘉靖,說海瑞在上奏折之後已經給自己買好棺材,和老婆孩子訣彆,還把所有身邊之人都遣散了,就在原地等死呢。
嘉靖一聽,逆反心理就上來了。
你想用死來成全自己名聲是吧?朕偏不讓你死!
然後嘉靖又反反複複,把這份《治安疏》看了很多遍,打算從海瑞的遣詞用句裡挑出毛病來。
隻要被嘉靖發現一點點毛病,他就能讓海瑞以胡言亂語欺君犯上的罪名死去,而不是成全海瑞的直言進諫忠臣之名!
這就是純純雞蛋裡挑骨頭了。
嘉靖橫看豎看,看了幾十遍《治安疏》,發現——
這奏折裡說的全他娘都是對的,罵嘉靖的話一句也沒罵錯,對國家的判斷、分析和諫言也都特麼有理有禮有節。
如果被痛罵的不是嘉靖本人的話,嘉靖都要給這《治安疏》打個滿分!
嘉靖一氣之下,隻能發揚精神勝利法,說了一句。
“海瑞自以為比乾,但朕並非商紂王!”
然後這事就過去了。
《治安疏》震動天下,被後人評為“直言天下第一疏”,和著名的《出師表》相提並論。
還有許多史家認為,考慮到諸葛亮和海瑞之間的地位差距,以及劉禪和嘉靖皇帝的性格差異,海瑞的《治安疏》還要更勝《出師表》一籌。
那問題就來了。
既然海瑞是一個如此牛皮轟轟的官員,為何張居正在聽到萬曆皇帝朱翊鈞提到海瑞之後,反而陷入了遲疑,明顯不太願意用海瑞呢?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海瑞是一個純粹的清官!
他的眼裡,容不得任何沙子。
彆說是官員們的違法亂紀,就是那些官場的潛規則啊,人情來往啊,蠅營狗苟之類的,海瑞統統都反對!
張居正的恩師徐階給大奸臣嚴嵩當了多年的次輔,就被海瑞痛罵是“嚴家走狗”。
高拱擅權自專,也被海瑞痛罵為“目無君上”。
而張居正作為嚴嵩時代慢慢發跡,被恩師徐階提拔起來,又給高拱當過幾年次輔的人,當然也少不了被海瑞彈劾臭罵。
海瑞行應天巡撫的時候,許多貪官汙吏聽到海瑞即將上任,立馬遞交辭呈。
江南地區的權貴聽說海瑞來了,直接把自家的朱漆大門一夜之間刷成黑漆,出行的車馬減少到和平民百姓幾乎無異。
就連剛剛辭去大明內閣首輔的徐階,因為徐家被人舉報私吞民田,一樣被海瑞鐵麵無私,嚴厲打擊。
要知道這時候的徐階雖然已經告老回家,但徐階的得意門生張居正可還是內閣次輔呢!
海瑞壓根不賣任何人的麵子,他的心中隻有律法,他隻想著百姓。
他不會向任何潛規則妥協,他做什麼事情就一定會依法辦到底。
老百姓非常非常喜歡他,敬重他,愛戴他。
但對官場同僚來說,海瑞這種人就太可怕了,簡直就是一顆超級定時炸彈!
所以很快海瑞就被應天府各地官員群起彈劾。
但就這樣,這些官員們也沒辦法把海瑞免掉,甚至下獄。
因為海瑞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無死角的真正清官,渾身上下沒有一點毛病,一輩子沒有觸犯過任何一條律法,甚至連想辦法栽贓陷害他都做不到。
於是這些彈劾海瑞的官員們隻能說“海瑞迂腐,不通政務,庇護奸民,迫害士大夫,宜改任閒職。”
“庇護奸民,迫害士大夫”這種罪名,彆說是大明,就是往前數所有朝代,海瑞應該都是獨一份的。
就連當時獨斷朝綱,魄力出眾的內閣首輔高拱都被海瑞搞怕了。
高拱當然知道海瑞是個沒有任何毛病的大清官,但他又害怕海瑞一杆子把應天府乃至整個江南官場給捅破天去,讓局麵難以收拾。
而且說白了,高拱自己也不乾淨。
各種官場潛規則高拱玩得也很溜,該吃的不少吃,該拿的沒少拿。
前任首輔徐階都被海瑞拿來開刀,誰知道高拱將來是不是下一個?
