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翊鈞的話之後,在場的太監們都一陣愕然。
不是,您可是大明皇帝陛下啊,怎麼會害怕一個老太監呢?
張鯨趕忙道:
“陛下請放心吧,您的旨意一下,奴婢就立刻讓馮保滾蛋出宮,絕對不讓他在宮裡有任何停留。”
其他在場的幾名太監紛紛點頭,各種表示絕對不會讓馮保出現在朱翊鈞的視線之中。
開什麼玩笑,今天要是不發動,被馮保知道了,在場的所有太監哪一個能活命?
聽著眾太監的勸說,朱翊鈞這才鬆了一口氣,點頭道:
“那就好,你們立刻傳旨吧。”
很快,張鯨等人就來到了馮保麵前,宣讀旨意。
“……著馮保即刻出宮,明日啟程前往南京!”
馮保毫無心理準備,聞言臉色直接煞白。
過了好幾秒鐘,馮保猛然叫了起來。
“這不可能,咱家是陛下的大伴,是太後最信任的奴才,陛下怎麼會這樣對我?”
馮保如夢初醒,惡狠狠地盯著張鯨、張誠。
“一定是你們這些奴婢在陛
張鯨張誠被馮保這麼看著,心中過往對馮保的敬畏頓時湧起,都有些懼怕。
但馬上兩人就回過神來,張鯨臉色一板,厲聲道:
“馮保,這是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你膽敢抗旨不遵?”
“來人啊,立刻把馮保驅逐出宮!”
一旁的幾名錦衣衛立刻就衝了上來,將馮保強行架走。
畫麵一轉,李太後有些疑惑地詢問朱翊鈞。
“皇帝,聽說你把大伴趕去南京了?”
朱翊鈞心中一跳,但表麵上依舊是不動聲色地開口道:
“母後,這個老奴才最近做的是有些過分了,朕讓他去南京冷靜一下,過幾年再把他召回來。”
畫麵又是一轉,鏡頭裡的朱翊鈞明顯成長不少,而李太後也顯得越發衰老。
李太後道:
“聽說馮保在南京死了?”
朱翊鈞嗯了一聲,隨意道:
“老東西估計是水土不服,所以就死了。”
李太後便不再問。
朱翊鈞回到禦書房,張誠已經在這裡等候。
“陛下,馮保全家抄家的數額都在這裡了。”
朱翊鈞翻了一下,頓時冷笑。
“好啊,加起來都要上千萬兩了?”
“大明國庫一年也才三四百萬兩!”
“馮保這個賤婢,他是真該死啊!”
肆意辱罵了一通,朱翊鈞整個人都覺得神清氣爽。
頓了頓,他對著張誠吩咐道:
“還是和當年處理張居正的家產一樣,馮保的所有家產都進朕的內庫,一兩銀子都不許走國庫!”
張誠趕忙應是。
【馮保,這位曾經的司禮監首席太監,在張居正改革之中起到至關重要配合任務的人物,在張居正死後也很快離開了大明的政治舞台,最終在南京淒涼而死。】
【馮保和張居正死去,李太後歸政後也徹底不問世事,朱翊鈞終於實現了他少年時無法實現的所有叛逆,將大明帝國的權力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
【大仇得報,大權在握,年輕的朱翊鈞躊躇滿誌,決定勵精圖治,讓大明在自己手中變得越發輝煌。】
畫麵中,朱翊鈞不斷地出現。
召開朝會、和內閣司禮監議事、處理政務。
可以看得出來,朱翊鈞非常的忙碌。
到了深夜時分,他最寵愛的鄭貴妃端來了宵夜。
鄭貴妃身段窈窕,在朱翊鈞的耳邊吹氣如蘭。
“陛下,該安歇了。”
朱翊鈞哈哈大笑,摟起鄭貴妃細嫩的腰肢。
“好好,趕緊給朕生個太子!”
……
【朱翊鈞剛剛親政的幾年,他確實是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
【在張居正的教導下,朱翊鈞也確實擁有了一個明君該擁有的智慧。】
【雖說張居正的政策大部分被廢止,但最關鍵的一條鞭法延續了下來。】
【萬曆十年之後的大明,雖也因為張居正和馮保先後走下權力中心而陷入短暫混亂,但很快就在朱翊鈞的努力下重回正軌。】
【在這個階段,大明蒸蒸日上,已經正式進入了盛世。】
【按照常理來說,以朱翊鈞二十歲的年紀,這段盛世至少能持續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時間。】
【然而,一件事情卻徹底打斷了盛世的進程,也改變了大明的命運。】
畫麵中,朱翊鈞站在一處宮殿外,焦急地來回走動著。
很快,一名接生婆出現,對著朱翊鈞行禮。
“陛下,恭喜恭喜,貴妃娘娘生了,是個男孩!”
朱翊鈞頓時大喜過望。
“好好好,有賞,重重有賞!”
