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之中的意義非常複雜。
元朝的四等人製度,最下等的是南人,也就是南方漢人。
但事實上,這第四等設計出來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江南的漢族士大夫階層!
兩宋時期,士大夫是真正和皇族共天下的。
到了南宋,由於中原地區被金國奪取,南宋的士大夫階層就集中在了都城臨安,也就是江南一帶。
大元滅掉南宋之後,江南士大夫們被屠殺了一批死硬派,剩餘的主和派們選擇投降加入元朝之中。
這些主和派的江南士大夫其實是很有想法的。
在他們看來,當年建立北魏一統北方的鮮卑人能被漢化,和鮮卑人來自同一片草原的蒙古人沒理由不被漢化嘛。
但他們太天真了。
忽必烈之前經曆了北方漢臣的叛變後,對漢人有了極大的提防。
就連忽必烈最器重的漢人謀臣劉秉忠,也一度被排擠出權力核心層。
為防止漢人對蒙古貴族進行漢化,四等人製度應運而生。
第四等南人,就是要把江南士大夫的社會地位壓到最低,防止他們的漢化行動。
一個四等人說什麼“華夏漢文明是最棒的”……
老子一等蒙古貴族,信你這種狗屁?
好吧,就算真有傻的蒙古貴族信了。
那其他蒙古貴族也不需要反駁,直接拿出弓箭,一箭射死這個四等南人就行了。
一等人殺四等人,法律規定,賠幾個錢就行!
漢化派和蒙古派,就是大元王朝之中的兩大派係。
忽必烈剛建立大元時,漢化派占據主導。
後來爆發了內部叛亂,蒙古派成為正統。
直到金幕出現,忽必烈下定決心重新轉向漢化,漢人臣子才又一次得勢。
忽必烈感慨道:
“若是大元之中能出現一些像海瑞一樣忠心耿耿,直言進諫的官員,朕又何須遲疑這麼多年呢?”
言語中,帶著深深的惋惜。
劉秉忠安靜地聽著,沒有開口說話。
又過片刻,忽必烈收拾好心情,重新將話題回正:
“劉卿家,你覺得張居正的改革能成功嗎?”
劉秉忠沉吟片刻,道:
“應該能成功。”
忽必烈笑道:
“為何?因為太後和司禮監的支持?”
劉秉忠正色道:
“改革能否成功,關鍵並不在於皇權。”
“縱觀華夏曆史,哪一次改革不是出自於皇權的推動?”
“改革的關鍵,在於地方上的官吏是否聽話,是否願意花大力氣把朝廷的改革政策落實到實處。”
“範仲淹和王安石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以為有了皇帝的支持便萬事大吉,結果地方官吏對頒布的政策陽奉陰違,甚至利用改革來損公肥私,這種改革焉能不失敗?”
“而張居正並非一上來就改革,反而是以考成法來控製
“在考成法的實施過程中,張居正就能非常容易地鑒彆、拉攏和掌握一批跟他誌同道合的能吏,並將這些人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等大部分能吏都就位了,再步步推動,逐項改革,即便還有困難險阻,但改革的成功想來問題不大。”
忽必烈一拍大腿,笑道:
“劉卿之言,深得朕心!”
大明世界。
朱元璋眉頭揚起。
“這個海瑞,還是挺不錯的嘛。”
“若是朕用他來當都禦史,那可就省事多了。”
在場大明群臣聞言,臉色都變了。
華夏五千年,在哪個皇帝手下當官最危險?
朱元璋排第一是毫無懸念的。
丞相殺了兩個,殺到後麵直接把丞相廢了。
洪武四大案,前前後後被朱元璋弄死的官吏總數超過十萬。
這可是官吏,不是普通老百姓!
平日沒啥事乾,動不動朱元璋還來個剝皮實草。
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聽完朱元璋這句話,心中都有點發虛。
就一個父皇便已經這般嚇人了,再來個海瑞,那還了得?
怕不是直接把大明官場給屠戮一空?
朱棣乾咳一聲,正色道:
“父皇,海瑞說話可是很難聽的,您的性格怕是受不住。”
朱元璋嗬嗬冷笑一聲,瞥了朱棣一眼。
“朕從小是個泥腿子,還當過乞丐,什麼樣的難聽話沒聽過?”
“你小子是怕海瑞真來到咱們這個世界,你會被噴得很慘吧?”
朱棣臉上的表情頓時僵硬。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朱元璋這番話還真是說中了。
朱棣性格直爽,人所共知。
但直爽歸直爽,破防也是真容易破防。
要是海瑞過來把朱棣一通猛噴,朱棣當太子的時候可能還好,一旦是坐在皇位上的朱棣,分分鐘就得誅海瑞三族,九族,甚至十族!
