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張居正穩步推進改革獲得曆朝皇帝稱讚,曹操發現盲點!(2 / 2)

朱棣大喝道:

“你孫子讓大明第一個權閹王振出現!”

逆子!

朱高熾啞口無言,隻能連連賠笑不迭。

心中卻打定主意,回去把已經兩歲的朱瞻基打一頓。

逆子!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獲得了兩位太後的支持,和司禮監首席太監馮保結盟,並得到六科給事中的全力協助後,張居正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大明權勢最強大的人。】

【就連之前幾位著名的內閣首輔,如嚴嵩、張居正的恩師徐階又或者是他的前任高拱,在掌控的權勢上都遠不如此時的張居正。】

【但張居正並沒有被巨大的權勢衝昏頭腦,他依舊有條不紊地推行著考成法這一條變革,讓大明所有人都認為他確實僅僅是想要迫使官吏階層更賣力的工作,為國庫獲得更多的稅收。】

【一個僅僅是想要彌補國庫虧空的內閣首輔,任何人對他的攻訐都是無關痛癢的。】

【至於在推行考成法的過程中趁機安插自家心腹,更是每一個內閣首輔乃至一方領導都必然會做的事情,更不會有任何人覺得張居正的做法有何稀奇之處。】

【事實上,即便是對於考成法的實施,張居正也是步步推進,並未急於求成。】

鏡頭一轉,出現了一個新的年份。

【萬曆四年。】

張居正站在李太後和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麵前,非常恭敬地開口。

“太後,臣認為,是時候正式實行考成法的懲治措施了。”

正在伏案勤奮寫作業的朱翊鈞聞言有些好奇地抬頭,道:

“張先生,考成法過去三年竟然都沒有懲罰措施的?”

張居正笑了笑,道:

“陛下有所不知,地方上的官員們大多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浮於人事者比比皆是。”

“若是一開始就讓他們麵臨懲罰,他們心中一定會產生大量抵觸,反而不利於考成法的推行。”

“如今考成法推行三年,各地官員也習慣了考成法的存在,此時再實行懲罰,官員們的抵觸情緒就會小很多了。”

朱翊鈞現在已經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不但身材高大不少,說話也明顯帶著發育期少年特有的公鴨嗓。

他聞言撇了撇嘴,道:

“若是朕的話,肯定得用雷霆手段,直接就讓這些該死的懈怠之人丟掉官帽!”

張居正笑了笑,並未開口。

李太後皺眉,訓斥了朱翊鈞一句。

“皇帝,張先生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對官場比你了解得多!”

“你要好好學習張先生的治國手腕,將來才能當一個好皇帝。”

朱翊鈞聞言,臉上明顯露出不服氣的表情。

“母後,朕從五歲開始就已經沒日沒夜的刻苦學習,難道還不夠嗎?”

李太後柳眉一豎。

“皇帝,你現在是真長大了,都能和娘親頂嘴了。”

“娘親管不了你了,等死了也沒臉去見你父皇了。”

朱翊鈞看著生氣的親娘,張了張嘴,最終無可奈何地低頭,繼續做作業去了。

李太後轉頭看向張居正,叮囑道:

“張先生,老婦相信你的手段,但也要注意,彆激起太大的動蕩。”

張居正笑了笑,點頭道:

“請太後放心,臣自有理會。”

片刻後,張居正離開大殿,在返回內閣辦公房的路上碰見了馮保。

兩人已經是多年的政治盟友,但張居正依舊沒有因此而失禮,對著馮保拱手道:

“馮公公。”

馮保湊了過來,輕聲道:

“張大人,考成法的實行需要咱家幫忙嗎?東廠和錦衣衛可是掌握了不少證據。”

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個身份可並不僅僅是幫助皇帝批紅蓋印而已。

事實上,馮保如今是大明整個太監係統的首領,東廠和錦衣衛也都在馮保的控製之下。

東廠、錦衣衛,在大明可是兩大讓人聞風喪膽的對內情報機構。

若是馮保讓這兩大情報機構對張居正進行配合,絕對能在大明內部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張居正聞言不由一笑,左右環顧一下,輕聲對著馮保開口。

“公公誤會了,張某這一次並不打算弄出什麼大的動靜,隻要稍微懲治個幾十名官員,殺雞儆猴就行。”

“啊?”馮保愣住了。

大張旗鼓的考成法,竟然就懲戒幾十名官員?

隨便哪個內閣大學士的倒台,牽連的官員都至少幾百人呢!

