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哱拜這個混賬東西,竟然敢叛亂?”
朱翊鈞在得知消息之後,勃然大怒。
“這個狗東西,當年他父祖被殺,是大明收留了他,還給了他寧夏鎮指揮使的官職。”
“他竟然敢背叛大明,簡直是忘恩負義,無恥之尤!”
朱翊鈞破口大罵,麵前的內閣、司禮監諸人表情也是頗為凝重。
內閣首輔王家屏表情嚴肅地開口。
“陛下,寧夏乃是九邊重鎮之一,若是哱拜勾結蒙古諸部南下並占據了河套、陝西,那大明的邊防就全完了。”
“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出兵,平定哱拜之亂!”
朱翊鈞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之後開口道:
“立刻傳朕旨意,調集山西、陝西、河南可用之兵,前往平叛!”
王家屏點頭應是,隨後又道:
“陛下,國本之事……”
朱翊鈞直接站了起來,拂袖而去。
【麵對哱拜之亂,朱翊鈞的反應還是非常迅速的。】
【兵部尚書、總督魏學曾被賜予尚方寶劍,火速前往寧夏統領諸軍平叛。】
【升朱正色為寧夏巡撫,董一奎為寧夏鎮總兵官,又破格提拔在哱拜之亂中唯一沒有失守的將軍蕭如薰為寧夏副總兵,暫管總兵事,與總督魏學曾共同辦理寧夏平叛事宜。】
【同時增調宣大兵七千人星夜馳援寧夏,還命陝西巡撫沈思孝率部移駐下馬關,作為聲援。再特命禦史梅國楨速赴前敵擔任監軍。】
【大明數萬兵馬,開始夜以繼日地朝著寧夏集結。】
【而此時的寧夏,已經成為人間煉獄。】
寧夏鎮。
和中原內地各省份的城池不同,這座城池之中雖然也生活著三十萬軍民,但卻是一個巨大的軍事要塞。
此時寧夏鎮的城門打開,一輛輛馬車滿載著屍體被拉出城外,在亂葬崗丟棄。
城牆之上,哱拜麾下大將,“寧夏總兵官”劉東暘注視著這些馬車,忍不住咂了咂嘴。
“唉,這些日子玩得太狠了,城裡的那些個貴婦小姐們死了不少,現在都沒幾個好貨了。”
聽著劉東暘的話,其他幾人不由嘿嘿一笑,露出了下流笑容。
土文秀哼了一聲,冷然道:
“本來咱們也隻是想要一點軍餉,隻要朝廷給夠錢了,誰願意叛亂?”
“那該死的黨馨,自以為是朝廷命官,居然威脅我們不許叛亂,不然全家殺頭。”
“沒軍餉我們也是死,還怕殺頭?真是笑死人了。”
劉東暘緩緩點頭,雙目中流露出一絲狠厲。
“我聽說,朝廷那邊最近壓根就沒有關注過咱們邊軍欠餉的事情,天天在吵著立什麼狗屁太子。”
“他娘的,邊軍都吃不上飯了,他們居然還有心思吵這種無聊的事!誰當皇帝不是一樣?”
土文秀嗯了一聲,淡淡道:
“我們本來也是漢人,世世代代在寧夏鎮當軍戶,誰家和蒙古人沒有點仇怨?”
“嗬嗬,朝廷不發軍餉讓我們活不下去,老子就拋了這個漢人的皮不要,當一當蒙古大汗麾下總兵,那還痛快呢!”
劉東暘嘖嘖作聲,道:
“這些年,也就隻有張居正張閣老主事的時候,咱們的日子是最好過的。”
“娘的,張閣老一死,這什麼狗屁萬曆皇帝親政之後,咱們邊軍的兵餉就沒有哪一年是足額發放過的。”
土文秀不由好笑:
“足額發放?老劉你是玩黨馨的老婆女兒把腦子都玩沒了?從這狗屁萬曆皇帝親政開始,咱們一年能拿到六個月的軍餉都該放鞭炮了!”
“你不想想狗萬曆派來巡視邊疆的都是什麼人?就上次那個周弘和,誰給錢他就舉薦誰,誰不給錢就評個下下等。”
“哦,還有黨馨那個寧夏巡撫,他一年俸祿才他娘幾個錢?家裡八個小妾,七個兒子還有一大堆女兒,幾百個仆人。”
“他不該死,誰該死?”
劉東暘嗯了一聲,表情恢複平靜。
“反正也他娘的反了,那就和大明朝廷乾到底也就是了。”
“左右也爽了好些天了,死了也不虧!”
