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康熙三訓胤禛教子,張居正丈量個土地直接把朱元璋整神(2 / 2)

“哈哈,朕最近覺得倒過來寫字挺有意思的。”

馮保笑嗬嗬地提醒了一句。

“陛下,太後說了,半個時辰後她和張閣老會見完畢,就來檢查您今日的課業。”

“啊?”朱翊鈞目瞪口呆,“半個時辰怎麼寫得完?”

馮保嘖了一聲,輕笑道:

“那陛下怎麼還有時間看鬥蟋蟀?”

朱翊鈞張口結舌,不知該說些什麼。

馮保掃了孫海客用一眼,走上去啪啪兩聲,一人甩了一記耳光,厲聲道:

“讓你們伺候陛下好生讀書做課業,你們這些狗奴才竟然帶著陛下玩這些不入流的東西!”

“等會每人去外麵領十棍!”

孫海客也瑟瑟發抖,連聲告饒。

朱翊鈞忍不住道:

“大伴,他們也是為了給朕解悶,你打了也就打了,棍子就不用了吧?”

馮保笑眯眯地看著朱翊鈞,道:

“陛下,老奴也是為了這兩個奴才好。打了棍子事情也就過去了,不然老奴隻好將這件事情稟報太後娘娘了。”

朱翊鈞啞然。

馮保又看了一眼孫海客用,冷冷道:

“還不服氣,敢用陛下的名頭來壓老夫?等會每人二十棍。”

孫海客用臉色如土,身體抖的和篩糠一樣。

二十棍看起來好像沒啥,但怎麼打棍子也是有講究的,全看行刑之人用不用力,怎麼用力。

就馮保這個語氣,等會二十棍下來,打個半死,十天半個月起不來床都是輕的!

馮保說完這句話之後,又笑眯眯地看了一眼朱翊鈞,道:

“陛下好好寫課業吧,老奴告退。”

直到馮保離開,將門關上,禦書房之中都沒有任何聲音。

終於,馮保的腳步聲遠去了。

朱翊鈞小心翼翼地聽了一會,確認馮保不在,這才怒氣衝衝地拍了桌子。

“這個大伴也太過分了,連朕的麵子都不給!”

“氣死朕了,朕這個皇帝說話怎麼就沒有一點用處呢!”

畫麵一轉,張居正彎腰朝著李太後稟報道:

“太後,福建那邊已經上了奏章,經過一年的新土地丈量,總計多出了五千頃,也就是五十萬畝土地。”

李太後聞言,不由露出驚訝表情。

“五十萬畝?福建?”

五十萬畝這個數字,若是放在其他省份,其實真不算啥。

但福建,那可是出了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

這種地方能多五十萬畝土地,確實讓人驚訝。

李太後問道:

“這一萬多畝怎麼多出來的?”

張居正笑了笑,道:

“不瞞太後,一部分是被清查出來由世家大族貪墨的老百姓土地,另外一部分是福建各級官員在考成法的激勵下通過各種方式查出來的。”

李太後作為平民出身的女子,對底層的土地兼並自然也有所了解,聞言點了點頭。

隨後她又道:

“既然福建都能查出這麼多土地,那若是來一個全國清查,豈不是還能多出上百萬,不,幾千萬畝?”

說話時,李太後聲音中帶著激動。

這些清查出來的土地,可都是要給國家上交稅賦的!

一下子多出幾百上千萬畝土地的稅賦,對大明國庫來說那真是一大筆錢了。

張居正笑道:

“太後有所不知,有了福建的例子在前,其他省份的世家大族應該都會有所準備。”

頓了頓,張居正又道:

“但臣以為,土地他們再怎麼藏也是藏不了的,全國性的清查至少能查出三千萬畝以上。”

李太後聞言,嬌軀一震,說話的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三千萬畝,張閣老你不是開玩笑吧?”

張居正嗬嗬一笑,自信滿滿地開口。

“若是在萬曆元年,太後讓臣去查,恐怕全國隻能查出一兩百萬畝。”

“但明年已經是萬曆八年,考成法也整整推行了七年時間。”

“大明在各地已經擁有了足夠數量的官員作為中堅,去破除那些地方上的士紳大族們各種隱匿額田,偷稅漏稅的行為。”

“至於朝廷這邊的反對聲,可以讓六科給事中進行彈劾,冥頑不靈者便請東廠和錦衣衛去應付。”

李太後深吸一口氣,表情變得鄭重。

“張閣老,陛下有你這樣的首輔,是大明的福氣,也是我的福氣!”

李太後說出這句話之後,突然一愣。

張居正也怔住了。

過了幾秒,張居正率先回過神來,乾咳一聲。

“若是太後覺得沒有問題,臣就讓內閣那邊上奏章了?”