張居正嗬嗬一笑,道:

“馮公公,改革這種事情,急不來啊。”

馮保若有所思,很快臉上也露出笑意。

“咱家最佩服的就是張大人這種不緊不慢,但卻掌控一切的能力。”

“好,都聽張大人你的。”

張居正臉上笑容不變,輕聲對著馮保道:

“這幾天犬子應該會去拜訪令侄子一下。”

馮保臉上的笑容頓時越發濃鬱,哈哈笑道:

“張大人,每次都這麼客氣乾什麼?”

張居正眨了眨眼睛,笑道:

“大家都是朋友,應該的!”

馮保笑容越發燦爛,對著張居正道:

“能結交張大人,應該是咱家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了。”

頓了頓,馮保又繼續開口道:

“張大人啊,你怎麼每次都對高拱那老東西手下留情呢?”

“他和你的那點情誼,真值得你幾次三番保住他的命嗎?”

這些年,馮保利用錦衣衛和東廠,幾次設計陷害高拱。

但每每奏章到了內閣這邊,總是會被張居正想辦法轉圜。

高拱如今還好端端的活著呢。

張居正並未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思考了片刻之後道:

“明年我應該會巡查一下天下各處,實地查看考成法的效果。”

“屆時我會去見一見高拱,若是他還對馮公公心懷怨念,那張某不會再阻攔馮公公了。”

馮保聞言心中頓時一喜,笑道:

“好好好,那就這麼說定了!”

馮保本就是特地和張居正談事,故而在談完之後就轉身離開。

看著馮保離去的背影,張居正默然半晌,輕輕搖了搖頭。

“做人做事,何必趕儘殺絕呢?”

【萬曆四年十二月,考成法第一批被懲治的官員名單公開。】

【根據戶科給事中的奏章稟報,地方官因此不滿足考成法而受降級處分的,山東有十七名,河南二名。受革職處分的,山東二名,河南九名。】

【政績不合被朝廷進行口頭責備的官員,則有上百人之多。】

【此外,還有上百名官員因在考成法中達成出色政績而被嘉獎提拔。】

【此事一出,天下官員中許多原本打定主意躺平擺爛之人頓時大為震動,而那些勤於政事的官員則看到了上升的希望,紛紛鼓足了乾勁。】

金幕中再度出現了一個新的時間節點。

【萬曆五年。】

依舊還是那座宮殿,依舊還是端坐的李太後,以及奮筆疾書寫作業的萬曆皇帝朱翊鈞。

張居正畢恭畢敬地開口。

“陛下,太後,這是戶部剛剛遞上來的奏折,請過目。”

馮保拿過奏折,交到李太後手裡。

李太後粗略掃了一眼,隨後大吃一驚。

“去年各項稅收折合現銀總計四百七十三萬兩?”

“張先生,這個數字沒有搞錯吧?”

李太後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四年多前張居正說要改革的時候,講的那幾個數字。

洪武二十六年,兩百三十萬兩。

弘治十五年,三百一十五萬兩。

嘉靖四十年,兩百一十四萬兩。

隆慶六年,兩百五十萬兩。

今年是萬曆五年,國庫稅收竟然達到了四百七十三萬兩?

如果是多個兩三成,甚至是四五成,李太後都不會這麼驚訝。

但事實是,比起五年前的隆慶六年(二百五十萬兩),現在大明國庫收入幾乎翻了一倍!

正在奮筆疾書的朱翊鈞聞言也不由抬頭,驚訝地看著張居正。

這個張先生,平時上課那麼嚴肅古板的人,竟然也如此能賺錢?

張居正微笑著開口。

“太後放心,這個數字可是經過了戶部、戶科給事中、內閣的三重認證,絕對沒有任何虛假偽造的成分。”

“今年國庫的結餘總計七十五萬兩,臣覺得再過幾年,每年結餘一百萬兩應當不在話下。”

這位大明首輔說話時,語氣中透露出來的是十足的信心!

李太後大喜過望,看向張居正的眼神不由變得極度欣賞。

“張閣老,老婦和陛下有你,實在是太好了!”

這一刹那,張居正看到麵前的李太後,不由有些愣神。

李太後的出身是非常普通的,能選入後宮中,憑借的當然隻有自身的美貌。

宮女的年紀可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進宮的宮女都是在十四歲到十六歲左右。

所以彆看兒子萬曆皇帝都已經十五歲了,但李太後的真實年紀也不過三十來歲。

這可是標準的成熟少婦啊!

這一瞬間,張居正被喜笑顏開的李太後所散發出來的這種少婦風情打動了!

三國世界之中,曹操身體一震,雙目中射出兩道精芒。

“這對男女之間,怕是有故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