就在此時,一陣腳步聲響起。
叛軍首領哱拜帶著兒子哱承恩和義子哱雲走上城牆。
劉東暘和土文秀趕忙向哱拜行禮。
哱拜長著一臉的絡腮胡,身體頗為矮壯,雙目間精光四射。
他嗬嗬大笑,拍了拍兩人肩膀,道:
“聽說朝廷那邊派了幾萬兵馬來打咱們,你們怕不怕?”
土文秀笑道:
“若是咱們繼續當那萬曆皇帝的忠臣,早就已經餓死了。”
“現在跟著大汗有吃有喝,天天還有白嫩的女人玩,死了也不虧。”
哱拜的笑聲越發響亮。
“死什麼死?你們等著吧,車臣汗的大軍馬上就能趕到,和咱們一起裡應外合滅掉明軍!”
“到時候,河套就是本汗的封地,你們就是本汗麾下最受信任的勇士。”
“忘記漢人的狗屁信仰吧,咱們一起當草原上的雄鷹!”
【哱拜之亂,並非僅僅是蒙古人混入大明之後作亂這麼簡單。】
【張居正死後,戚繼光等一係列被張居正重用過的大明將領讓朱翊鈞全數罷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趨炎附勢之徒。】
【這群無能將領並不敢對韃靼(漠南蒙古)發動戰爭進行掠奪,而是采取了喝兵血的手段。】
【底層士兵的軍餉、武器裝備等大量被克扣,邊軍將領將這些東西利用互市拿去賣給漠南蒙古和西域,獲得巨量財富。】
【寧夏鎮士兵先後多次討餉都被嚴厲鎮壓,哱拜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利用大明朝廷內部陷入國本之爭的時機再度煽動寧夏鎮士兵發動兵變,一舉成事。】
【也正是因為過往十年裡大明寧夏巡撫、總兵官等文臣武將的橫征暴斂,一個驚人的事實出現了。】
【寧夏城池被哱拜占據之後,城中文官、武官被儘數屠戮,家眷也被各種汙辱。】
【然而寧夏鎮城中的近三十萬百姓對此卻歡呼雀躍,他們為了不回到之前被大明朝廷統治的黑暗時光,甚至自發的組織起來,加入了哱拜的叛軍之中!】
奉命前來寧夏平叛的欽差大臣魏學曾很快就了解到了這種情況。
魏學曾看了一眼麵前的幾名將領,正色道:
“本官以為,寧夏的百姓是無辜的。”
“咱們這一次平叛,應該以攻心為上。”
“隻要老百姓不支持哱拜,那哱拜就是無根之水,分分鐘便敗亡了。”
朱正色、董一奎、蕭如薰三名本地將軍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朱正色咳嗽一聲,委婉道:
“魏大人,下官以為應當快刀斬亂麻,不需要顧忌那些老百姓的傷亡,用最快的速度攻克寧夏鎮,才能體現大人您的赫赫武功。”
魏學曾瞪了一眼朱正色,斥責道:
“你這是什麼話?作為一方父母官,你腦袋裡就沒有一點體恤百姓的想法?”
蕭如薰忍不住了,開口道:
“大人您從京城來,恐怕有所不知。”
“這寧夏的老百姓早就已經跟朝廷離心離德了,哪裡還有幾個忠於朝廷的順民?”
“直接殺過去,用鮮血讓他們懾服,才是最好的方式!”
哱拜叛亂之後,叛軍連續攻擊了四十九座大明邊境的城、鎮、塢堡。
其中三十三座選擇投降,十五座在抵抗之後陷落。
唯一一座沒有陷落的城鎮,它的守將就是蕭如薰!
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比蕭如薰更了解哱拜這支叛軍了。
魏學曾聞言大怒,直接將蕭如薰痛罵了一番。
“你這武夫,滿腦子就隻知道用首級立軍功。”
“本官奉陛下之命前來寧夏,不但要剿滅哱拜叛軍,還要安撫寧夏民心。”
“個中深意,豈是你一個武夫能懂的?”
“按本官的意見行事便是!”
【魏學曾一意孤行,決定先收買人心,對哱拜父子、土文秀等叛軍高層的首級開出了高額的爵位、官職、金錢懸賞。】
【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毫無用處。】
【西北邊軍作為距離大明京師最遠的邊軍,這裡的軍民受到邊將、邊官們的盤剝也最嚴重。】
【整整十年的時間,那些由朱翊鈞任命的貪婪將軍、官員們早已經把寧夏、陝北軍民對大明的忠誠消耗殆儘。】
【魏學曾的勸降不但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浪費了大量時間。】
【魏學曾坐擁數萬兵馬,卻接連受挫。在許多局部戰場,明軍甚至一度被叛軍擊潰,直到增派更多援軍才反敗為勝。】