朱元璋吐槽了一下朱棣,看向金幕的表情卻變得柔和不少,緩緩道:
“能想到用海瑞,又能刻苦讀書,朱翊鈞這個孩子的本性應該是不差的。”
朱棣一聽就不同意了,道:
“父皇,朱翊鈞可是盤點敗家子繼承人視頻裡的主角!”
都上曆朝曆代金幕了,您還給這臭小子說話呢?
當初也沒見您對朱祁鎮這麼寬容啊。
說起來朱祁鎮畢竟是朱棣的曾孫,和朱翊鈞這個八世孫相比,朱棣肯定是更喜歡朱祁鎮一點。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冷笑道:
“你娘親和你大哥當年難道就不督促你們刻苦讀書了?”
“你朱老四書讀得怎麼樣,自己心裡沒數?”
朱棣表情訕訕,啞口無言。
朱棣小的時候朱元璋正是創業期,不是忙著乾陳友諒張士誠就是忙著北伐蒙元,壓根沒空管朱棣這些兒子。
先是馬皇後,接著是長子朱標,才是督導朱棣在內各皇子學業的負責人。
平心而論,馬皇後和朱標其實都挺嚴格的。
但怎麼說呢……
朱棣覺得,書這種東西,看看就行。
男人嘛,還是得沙場爭鋒,平定天下!
有這種心態,朱棣的學習態度也就不必多言。
朱元璋幾乎是點著朱棣的腦門在數落。
“但凡你能像朱翊鈞這麼用功,朕早就把太子的位置給你了,還輪得到允炆?”
朱棣越發尷尬,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心裡多多少少有點不服。
朱允炆是讀書挺用功的,有啥用?
盤點視頻裡還不是被俺用靖難之役乾翻了嘛。
瞄了一眼朱元璋的臉色,朱棣機智地選擇將這些心裡話藏在心裡,不說出來。
朱元璋見朱棣識趣,哼了一聲,將目光重新轉向金幕,心中也有幾分疑惑。
朱翊鈞這孩子,看著就招人喜歡,怎麼會變成盤點視頻中的敗家子呢?
朱元璋並不懷疑自己的眼光,也不懷疑金幕的評選標準。
他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一定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張居正的考成法,最大的目標就是控製官吏。】
【而跟天下官吏牽扯最深,同時也是最能有效控製官吏的部門,無疑就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六部。】
【任何一位大明官吏都必然會跟這六部中的某個或某幾個部門有關,隻要能牢牢地控製六部,就能以六部為核心蔓延出一張遍及天下所有官吏的大網,進而掌控天下官吏。】
【按照大明的慣例,內閣大學士通常會兼任六部之中某一部的尚書,這就給張居正掌控六部帶來很大的問題。】
【內閣大學士之間雖然有首輔次輔的排名之分,但名義上所有內閣大學士都是平級的。】
【既然都是平級,那其他的大學士們憑什麼把掌控在手裡的六部交出來給張居正呢?】
看到這裡,大漢世界中的劉邦忍不住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小朱啊,不是朕說你,你廢除了丞相製度,反而是有點脫褲子放屁,連累後代皇帝了。】
不少皇帝也紛紛開口,對劉邦的意見表示讚同。
朱元璋看著這些彈幕,難得的出現了尷尬表情。
曆代皇帝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如果張居正是丞相,那就是名正言順的百官之首,總攬朝政主持改革,收攏各部權力就屬於“便宜行事”,沒有任何人能挑出毛病。
但內閣首輔就不一樣了。
丞相是肯定比其他任何大臣都要高一級的。
我是丞相,我比你高級,我指揮你,名正言順!
但內閣首輔呢?
娘的,你首輔是內閣大學士,我排名最後但也是內閣大學士。
大家平起平坐,充其量你比我排名高幾名,你憑什麼指揮我?
就這一點差距,便是丞相和內閣首輔的天壤之彆!
朱元璋怒氣衝衝地瞪了一眼朱棣。
“你看看你搞出來的內閣製度!”
朱棣瞬間尷尬了。
從金幕之前播放的視頻來看,內閣確實是朱棣搞出來的。
朱棣乾咳一聲,忙道:
“父皇,內閣所有大學士平起平坐,就是為了繼承您廢除丞相的原則啊。”
“若是內閣首輔比其他人高一級,那不如乾脆恢複丞相製度算了。”
“兒臣也是為了不忤逆您的意誌啊。”
朱元璋少見地被朱棣說得愣住了。
這一次,朱棣說的還真特麼有道理!
所以說來說去,內閣這不倫不類的源頭,竟然還是要歸到朕廢除丞相製度之上?
朱元璋默然良久,心情極度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