於是海瑞很快就被免去應天巡撫的職位,轉而負責應天府糧食儲備至今。
張居正心中念頭百轉千回,很快乾咳一聲,正色道:
“既然是陛下欽點,那臣等會就讓都察院那邊派出禦史去考核一下海瑞。”
“若是考核通過,便給海瑞一個機會。”
朱翊鈞聞言,心中又是一陣不滿。
朕欽點的人,怎麼還要考核的?
現在你是朕的臣子,又不是授課時候的張先生!
還沒等朱翊鈞開口,李太後就說話了。
“如此甚好。”
朱翊鈞閉上了嘴巴。
彆人也就算了,對自家的老娘,朱翊鈞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前兩天,就因為課業沒完成,朱翊鈞臨睡前硬是被抽了三戒尺!
堂堂大明皇帝,竟然被自家老娘打戒尺!
這種事情,傳出去誰敢信?
張居正見狀,長出了一口氣。
“陛下,太後,臣告退了。”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看到這裡,有些出神。
“這個海瑞,讓朕想起了一個人。”
聽著李世民的話,群臣的腦海中不約而同地都浮現出一個已經過世的人名。
魏征!
貞觀年間,英傑人物輩出。
但論到和海瑞一樣,那肯定隻有擅長勸諫的魏征。
魏征的奏章同樣也是非常犀利。
不,不止奏章犀利。
魏征還經常當麵和李世民頂嘴揭短。
連作為李世民大舅哥的長孫無忌都不敢提的玄武門,在魏征嘴裡就是家常便飯。
李世民也不是每次都能忍住不發火。
但隻要一發火,魏征立馬就一臉“我反正本來就是李建成的臣子活到現在已經賺到了有種你弄死我啊”的表情。
然後李世民就無計可施了。
如今看到金幕中對海瑞的介紹,李世民心中對已經去世的魏征越發懷念。
貞觀朝的名臣名將確實很多,但貞觀朝的魏征也確實隻有一個!
李世民歎息一聲,道: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朕的魏征啊……”
李治表情同樣也是頗為凝重,道:
“也隻有父皇這樣的心胸才能用魏征,讓魏征大放異彩。”
“其他的君王用魏征,無非就是下一個海瑞罷了。”
長孫無忌表情有些微妙,搖了搖頭道:
“魏征雖然……咳咳,但還是可以正常溝通交流的。”
“但海瑞嘛,嗬嗬,臣鬥膽說一句,恐怕連陛下都容不下海瑞。”
李治愕然地看著長孫無忌。
“怎麼可能?”
李世民表情也變得古怪起來,過了好一會才道:
“是這個道理。”
魏征是會噴人不假,噴的時候威力巨大也不假。
但魏征一般隻會在關係到國家利益的大事上噴人,對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節則是看心情決定噴不噴。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道:
“海瑞,嗯,用金幕的話說,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他心目中的皇帝,應該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物。”
“所以無忌說的沒錯,朕能容魏征,卻也可能容不下海瑞。”
說到這裡,李世民又歎了一口氣。
“水至清則無魚啊。”
李治低著頭,臉有點紅。
剛剛那一番對話,李治本意是吹捧自家父皇,沒想到卻被自家舅舅長孫無忌當場打臉。
這個舅舅,怎麼就如此不給麵子呢?
大元世界中,忽必烈震驚了。
“世界上竟然還有海瑞這樣的官員?”
劉秉忠也是完全不敢相信。
“海瑞這種官員,竟然能出任巡撫……”
“這個大明王朝對文官其實還挺寬容的。”
真正的清官,難道隻有大明才有,其他曆朝曆代沒有?
當然不可能。
真相是,其他朝代像海瑞這樣的官員,要麼被同僚們抱團排擠,要麼被上司瘋狂打壓。
總之,這類型的官員下場基本上都會非常慘,也當不上什麼高官。
大部分當個縣令,撐死了就是一郡通判之類的,也就到頭了。
而海瑞出任的巡撫,放在後世可是正兒八經的副省部級官員,真正意義上的一方大員!
忽必烈歎了一口氣,道:
“江南士大夫……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