【在萬曆六年,王氏之女王喜姐被立為皇後,但朱翊鈞並不喜歡這個皇後,而是更喜歡鄭貴妃。】
【為了讓鄭貴妃生下長子,朱翊鈞幾乎不臨幸王皇後。但朱翊鈞萬萬沒想到的是,王皇後確實沒有生下長子,太後宮中另外一個宮女王氏卻生下了長子,也因此成為王恭妃。】
【王恭妃先拔頭籌,讓鄭貴妃嫉妒得幾乎發狂。兩年後鄭貴妃生下二皇子朱常漵,但這個孩子出生不久也夭折了。】
【又過兩年,也就是萬曆十四年,鄭貴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
鏡頭切換,朱翊鈞看著懷中小繈褓裡的朱常洵,喜笑顏開。
“愛妃啊,朕答應你的,給你一個皇子,朕做到了。”
“哦對了,朕已經下旨了,你馬上就要晉升為皇貴妃!”
大明皇帝的女人,最高等級的自然是皇後,然後是皇貴妃,接下來是貴妃,再接下來才是其他妃子,再
鄭貴妃喜笑顏開,對著朱翊鈞徐徐下跪。
“陛下,這是您和臣妾愛情的結晶,您就把常洵立為皇太子,好不好嘛。”
“隻要您立常洵為太子,今晚妾身就……”
鄭貴妃附耳,對朱翊鈞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
朱翊鈞的雙眼立刻就亮了起來,斷然道:
“就這麼說定了,朕今後一定立朱常洵為太子!”
然而,鄭貴妃依舊有些不太放心。
“陛下,要不咱們立個合同,在大明列祖列宗麵前發誓?”
(注:“合同”一詞在兩晉時期出現,隋唐時期已經廣泛應用。)
朱翊鈞嚇了一跳,搖頭道:
“愛妃,你彆開玩笑了,母後若是知道朕這麼做了,非廢了朕不可。”
任憑鄭貴妃怎麼說怎麼懇求,朱翊鈞就是不鬆口。
無奈之下,鄭貴妃隻能退而求其次。
“那咱們就在太上老君的廟裡立合同,對太上老君立誓,這總可以了吧?”
朱翊鈞想了想,點頭道:
“好,就這麼說定了。”
於是很快,兩人就在宮裡一處道教廟宇中將合同焚燒祭給太上老君,並立下誓言。
“我大明皇帝朱翊鈞,立誓一定在將來把我三兒朱常洵立為太子!”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表情都非常古怪。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差點就當場噴了出來。
“這個朱翊鈞他是怎麼想的,把太子的皇位當兒戲了?”
蕭何也是大感無語。
“就是不算前期李太後攝政的十年,此時的萬曆皇帝也已經執政四年了,怎麼還如此荒唐?”
許久不開口的皇後呂雉緩緩道:
“太子乃是儲君,怎麼能由皇帝私相授受?”
“天下將來的皇帝,應當獲得天下的認可,才是正道!”
呂氏群臣聞言,紛紛開口表示支持。
“太對了,陛下是天下的聖人,那將來的陛下也必須是天下人認可的聖人。”
“聖人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由某個人決定的,必須要獲得天下人的認可!”
劉邦聽著聽著,感覺不太對勁,臉色開始有些難看。
劉邦就看了蕭何一眼。
蕭何有些無奈。
劉邦看了一眼劉恒,又看了蕭何一眼。
正在盯著金幕的劉恒注意到了劉邦的目光,開始將注意力轉回來。
蕭何咳嗽一聲,正色對著呂釋之道:
“建成侯,你剛剛那句話,老夫可不敢苟同。”
“陛下是聖人,聖人垂拱而治,這是聖人的寬容。”
“但我等隻不過是臣民,有什麼資格確定將來的聖人是誰?”
“隻有聖人才有聖心,才能感應到誰有聖心,唯有聖心者才是最合適的下一任聖人。”
“故而,也隻有聖人才能決定下一任聖人是誰!”
說著,蕭何看了一眼曹參。
曹參表情變幻了一下,重重點頭道:
“對!蕭丞相說的這些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陛下才能決定誰是陛下!”
呂釋之大怒,直接拍了桌子,反駁道:
“豈有此理,天下人的聖人,當然是由天下人決定!”
曹參不甘示弱,砰一下也拍案而起。
“聖人自有聖人裁決,哪裡輪得到你們臣民多事!”
曹參的聲音比呂釋之的聲音還要大,讓大殿之中所有人的耳膜都嗡嗡作響。
雙方陷入了爭吵之中。
劉恒在一旁看得有些目不暇接,心中也慢慢品出了一些味道。
“建成侯的意思,應該是說,太子兄長是由商山四皓支持的,代表天下讀書人的支持。”
“建成侯支持的是太子兄長,所以才會說聖人應該獲得天下人的支持。”
“蕭相國顯然是反對建成侯意思的,他的意思是太子隻需要由父皇來決定就行,不需要參考任何的意見。”
“所以蕭相國支持的人應該就是……我?”
劉恒突然有些愕然。
劉恒當然是對皇位有想法的,哪個皇子對皇位沒有想法?
根據之前的各種痕跡,劉恒也猜想過,父皇會不會喜歡自己?蕭相國會不會支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