李太後嗯了一聲,輕聲道:

“好。”

張居正不敢多待,趕忙告辭離去。

李太後等張居正離去之後,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臉頰,輕聲埋怨了自己一句。

“李氏啊李氏,你怎麼……”

想著,她的俏臉便有些羞紅。

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母後您這是怎麼了,臉這麼紅,生病了嗎?”

李太後嬌軀一震,抬頭發現朱翊鈞就站在不遠處。

少年的雙眼中滿是好奇,似乎還帶著一點隱隱約約的其他東西。

【在經過了整整七年的準備後,萬曆八年,張居正在李太後的支持下,在全國各省陸續開展土地丈量,繪製魚鱗圖冊。】

【有了考成法對官吏們的篩選和監督,各地官吏對土地丈量爆發出了空前的工作熱情,和不怕得罪人的工作作風。】

【經過一年的全麵實施,統計出大明所有田地總計七億零一百三十九萬七千六百畝。】

【和九年前(隆慶五年)由時任內閣首輔高拱主持的全國性丈量麵積相比,總計多出了兩億三千三百六十萬零兩千六百畝地。】

【大明國庫的田賦收入,當年暴增十五成,也就是多了150%。】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全部都震驚了。

大秦世界,一座臨時行宮之中,秦始皇猛然挺直了身體。

“兩億多畝土地?”

扶蘇也是一臉震撼。

“兩億多畝,這、這也太嚇人了!”

行宮之中隨侍的諸多大秦臣子,一個個也都是目瞪口呆。

蒙毅深吸一口氣,道:

“大明之前土地是四億七千萬畝左右,多出兩億三千萬畝,等於整個國家一口氣多了一半的土地?”

“這,這不可能吧?”

扶蘇也被這個數字驚得腦海中有些空白。

一個國家能征稅的土地,一年裡竟然能多出一半?

假的吧?

曆朝的皇帝和大臣們,許多人同樣也想到了這一點。

【漢武帝劉徹:朕沒聽錯吧,一年的土地丈量直接讓大明多了一半的土地?】

【隋文帝楊堅:朕一直都沒有懷疑過金幕的數字,但這一次,朕是真有點不太敢相信金幕了。】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哦哦,原來大元的土地之中竟然能有這麼多畝可以征稅的田地,看來大元的包稅製是時候改革一下了。】

一陣熱鬨過後,康熙皇帝也按捺不住了,發了一條彈幕。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嗬嗬,誰說沒有可能?朕告訴你們吧,曆朝曆代土地兼並,還真沒幾個比得上大明的,大宋怕也是自愧不如!】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不信?你們自己問問朱元璋,他自己製定的狗屁政策吧。】

【秦始皇嬴政:@明太祖朱元璋,啥政策?】

【漢高祖劉邦:小朱,怎麼回事?】

看著金幕中曆朝曆代皇帝們彈幕各種疑問,大明世界皇宮大殿之中,卻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身體不由自主地開始顫抖了起來。

“怎麼會,怎麼會這麼多?”

此刻的朱元璋,心中同樣充滿了疑惑。

朱元璋在製定政策的時候,確實規定,針對有功名的讀書人之家,實行“優免”。

但這種優免,並不是說考上了舉人或者進士,全家幾百畝田地就不用交一粒糧食的稅賦了。

朱元璋可是曆史上出身最底層,也是最愛護百姓,殺貪官汙吏最多的皇帝。

他怎麼可能會出台這種從根源上損害老百姓的政策?

優免是分等級的,最高級的一品京官,也就是內閣大學士級彆,每年也隻能免糧三十石,免役三十丁。

都已經是一品官了,每年才免三十石而已,這能叫多嗎?

朱棣在一旁也是目瞪口呆。

作為朱元璋的兒子,大明太子,朱棣這些年也參與了許多政務,對大明地方實情非常了解。

他突然開口道:

“父皇,會不會是藩王宗室?”

朱高熾眼睛一亮,開口道:

“對,或許是藩王宗室!”

朱元璋除了愛護老百姓,也非常疼愛老朱家的人。

國庫對宗室豐厚的歲祿、奉養銀,就是最好的證明。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給了宗室們另外一條好處——莊田。

所謂的莊田,是指朝廷賞賜給宗室(主要是賞賜給藩王)們的田地。

這些莊田,無需對朝廷上繳任何稅賦,也不需要因為田地麵積服徭役、丁役。

故而,莊田麵積越大,國家能記載在魚鱗圖冊上進行收稅的田地自然就越少!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喃喃道:

“不應該啊……莊田,都是有定額的!”

每名藩王的莊田數量,上萬畝是最基本的。

但大明才多少個藩王?

就算這些藩王全部加起來,也用不到一百萬畝土地。

而且朱元璋還嚴厲規定,藩王的莊田麵積在受封之後就固定了,不許增加!

就算藩王再怎麼貪婪,也不可能在短短兩百年間,從洪武年不到一百萬畝,直接變成萬曆年的兩億多畝吧?

這也太誇張了!

朱元璋腦海中亂糟糟的,隻有一個念頭。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